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56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包括: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外部识别;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识别物与投递物的一致性及过程是否存在异常投递,进而应用智能技术实现对可回收垃圾投放行为的自动识别、监督、管理、记录工作,让可回收垃圾投放在无人化运行方面能得到切实可行的运行和保障,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回收垃圾箱在进行可回收垃圾回收时,一般需要由用户自行选择要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物属性如:纸皮或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但是,由于每种可回收垃圾的市场回收价格差距很大,因此很难监督用户选择的可回收垃圾投递物与真实的投递物是否一致,以及在投递过程中是否还夹杂其它废物,因此现有可回收箱经常发生异常投递的情况。例如,在选择真实投递物时,在待投递垃圾中间还会夹杂着一些没有价值的垃圾,以实现投递物重量增加获得更多的现金或积分返利(例如在投放纸皮过程中还一起投放砖块等违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可回收垃圾的异常投放行为识别和/或监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包括: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外部识别;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的图像信息包括:所述待投放垃圾投放前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待投放垃圾投放前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者,所述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后的图像信息包括:所述待投放垃圾已投放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待投放垃圾已投放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的图像信息。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方式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识别为非异常投递;否则,则识别为异常投递。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和/或外采集的图像信息包括:24小时采集的图像信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系统,包括: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内部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者,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将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外部识别;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用于分别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所述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前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用于在所述垃圾投放装置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的投放前/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方式包括:通过将所述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识别为非异常投递;否则,则识别为异常投递。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终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投放箱体;至少一图像采集组件,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内和/或箱体外,用于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所述垃圾回收装置还包括:内部识别部件,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用于根据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者,通信部件,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用于将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外部识别;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以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第三采集组件、第四采集组件以及第五采集组件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采集组件形式包括: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内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采集组件形式包括: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内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以及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外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三采集组件形式包括: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内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以及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外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的图像信息;所述第四采集组件形式包括: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内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的图像信息;以及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外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后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五采集组件形式包括:设于所述投放箱体外的至少一图像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投放装置,通过将分别采集的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以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能实现对可回收垃圾的异常投放行为识别和/或监管,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垃圾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采集组件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三采集组件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组件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外部识别;/n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和/或外部识别;
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的图像信息包括:所述待投放垃圾投放前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待投放垃圾投放前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的图像信息;
和/或者,
所述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后的图像信息包括:所述待投放垃圾已投放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的图像信息和/或所述待投放垃圾已投放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的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式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
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识别为非异常投递;否则,识别为异常投递。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和/或外采集的图像信息包括:24小时采集的图像信息。


5.一种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入垃圾回收装置前后的图像信息;
所述系统还包括:
内部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内部识别;
和/或者,
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用于将投放前后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以进行是否为异常投递的外部识别;
其中,所述识别方式至少包括:通过将所述投放前的图像信息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进行匹配,来判断该投递行为是否为异常投递。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可回收垃圾异常投递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递状态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或第二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用于分别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内采集所述待投放垃圾在投放前和/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
所述第二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用于在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外采集所述待投递垃圾在投放前/或投放后的图像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