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83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井口井周混凝土加固内模不便安装、拆卸,费工费时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井口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内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端有竖直的竖轴,竖轴上端贯穿壳体且置于壳体上侧,壳体外侧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滑道内有能转动的螺杆,第一锥齿轮四周啮合有多个与螺杆一一对应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贯穿壳体且与螺杆固定在一起,滑道内有能沿其滑动但不能转动的滑动块,滑动块与螺杆之间经螺纹连接,滑道外侧有顶板,顶板与滑块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查井井口施工
,特别是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检查井井周加固混凝土内模支设时悬空,无受力点。为解决此问题,现场很多操作人员通过在井底搭设满堂支架,支撑内模。此方法虽然解决了内模支设的问题,但是检查井内空间有限,满堂支架搭设、拆除时费工费力,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井口井周混凝土加固内模不便安装、拆卸,费工费时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井口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内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端有竖直的竖轴,竖轴上端贯穿壳体且置于壳体上侧,壳体外侧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滑道内有能转动的螺杆,第一锥齿轮四周啮合有多个与螺杆一一对应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贯穿壳体且与螺杆固定在一起,滑道内有能沿其滑动但不能转动的滑动块,滑动块与螺杆之间经螺纹连接,滑道外侧有顶板,顶板与滑块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结构巧妙,能适应不同直径的井口,拆卸方便,方便转移,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有效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井口内模板1,其特征在于,模板1内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壳体2,壳体2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3上端有竖直的竖轴4,竖轴4上端贯穿壳体2且置于壳体2上侧,壳体2外侧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5,滑道5内有能转动的螺杆6,第一锥齿轮3四周啮合有多个与螺杆6一一对应的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的中心轴贯穿壳体2且与螺杆6固定在一起,滑道5内有能沿其滑动但不能转动的滑动块8,滑动块8与螺杆6之间经螺纹连接,滑道5外侧有顶板9,顶板9与滑块之间经多个连接杆10固定在一起。为了方便转动,所述的竖轴4上端套设有圆筒11,圆筒11下端与壳体2固定在一起,圆筒11上端四周有多个把手12,竖轴4上端伸出圆筒11且置于圆筒11外侧,竖轴4上端有转盘。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齿轮的中心轴与壳体2之间安装轴承,竖轴4与圆筒11之间安装轴承。使用时,先将内模要求放置在合适位置,然后将本装置水平置于内模内,然后一手握住把手12使其固定不动,另一手转动转盘,转盘经竖轴4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带动多个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带动螺杆6转动,螺杆6转动使得滑动块8向外移动,滑动块8经连接杆10带动顶板9向外侧移动,最终使得顶板9顶住模板1,使得圆形内模板1固定,防止其被混凝土压迫变形。本技术结构巧妙,能适应不同直径的井口,拆卸方便,方便转移,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有效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内模板(1),其特征在于,模板(1)内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壳体(2),壳体(2)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3)上端有竖直的竖轴(4),竖轴(4)上端贯穿壳体(2)且置于壳体(2)上侧,壳体(2)外侧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5),滑道(5)内有能转动的螺杆(6),第一锥齿轮(3)四周啮合有多个与螺杆(6)一一对应的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的中心轴贯穿壳体(2)且与螺杆(6)固定在一起,滑道(5)内有能沿其滑动但不能转动的滑动块(8),滑动块(8)与螺杆(6)之间经螺纹连接,滑道(5)外侧有顶板(9),顶板(9)与滑块之间经多个连接杆(10)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柱形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内模板(1),其特征在于,模板(1)内有与其同轴的圆柱形壳体(2),壳体(2)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3)上端有竖直的竖轴(4),竖轴(4)上端贯穿壳体(2)且置于壳体(2)上侧,壳体(2)外侧有多个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5),滑道(5)内有能转动的螺杆(6),第一锥齿轮(3)四周啮合有多个与螺杆(6)一一对应的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的中心轴贯穿壳体(2)且与螺杆(6)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大阔李佳男郑培君石啸威陈静郜玉芬刘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