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2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硅橡胶均质片,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自粘胶层,且所述自粘胶层背离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所述硅橡胶均质片为三元乙丙橡胶片;所述自粘胶层为改性沥青自粘胶;所述隔离膜为PET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耐侯性、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能够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形,以达到持久耐用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具有耐高温、耐低温、抗紫外线以及耐化学腐蚀的性能,因此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效果;且该自粘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弹性与粘结力,因此将长期处于粘弹性的状态,具有高分子卷材和自粘卷材的双重特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类建筑工程的防水越来越重视。防水卷材作为一款主要由沥青、橡胶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成卷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因此主要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基面防水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心,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具有不透水性、低温柔度、抗变形性能及自愈性好等特点,而且易于施工,可以提高铺设速度,加快工程进度。但是由于传统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受沥青本身使用寿命的限制,在防水工程结束十年以后将逐步进入老化期,引起防水卷材层的开裂、渗漏,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与国家要求的建筑结构寿命确保100年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该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具有施工便捷、使用范围广泛且使用寿命长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包括硅橡胶均质片,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自粘胶层,且所述自粘胶层背离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所述硅橡胶均质片为三元乙丙橡胶片;所述自粘胶层为改性沥青自粘胶;所述隔离膜为PET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乙丙橡胶片具有柔软度高、伸长率高以及弹性大的性能,进而将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变形能力;改性沥青自粘胶具有弹性大以及粘接度强的性能,以与基层形成稳定的粘接融合结构,避免产生窜水的问题;同时通过将具有强度高特性的PET膜覆盖在改性沥青自粘胶上,以实现有效保护该自粘防水卷材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膜为涂硅PET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硅PET膜具有强度高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保护该自粘防水卷材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磨砂层,所述磨砂层的粗细度为200-400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层通过辊压形成,进而在与自粘胶层连接时显著增加硅橡胶均质片与自粘胶层连接面积,进而达到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弹性、粘接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胶层为CaSio3改性沥青橡胶共混自粘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aSio3改性沥青橡胶共混自粘胶具有橡胶与沥青的双重特点,从而具备弹性高与粘接度强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片的厚度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0mm,所述改性沥青自粘胶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2mm,所述PET膜压粘在所述改性沥青自粘胶上且厚度大于等于2.4mm且小于等于3.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弹性、粘接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的目的;使得该自粘防水卷材尺寸稳定、耐侯以及能够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形,达到持久耐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橡胶均质片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绒毛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自粘胶层与绒毛层粘贴复合将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进而有效延长该自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橡胶均质片内设置有直径小于0.4mm的密闭泡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闭泡孔具有防潮的特点,从而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耐水性能;同时密闭泡孔还具有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隔音性能的作用,进而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耐侯性、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能够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形,以达到持久耐用的目的;2、耐高温、耐低温、抗紫外线以及耐化学腐蚀的性能,使用寿命长;3、良好的弹性与粘结力,长期处于粘弹性的状态,具有高分子卷材和自粘卷材的双重特性的效果;4、在施工时可采用聚合物水泥胶浆湿铺法施工,方便快捷;5、使用范围包括屋面、地下室、地铁、隧道、桥梁、水利、防空等领域的防水工程,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硅橡胶均质片;11、磨砂层;12、密闭泡孔;2、自粘胶层;3、隔离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包括硅橡胶均质片1。在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自粘胶层2。自粘胶层2用于与基材连接,比达到避免产生窜水的问题的目的。为了保护该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在自粘胶层2背离硅橡胶均质片1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3。需要说明的是,硅橡胶均质片1为三元乙丙橡胶片;三元乙丙橡胶片采用三元乙丙(EPDM)原胶并添加添加抗老剂、抗氧化剂、消泡剂等助剂,经密炼、混炼、挤出的生产工艺制成,具有柔软度高、伸长率高以及弹性大的性能,进而将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变形能力。自粘胶层2为CaSio3改性沥青橡胶共混自粘胶;CaSio3改性沥青橡胶共混自粘胶通过添加橡胶成分,实现显著提升自粘胶层2的弹性与粘接度,进而在与基层形成稳定的粘接融合结构时,有效避免产生窜水的问题。隔离膜3为涂硅PET膜;涂硅PET膜具有强度高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保护该自粘防水卷材的目的。如图1所示,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磨砂层11。磨砂层11的粗细度为200-400目。磨砂层11通过辊压形成,进而在将自粘胶层2敷挂在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上时,将使得自粘胶层2嵌入磨砂层11的间隙内,从而显著增加硅橡胶均质片1与自粘胶层2连接面积,进而达到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弹性、粘接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的目的。需要提及的是,三元乙丙橡胶片的厚度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0mm;改性沥青自粘胶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2mm;PET膜压粘在改性沥青自粘胶上且厚度大于等于2.4mm且小于等于3.2mm,进而达到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弹性、粘接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的目的;使得该自粘防水卷材尺寸稳定、耐侯以及能够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形,达到持久耐用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硅橡胶均质片1内设置有直径小于0.4mm的密闭泡孔12。密闭泡孔12具有防潮的特点,从而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耐水性能;同时密闭泡孔12还具有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隔音性能的作用,进而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实用性。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的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均未设置磨砂层11,且设置有替代磨砂层11的绒毛层。因此,通过令自粘胶层2与绒毛层粘贴复合将显著提升该自粘防水卷材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进而有效延长该自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的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通过辊压工艺形成,且楔形槽的深度从一端至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橡胶均质片(1),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自粘胶层(2),且所述自粘胶层(2)背离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3);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为三元乙丙橡胶片;所述自粘胶层(2)为改性沥青自粘胶;所述隔离膜(3)为PET膜;/n其中:/n所述隔离膜(3)为涂硅PET膜;/n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磨砂层(11),所述磨砂层(11)的粗细度为200-400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橡胶均质片(1),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上均设置有自粘胶层(2),且所述自粘胶层(2)背离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3);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为三元乙丙橡胶片;所述自粘胶层(2)为改性沥青自粘胶;所述隔离膜(3)为PET膜;
其中:
所述隔离膜(3)为涂硅PET膜;
所述硅橡胶均质片(1)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磨砂层(11),所述磨砂层(11)的粗细度为200-400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2)为CaSio3改性沥青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海孟祥旗
申请(专利权)人:华高科宁波集团有限公司余姚华高科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