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748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2
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项目的地形、水流方向的地形矢量图像信息,建立可视化BIM模型;步骤二,收集项目区域内3~20年的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三,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并将对应的土壤渗透性能参数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四,根据分水岭及汇水线将项目地提取、划分汇水潜力区;步骤五,在汇水潜力区基础上叠加城市用地、城市道路、城市街区基本信息,对汇水潜力区划分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对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分析细分汇水潜力区下垫面组成因子,构建了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使得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更科学、具体以便于实施,提升了工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BIM建模方法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在系统视角,借助低影响开发技术,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管理城市的雨水资源,形成良性水文循环的城市建设模式。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多维模型信息数据集成技术,其可利用数字化模型中存储的信息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阶段进行项目分析、模拟及管理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能尽量模拟原有的自然生态水循环模式,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模拟、深化设计、管线综合、资源配置、进度优化等应用,可使地下管道的布置更加精确,避免设计错误及施工返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工期效益。现有的BIM模型仅处于对海绵城市工程进行建模和工程数值检测等一些简单的应用上,管理人员难以通过BIM模型对海绵城市工程进行动态施工模拟,导致设计环节与实际施工环节存在差异而产生矛盾,难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项目的地形、水流方向的地形矢量图像信息,建立可视化BIM模型;步骤二,收集项目区域内3~20年的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三,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并将对应的土壤渗透性能参数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四,根据分水岭及汇水线将项目地提取、划分汇水潜力区;步骤五,在汇水潜力区基础上叠加城市用地、城市道路、城市街区基本信息,对汇水潜力区划分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并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下垫面构成,绘制其下垫面构成图;步骤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细分后的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步骤七,在划分的细分汇水潜力区内设置检测传感器,获取实时的降雨数据信息;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步骤八,将获取的降雨数据信息、基本指标,优化到BIM模型进行修正优化,进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施工活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分析下垫面因子构成,采用的公式为:式中:K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单元面积,为第i类下垫面占地面积,i为道路、建筑、绿地、其他不透水下垫面以及其他透水下垫面五种下垫面类型。进一步的,所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控制量/年平均降雨量×100%。进一步的,所述基本指标包括细分汇水潜力区收水-用水水量、细分汇水潜力区综合雨水量、细分汇水潜力区绿地面积以及细分汇水潜力区综合径流系数。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为雨滴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活动包括:雨水分流排水模拟、绿地蓄水排水模拟、河道排水模拟、泵站抽水排水模拟、泄洪通道排水模拟、房顶植被蓄水挥发模拟、路面透水速度模拟、雨水排水综合模拟、注水抗旱综合模拟和现场生产活动管理。进一步的,所述现场生产活动管理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管理、现场材料库存管理、场地布局规划管理、建筑垃圾管理、供应链管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对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分析细分汇水潜力区下垫面组成因子,构建了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使得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更科学、具体以便于实施,提升了工程效率;(2)BIM三维可视模型作为建筑物所有信息的载体,有效地提升各单位间沟通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实现信息、责任的可追溯性,从而有利于海绵城市的改进;(3)本专利技术采用现场检测传感器监测、资料收集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关键参数实测值,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模型,可实现海绵城市在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动态监控,为海绵城市雨洪评估提供了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项目的地形、水流方向的地形矢量图像信息,建立可视化BIM模型;步骤二,收集项目区域内3~20年的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三,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并将对应的土壤渗透性能参数优化到BIM模型内;步骤四,根据分水岭及汇水线将项目地提取、划分汇水潜力区;步骤五,在汇水潜力区基础上叠加城市用地、城市道路、城市街区基本信息,对汇水潜力区划分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并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下垫面构成,绘制其下垫面构成图;步骤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细分后的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步骤七,在划分的细分汇水潜力区内设置检测传感器,获取实时的降雨数据信息;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步骤八,将获取的降雨数据信息、基本指标,优化到BIM模型进行修正优化,进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施工活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项目的地形、水流方向的地形矢量图像信息,建立可视化BIM模型;/n步骤二,收集项目区域内3~20年的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优化到BIM模型内;/n步骤三,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并将对应的土壤渗透性能参数优化到BIM模型内;/n步骤四,根据分水岭及汇水线将项目地提取、划分汇水潜力区;/n步骤五,在汇水潜力区基础上叠加城市用地、城市道路、城市街区基本信息,对汇水潜力区划分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并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下垫面构成,绘制其下垫面构成图;/n步骤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细分后的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n步骤七,在划分的细分汇水潜力区内设置检测传感器,获取实时的降雨数据信息;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n步骤八,将获取的降雨数据信息、基本指标,优化到BIM模型进行修正优化,进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施工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项目的地形、水流方向的地形矢量图像信息,建立可视化BIM模型;
步骤二,收集项目区域内3~20年的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优化到BIM模型内;
步骤三,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并将对应的土壤渗透性能参数优化到BIM模型内;
步骤四,根据分水岭及汇水线将项目地提取、划分汇水潜力区;
步骤五,在汇水潜力区基础上叠加城市用地、城市道路、城市街区基本信息,对汇水潜力区划分为细分汇水潜力区;并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下垫面构成,绘制其下垫面构成图;
步骤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细分后的细分汇水潜力区进行编码;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
步骤七,在划分的细分汇水潜力区内设置检测传感器,获取实时的降雨数据信息;统计细分汇水潜力区的基本指标;
步骤八,将获取的降雨数据信息、基本指标,优化到BIM模型进行修正优化,进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施工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汇水分区计算的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计算各种类型的下垫面面积分别占对应细分汇水潜力区总面积的比例,分析下垫面因子构成,采用的公式为:



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岚绿设厦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