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39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包括气胀轴、固定气胀轴的面板和供气机构,所述气胀轴包括开有通孔的进气轴、胀紧轴套、沿胀紧轴套径向滑动固定的胀紧键、胀紧复位机构和封堵胀紧轴套的端盖。所述进气轴固定在面板,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机构出口,另一端与所述胀紧轴套固定,所述胀紧轴套内贯穿并抵靠所述胀紧键的胀紧复位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产生的气源通过所述通孔相连与胀紧复位机构。相较于现有的气胀轴,舍弃了气囊膨胀结构,达到多个胀紧键同步抵靠卷芯,防止卷芯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
本技术涉及气胀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卷机的气胀轴工装。
技术介绍
气胀轴,是一种特制的收卷、放卷轴,也就是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部分用于抵靠固定卷芯的轴,放气后突起部分迅速缩回的轴叫做气胀轴。现有技术中的气胀轴充气膨胀部分底部多应用气囊,来进行充气膨胀,但由于一般突起部位为多处,存在充气过程中,难以同时突起,若卷芯过薄,进而容易导致卷芯变形,成品难看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255317U所提到的收卷机用瓦式气胀卷取轴,其中的膨胀机构为气囊式膨胀,且存在多个膨胀突起点,气囊的膨胀存在延迟性,故无法保证所有突起点同时突起抵靠卷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舍去气囊膨胀结构,采用硬性接触来实现同时多角度胀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包括气胀轴、有固定气胀轴的面板和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轴包括开有通孔的进气轴、胀紧轴套、沿胀紧轴套径向滑动固定的胀紧键、胀紧复位机构和封堵胀紧轴套的端盖,所述进气轴固定在面板,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机构出口,另一端与所述胀紧轴套固定,所述胀紧轴套内贯穿并固定所述胀紧键的胀紧复位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产生的气源通过所述通孔相通于胀紧复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胀紧复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胀紧轴套轴向方向滑动的移动轴、胀紧座、复位收缩件和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为两组,分别布置于移动轴靠进气轴底端和中间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胀紧座相接触面为斜面,所述胀紧座的对应面为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胀紧座为两组,分别抵靠在两组所述定位块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胀紧键为长条状,两端距离所述胀紧轴套一定距离,前、后端分别固定两组所述胀紧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胀紧键为多块,绕所述胀紧轴套环形均匀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胀紧座为多块,数量对应所述胀紧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胀紧座相互贴靠且形成一环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腔设置有O型圈,所述O型圈外圆与气腔内壁相适应。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舍去气囊膨胀结构,通过硬性多面同时作用,使得在固定过程中,避免卷芯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径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径向突起时剖面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面板;2、气胀轴;3、气接头200、进气轴;210、胀紧轴套;220、胀紧键;230、端盖;240、移动轴;250、胀紧座;260、复位收缩件;270、复位弹簧;280、O型圈;300、气腔;240a、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为方便理解和表述,本申请定义气胀轴2的直径延伸方向为径向方向,气胀轴2的轴线方向为轴向。本技术的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收卷机包括有固定气胀轴2的面板1和供气机构,气胀轴2包括开有通孔200a的进气轴200、胀紧轴套210、沿胀紧轴套径向滑动固定的胀紧键220、胀紧复位机构和封堵胀紧轴套的端盖230,进气轴200固定在面板1,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机构出口,另一端与胀紧轴套210固定,胀紧轴套210内贯穿并抵靠胀紧键220的胀紧复位机构。如图1所示,收卷机包括有固定气胀轴2的面板1和供气机构(图中未画出),其中供气机构输出一定压力的气源,气源通过气软管连接至气胀轴2上的气接头3,气接头3可以是高速旋转接头或同步接头,配合气胀轴2的高速旋转。气胀轴2可以通过紧固件(螺栓或铆钉等)固定在面板1上。气胀轴2靠面板1内侧连接供气机构,气胀轴2靠面板1外侧套设卷芯。进气轴20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200a,且通孔200a靠供气机构端开设有螺纹孔,与快接气接头相连。进气轴200a靠面板端面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与面板1通过螺栓相连,进气轴200a穿设过面板1,伸出一定距离,胀紧轴套210为带有安装槽的圆柱体,与进气轴200a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胀紧轴套210的外周表面开设有导向槽,用于胀紧键220的沿胀紧轴套210径向方向滑动,胀紧轴套210的另一端面设置有遮蔽安装槽的端盖230,安装槽滑动固定有胀紧复位机构。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胀紧复位机构包括沿胀紧轴套210的轴向方向滑动的移动轴240、胀紧座250、复位收缩件260和复位弹簧270。移动轴230靠进气轴端与进气轴200形成一气腔300,移动轴240靠端盖230侧抵靠有复位弹簧260,移动轴240外周设置有与胀紧座250相抵靠的定位块240a,胀紧座250与胀紧键220相贴靠,且胀紧座250靠胀紧键220表面凹陷设置有复位收缩件260。供气机构产生的气源通孔200a相通于胀紧复位机构。移动轴240靠供气机构端面与进气轴形成气腔300,且气源通孔200a相通于气腔300,移动轴240另一端延伸出一圆柱形凸台,该凸台伸入端盖230,相应的,端盖230开有与凸台相适应的定位槽,移动轴240可沿该定位槽滑动。胀紧座250环绕设置在移动轴240外周上,并抵靠于胀紧键220,且胀紧座250和移动轴240存在导向定位机构,当移动轴240沿其轴向往端盖230方向滑动,依托导向定位机构,推动移动轴240沿胀紧轴套220的径向方向滑动,并推动胀紧键220。导向定位机构是设置在移动轴240上的定位块240a,定位块240a抵靠胀紧座250,使其沿胀紧轴套210径向滑动。端盖200内设置有一凹槽台阶,该台阶与移动轴24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60,用于移动轴240复位用。且胀紧座250的外周表面凹陷设置有环槽,用于卡嵌复位收缩件260。该复位收缩件260用于将胀紧座250拉回原位,相应的,与胀紧座250相互固定的胀紧键220缩回胀紧轴套210内。如图2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块240a为两组,分别布置于移动轴240靠进气轴底端和中间端。相应的,进一步优选的,胀紧座250为两组,分别抵靠在两组所述定位块240a上。两组定位块240a的位置与胀紧键220的前后端相适应,使得胀紧键220受力均匀,整体外滑速度一致。如图2所示,优选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包括气胀轴、固定气胀轴的面板和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轴包括开有通孔的进气轴、胀紧轴套、沿胀紧轴套径向滑动固定的胀紧键、胀紧复位机构和封堵胀紧轴套的端盖,所述进气轴固定在面板,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机构出口,另一端与所述胀紧轴套固定,所述胀紧轴套内贯穿并固定所述胀紧键的胀紧复位机构;/n所述供气机构产生的气源通过所述通孔相通于胀紧复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包括气胀轴、固定气胀轴的面板和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轴包括开有通孔的进气轴、胀紧轴套、沿胀紧轴套径向滑动固定的胀紧键、胀紧复位机构和封堵胀紧轴套的端盖,所述进气轴固定在面板,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机构出口,另一端与所述胀紧轴套固定,所述胀紧轴套内贯穿并固定所述胀紧键的胀紧复位机构;
所述供气机构产生的气源通过所述通孔相通于胀紧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复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胀紧轴套轴向方向滑动的移动轴、胀紧座、复位收缩件和复位弹簧;
所述移动轴靠进气轴端与所述进气轴形成一气腔,所述移动轴靠所述端盖侧抵靠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移动轴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胀紧座相抵靠的定位块,所述胀紧座与所述胀紧键相贴靠,且所述胀紧座靠所述胀紧键表面凹陷设置有所述复位收缩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卷机用气胀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两组,分别布置于移动轴靠进气轴底端和中间端。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腾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