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90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吊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用于解决现有集成吊顶的传统龙骨固定方式不便拆卸,不能适应多种板材的问题。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背板、放材板和卡口;所述背板上端连接顶板,下端连接放材板;所述顶板和放材板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两者均垂直于背板,顶板、背板和放材板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所述放材板下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放材板,所述开口方向竖直向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吊顶板材安装件在固定吊顶板材时,能更加快捷地固定多种板材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吊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
技术介绍
目前,吊顶龙骨,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天花板,特别是造型天花板,都是用龙骨做框架,然后安装上天花扣板做成的。龙骨是指用轻钢做成的,用于天花吊顶的主材料。吊顶龙骨是与吊杆连接,并为面层罩面板提供安装节点,在吊顶中承上启下的构件。普通的吊顶一般用木龙骨、型钢或轻钢龙骨及铝合金龙骨。现有二级铝梁上的上卡板位置为传统的龙骨固定方式,传统的龙骨固定方式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其各个龙骨之间固定后不便拆卸,在人们的前期安装与后期维修时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拆装时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采用三角龙骨固定安装的方式,无法支撑重量较大或面积较大的板材,对于现代装修更具多样化板材的需求无法满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供板材放置位的吊顶板材安装件,板材在固定时不需要龙骨,即可固定在二级铝梁上,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使板材的固定更加方便、快速且能适应多种板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用于解决现有集成吊顶的传统龙骨固定方式不便拆卸,不能适应多种板材的问题,以达到吊顶板材固定时,更加快捷且能固定多种板材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包括顶板、背板、放材板和卡口;其中背板上端连接顶板,下端连接放材板;顶板和放材板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两者均垂直于背板,同时顶板、背板和放材板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放材板的下侧设置有卡口,卡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放材板,竖直向下。进一步地,上述卡口包括延长板和卡板,延长板连接在上述背板的下端,延长板为背板向下的延伸;上述卡板位于放材板的下侧,与放材板垂直且延长板短于卡板。延长板为背板的延伸,背板垂直于放材板,卡板也垂直于放材板,因而延长板和卡板均垂直于放材板,因而由两者组成的卡口的开口方向也垂直于放材板;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的卡口配合件是从下往上撑起放置板材的,因而其卡口的开口方向需垂直于放材板,竖直向下;同时,延长板的长度需配合卡口配合件顶部的倒钩,因而延长板的长度需短于卡板。进一步地,上述卡板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数量不少于2个。卡板内侧面的凸起位于卡口的内部,卡口服务于卡口配合件,从而固定包括卡口在内的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卡板内侧面设置有凸起帮助增大卡口与卡口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小卡口配合件在卡口内部的空间,以增大卡口配合件所受到的压力,增强卡口与卡口配合件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地,上述延长板末端设置有卡板钩,卡板钩面向凸起,与凸起配合使用。卡板钩与凸起均设置于卡口内部且卡板钩面向凸起,两者配合使用,共同减小了卡口配合件在卡口内部的空间,从而使得卡口配合件所受到的压力增大,卡口与卡口配合件之间的稳固性增强。进一步地,上述顶板和放材板在远离背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倒钩,其中顶板的倒钩朝下,放材板的倒钩朝上。顶板和放材板设置倒钩可以增强板材放置时的稳固性,同时在放材板和板材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可以容纳日积月累的灰尘,以避免积累灰尘使得板材放置时稳固性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顶板、背板和放材板形成有侧向放置空间,使得吊顶板材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且能适应安装多种板材的需求。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卡口,卡口位于放材板的下侧,垂直于放材板,竖直向下,同时卡口内部设置卡板钩和凸起,使得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的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设计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包括顶板、背板、放材板和卡位件;背板上端连接顶板,下端连接放材板;所述顶板和放材板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均垂直于背板,同时顶板、背板和放材板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所述背板下端设置有卡位件。进一步地,上述背板在远离放材板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背板在上述侧向放置空间的背面设置有预留槽,为连接同一水平线上,相反方向的其他板材提供空间。进一步地,上述卡位件连接在预留槽与背板连接处的下端;卡位件设置有一个横向的丫字结构。卡位件需固定在卡位件配合件上使用,因而设计一种结构与卡位件配合件的结构相匹配,以此来稳固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中卡位件上的横向的丫字结构,对应卡位件配合件上的卡槽,固定时需将横向的丫字结构收缩插入卡槽内,入槽后展开的横向的丫字结构正好挡住卡槽出口,因而形成稳固的卡位件支撑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卡位件最上端设置有一个凹陷结构,且向远离放材板一侧凹陷。同上卡位件需固定在卡位件配合件上使用,因而设计一种结构与卡位件配合件的结构相匹配,以此来稳固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中卡位件最上端设置的凹陷结构,对应卡位件配合件顶端的倒钩,固定时需给倒钩预留相匹配的空间,因而卡位件最上端需设计凹陷结构,同时凹陷结构和预留槽形成一个夹角,因而在卡位件配合件顶端形成一个稳固的卡位件支撑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卡位件最下端设置有一个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沿水平方向折叠成90°。该90°折叠结构刚好置于卡位件配合件的预留槽上方,其水平末端与前述预留槽上方水平面相贴合,因而形成一个稳固的卡位件支撑结构,增加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的稳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顶板、背板和放材板形成有侧向放置空间,使得吊顶板材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且能适应安装多种板材的需求。同时本技术通过卡位件上设置横向的丫字结构、凹陷结构以及末端的折叠结构,使得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的具有极强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卡口放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卡口内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整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卡位件放大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8为现有技术的龙骨结构结构图。1、顶板;2、背板;3、放材板;4、卡口;41、延长板;42、卡板;411、卡板钩;421、凸起;5、卡位件;51、凹陷结构;52、丫字结构;53、折叠结构;6、预留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3、6、8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包括顶板1、背板2、放材板3和卡口4;其中背板2上端连接顶板1,下端连接放材板3;顶板1和放材板3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均垂直于背板2,同时顶板1、背板2和放材板3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板材通过侧向的放置空间,固定在此种吊顶板材安装件上,同时顶板1和放材板3在远离背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倒钩;其中顶板1的倒钩朝下,放材板3的倒钩朝上,顶板1和放材板3设置倒钩可以增强板材放置时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背板(2)、放材板(3)和卡口(4);所述背板(2)上端连接顶板(1),下端连接放材板(3);所述顶板(1)和放材板(3)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两者均垂直于背板(2),顶板(1)、背板(2)和放材板(3)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所述放材板(3)下侧设置有卡口(4),所述卡口(4)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放材板(3),所述开口方向竖直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背板(2)、放材板(3)和卡口(4);所述背板(2)上端连接顶板(1),下端连接放材板(3);所述顶板(1)和放材板(3)在水平方向互相平行,两者均垂直于背板(2),顶板(1)、背板(2)和放材板(3)形成侧向放置空间;所述放材板(3)下侧设置有卡口(4),所述卡口(4)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放材板(3),所述开口方向竖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4)包括延长板(41)和卡板(42);所述延长板(41)连接在所述背板(2)的下端,延长板(41)为所述背板(2)向下的延伸;所述卡板(42)位于放材板(3)的下侧,与所述放材板(3)垂直;所述延长板(41)短于所述卡板(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2)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凸起(421),数量不少于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板(41)末端设置有卡板钩(411);所述卡板钩(411)面向所述凸起(421),与凸起(421)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板材安装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煜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