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78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防撞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根护栏支架,且护栏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两段互相平行的护栏导轨,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前端拼接机构,且护栏主体的另一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后端拼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撞作用,使用缓冲机构,能够大量地吸收车辆与护栏之间正面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滚筒机构可以对车辆进行引导,将车辆与护栏之间的正面冲击力转移成互相平行的力,降低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护栏的两端均设置有拼接机构,方便在弯曲道路进行安装,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撞护栏
,具体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防撞护栏,是指在道路的边缘安装的一种护栏,防止道路内车辆冲出道路而引发事故,且可以防止人员或动物进入道路影响车辆通行,但是,现有道路防撞护栏存在缓冲效果差的问题,导致车辆发生事故时伤亡率大大提高,对驾乘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现有道路防撞护栏安装较为繁琐,尤其在弯曲道路安装困难更大,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主体,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根护栏支架,且护栏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两段互相平行的护栏导轨,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前端拼接机构,且护栏主体的另一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后端拼接机构,所述前端拼接机构和后端拼接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护栏主体位于两段护栏导轨的一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滚筒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端拼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护栏主体一端的转销,所述转销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六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螺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位于护栏主体一侧两个互相平行的滚筒固定架,两个所述滚筒固定架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滚筒转轴,两个所述滚筒转轴的中段均转动连接有中段滚筒,且两个滚筒转轴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上段滚筒,两个所述滚筒转轴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下段滚筒,两个所述滚筒固定架的外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缓冲连杆,两个所述缓冲连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转销,两个所述滑动转销通过缓冲机构与护栏主体之间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称开设于护栏导轨上方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部的一端均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上段滚筒的一端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部与滑动转销相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段滚筒、上段滚筒和下段滚筒均采用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厚度均为8厘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栏主体采用碳钢材质的构件,且护栏主体的表面涂抹有油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撞作用,使用缓冲机构,能够大量地吸收车辆与护栏之间正面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滚筒机构可以对车辆进行引导,将车辆与护栏之间的正面冲击力转移成互相平行的力,降低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护栏的两端均设置有拼接机构,方便在弯曲道路进行安装,提高产品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中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栏主体;2、护栏支架;3、滚筒固定架;4、中段滚筒;5、上段滚筒;6、下段滚筒;7、滚筒转轴;8、缓冲连杆;9、护栏导轨;10、连接板;11、转销;12、安装螺孔;13、滑动转销;14、滑动块;15、缓冲弹簧;1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主体1,护栏主体1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根护栏支架2,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两段互相平行的护栏导轨9,护栏主体1的一侧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前端拼接机构,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后端拼接机构,前端拼接机构和后端拼接机构的结构相同,护栏主体1位于两段护栏导轨9的一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滚筒装置。在图2中:前端拼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护栏主体1一端的转销11,转销1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六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螺孔12,带有转销11,方便于弯曲道路的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在图3中:滚筒装置包括位于护栏主体1一侧两个互相平行的滚筒固定架3,两个滚筒固定架3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滚筒转轴7,两个滚筒转轴7的中段均转动连接有中段滚筒4,且两个滚筒转轴7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上段滚筒5,两个滚筒转轴7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下段滚筒6,两个滚筒固定架3的外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缓冲连杆8,两个缓冲连杆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转销13,两个滑动转销13通过缓冲机构与护栏主体1之间滑动连接,中段滚筒4、上段滚筒5和下段滚筒6在车辆的摩擦力下发生转动,可以将车辆沿着与护栏平行的方向引导,可以很大部分的将垂直于护栏方向的力转移至平行于护栏方向的力,减小对护栏和车辆的正面冲击,且可以防止将护栏主体1冲坏导致车辆驶出道路,中段滚筒4、上段滚筒5和下段滚筒6与滚筒转轴7之间有着较大的转动阻力,在车辆与护栏平行的方向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在阻力的作用下停止,从而保证了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道路事故的伤亡率。在图3中:缓冲机构包括对称开设于护栏导轨9上方的两个滑槽16,两个滑槽16内部的一端均连接有缓冲弹簧15,上段滚筒5的一端连接有滑动块14,滑动块14的内部与滑动转销13相转动连接,当车辆撞向护栏时,冲击力使两个滚筒转轴7带动两个滚筒固定架3挤压两个缓冲连杆8,两个缓冲连杆8通过滑动转销13推动滑动块14移动并压缩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力。在图2中:中段滚筒4、上段滚筒5和下段滚筒6均采用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厚度均为8厘米,橡胶材质的构件能够辅助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同时可以保证自身不易被撞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在图1中:护栏主体1采用碳钢材质的构件,且护栏主体1的表面涂抹有油漆,碳钢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保障车辆内驾乘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三个护栏支架2安装于路面内部,然后通过前端拼接机构和后端拼接机构与其它护栏进行拼接安装,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拼接机构带有转销,方便于弯曲道路的安装,当车辆撞向护栏时,冲击力使两个滚筒转轴7带动两个滚筒固定架3挤压两个缓冲连杆8,两个缓冲连杆8通过滑动转销13推动滑动块14移动并压缩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力,同时由于摩擦力作用,中段滚筒4、上段滚筒5和下段滚筒6在车辆的摩擦力下发生转动,可以将车辆沿着与护栏平行的方向引导,可以很大部分的将垂直于护栏方向的力转移至平行于护栏方向的力,减小对护栏和车辆的正面冲击,且可以防止将护栏主体1冲坏导致车辆驶出道路,中段滚筒4、上段滚筒5和下段滚筒6与滚筒转轴7之间有着较大的转动阻力,在车辆与护栏平行的方向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在阻力的作用下停止,从而保证了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道路事故的伤亡率。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主体(1)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根护栏支架(2),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两段互相平行的护栏导轨(9),所述护栏主体(1)的一侧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前端拼接机构,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后端拼接机构,所述前端拼接机构和后端拼接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护栏主体(1)位于两段护栏导轨(9)的一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滚筒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包括护栏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主体(1)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根护栏支架(2),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两段互相平行的护栏导轨(9),所述护栏主体(1)的一侧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前端拼接机构,且护栏主体(1)的另一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后端拼接机构,所述前端拼接机构和后端拼接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护栏主体(1)位于两段护栏导轨(9)的一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滚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拼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护栏主体(1)一端的转销(11),所述转销(1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六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螺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撞式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位于护栏主体(1)一侧两个互相平行的滚筒固定架(3),两个所述滚筒固定架(3)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滚筒转轴(7),两个所述滚筒转轴(7)的中段均转动连接有中段滚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