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91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案包括设置于楼宇公共区域及室内的若干火灾监控单元和对讲设备、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后台管控中心和消防联动单元,将楼宇公共区域与室内的监测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了公共区域和室内的安防联动;降低了安全联防系统中人的参与程度,提高了楼宇公共区域与室内安防的联动性,在突发事件时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部分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所述系统还包括楼宇人员监控模块,通过所述人员监控模块有效提高了异常情况下安保人员的反应速度,解决了安保人员需时刻关注监控屏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属于楼宇安全联防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居住的密度越来越大,随之入室盗窃、抢劫等事件频繁发生,同时,由于现代建筑物中人工智能的应用面越来越广泛,智能化大楼的组成部分各司其责,在高层建筑内部又布置有各种复杂电子线路,导致各高层建筑和相关信息化设施出现的火灾隐患层出不穷,给消防管控顺利实施提高了难度。专利技术人发现,尽管楼宇中通常设置有各种传感器警报装置以及图像采集装置,但是,其通常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在监控室能进行实时观测,由于整个监测阶段需要人的参与,导致楼宇监测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现有的安防系统是楼宇公共区域安防和室内安防各自独立的,其无法形成联动,一旦发生危险,物业管理部门无法与室内人员快速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案降低了安全联防系统中人的参与程度,提高了楼宇公共区域与室内安防的联动性,在突发事件时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部分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包括:设置于楼宇公共区域及室内的若干火灾监控单元和对讲设备、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后台管控中心和消防联动单元,其中,所述火灾监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和报警上传模块;所述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用于监测水管及阀门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所述主控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水管及阀门的运行状态,并将其发送给后台管控中心;所述消防联动单元包括广播模块和喷淋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后台管控中心的控制信号,播放火灾报警广播,并控制喷淋设备进行灭火;所述对讲设备,其用于与所述后台管控中心进行通讯。进一步的,所述安全联防系统还包括楼宇人员监控模块,所述楼宇人员监控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合法人员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楼宇内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人脸特征,进行身份注册;将该行人的身份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住户,则显示视听信息;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工作人员,则对该工作人员进行打卡考勤;若该行人的身份不属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对该行人进行一直跟踪,并向楼宇安保部门发送警告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监控网络包括若干图像采集设备和路由节点,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路由节点连接,每个图像采集设备通过路由节点路径优化算法选择最优路径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远端监控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包括合法人员的人脸特征向量、身份信息以及权限信息,其中所述人脸特征向量是将人脸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处的高维特征向量。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其用于采集监控区域内的火灾信息,输出至微处理器;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烟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手动报警器,用于火灾现场人员进行手动报警,输出火灾信号到微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根据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火灾信息以及手动报警器输出的火灾信号,输出报警信号到声光报警器,将火灾信息发送到报警上传模块。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火灾监控单元采集监控区域内的火灾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火灾信息上传到后台管控中心;楼宇设备管控单元采集水管及阀门的故障报警信息,诊断分析报警信息,并上传到后台管控中心;后台管控中心根据火灾监控单元输出的火灾信息,输出控制指令到消防联动单元,通过消防联动单元进行灭火;根据水管及阀门的故障报警信息,进行区域断水断电操作,把事件详情和维修建议通知维护人员进行抢修,并反馈记录维修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楼宇安全联防方法还包括楼宇人员的监控,具体步骤包括:搭建分布式监控网络,构建合法人员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实时采集楼宇内人员的人脸图像;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人脸特征,进行身份注册;将该行人的身份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住户,则显示视听信息;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工作人员,则对该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若该行人的身份不属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对该行人进行一直跟踪,并向楼宇安保部门发送警告信息。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包括合法人员的人脸特征向量、身份信息以及权限信息,其中所述人脸特征向量是将人脸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处的高维特征向量。进一步的,所述对该工作人员进行考勤的步骤包括:获取该工作人员当日出现在所述楼宇的最早时间;比较所述最早时间与预设上班时间,若所述最早时间超过早于或等于预设上班时间,则记录考勤正常;若所述最早时间晚于预设上班时间,则记录考勤迟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1)本公开所述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包括设置于楼宇公共区域及室内的若干火灾监控单元和对讲设备、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后台管控中心和消防联动单元,将楼宇公共区域与室内的监测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了公共区域和室内的安防联动;降低了安全联防系统中人的参与程度,提高了楼宇公共区域与室内安防的联动性,在突发事件时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部分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2)本公开所述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还包括楼宇人员监控模块,通过构建合法人员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实时采集楼宇内人员的人脸图像;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人脸特征,进行身份注册;将该行人的身份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人员是否合法,并发出相应告警;通过上述方案有效提高了异常情况下安保人员的反应速度,解决了安保人员需时刻关注监控屏幕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中楼宇人员监控模块的监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楼宇公共区域及室内的若干火灾监控单元和对讲设备、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后台管控中心和消防联动单元,其中,/n所述火灾监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和报警上传模块;/n所述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用于监测水管及阀门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所述主控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水管及阀门的运行状态,并将其发送给后台管控中心;/n所述消防联动单元包括广播模块和喷淋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后台管控中心的控制信号,播放火灾报警广播,并控制喷淋设备进行灭火;/n所述对讲设备,其用于与所述后台管控中心进行通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楼宇公共区域及室内的若干火灾监控单元和对讲设备、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后台管控中心和消防联动单元,其中,
所述火灾监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和报警上传模块;
所述楼宇设备管控单元包括主控器和用于监测水管及阀门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所述主控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水管及阀门的运行状态,并将其发送给后台管控中心;
所述消防联动单元包括广播模块和喷淋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后台管控中心的控制信号,播放火灾报警广播,并控制喷淋设备进行灭火;
所述对讲设备,其用于与所述后台管控中心进行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联防系统还包括楼宇人员监控模块,所述楼宇人员监控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合法人员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楼宇内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人脸特征,进行身份注册;将该行人的身份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住户,则显示视听信息;若该行人的身份属于工作人员,则对该工作人员进行打卡考勤;若该行人的身份不属于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内存储的信息,对该行人进行一直跟踪,并向楼宇安保部门发送警告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监控网络包括若干图像采集设备和路由节点,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路由节点连接,每个图像采集设备通过路由节点路径优化算法选择最优路径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远端监控平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身份-权限信息库包括合法人员的人脸特征向量、身份信息以及权限信息,其中所述人脸特征向量是将人脸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处的高维特征向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智能楼宇安全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其用于采集监控区域内的火灾信息,输出至微处理器;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烟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手动报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卉芳陈焕朝王广奇粘双超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帆蓝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