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23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餐具领域,尤指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套餐包装餐盒主要包括上盒盖、上壳体、外盒、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能够实现多盒组合使用,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能够相互替换使用,实现多种菜品搭配形式,适合各种地方特色菜馆、中式快餐推出的一系列单人套餐、白领套餐等组合套餐,组合形式新颖,形式感强,符合用户就餐习惯;可以在就餐时把手机放在凹槽上固定,当手机支架使用;外盒的盒口倾斜设置,符合用户就餐心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可以防止食物溅出,而且外盒内还设有用于卡接的内盒的槽位以及凸起卡扣,使得内盒与外盒卡接更加稳固,而且内盒以及上壳体设置在外盒内,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
本技术涉及餐具领域,尤指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越来越成为都市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快餐为饮食所必备的用具之一,传统的餐盒盒结构仅为一可用来盛装食物的容器,其上再覆盖有一容器盖,用于盛放蔬菜、米饭等各种食物,然而,由于蔬菜、米饭等食物之间虽然有分开放置,但传统的餐盒没有设置任何的防护结构,在在配送时餐盒左右晃动,菜跟菜直接会有汤汁混到一块儿,十分影响菜品口感。此外,传统的包装餐盒搭配样式固定,无法自由搭配,而且在如今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许多人也喜欢在就餐时使用手机观看视频,但是一只手拿着手机看视频会影响就餐体验,不符合用户就餐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能够自由组合搭配使用,上盒盖还可以当手机支架使用,保温效果好,符合用户就餐心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包括上盒盖、上壳体、外盒、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所述上盒盖与上壳体上端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分别卡接在外盒内部,所述上壳体底部与外盒上端卡接,所述上盒盖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凸出块、后凸出块,并且中间形成凹槽,所述后凸出块前侧面从下至上往后倾斜,所述前凸出块后侧面下端设有向内陷的卡槽,并且前凸出块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中间设有内陷处。进一步地,所述上盒盖四周设有朝上内陷的环形槽,所述上壳体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上壳体上端与上盒盖的环形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盒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外盒的开口上端边沿为倾斜设置,所述上壳体四周边沿为倾斜设置,并且与外盒外口径相对应,所述上壳体与外盒上端卡接。其中,所述上壳体边沿倾斜设置留有高度较多的侧面设有便于打开上壳体的内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盒内部中间为向上凸起结构,两侧设有便于放置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的槽位,所述槽位表面设有凸出部,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底部设有与凸出部相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内盒、第二内盒的凹陷部分别与凸出部卡接。其中,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分别设有内盒盖,所述内盒盖四周设有椭圆槽,所述内盒盖分别卡接在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所述外盒内部还设有水平腰线,所述水平腰线上设有凸起卡扣,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侧边与凸起卡扣卡接。其中,所述第一内盒内部还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把第一内盒内部间隔为两个空腔,所述内盒盖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提手部。进一步地,所述上盒盖一侧设有朝外延伸的开启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组合套餐包装餐盒主要包括上盒盖、上壳体、外盒、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能够实现多盒组合使用,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能够相互替换使用,实现多种菜品搭配形式,适合各种地方特色菜馆、中式快餐推出的一系列单人套餐、白领套餐等组合套餐,组合形式新颖,形式感强,符合用户就餐习惯;2.上盒盖还设有前凸出块、后凸出块,并且中间形成凹槽,可以在就餐时把手机放在凹槽上固定,当手机支架使用;其中后凸出块前侧面从下至上往后倾斜,所述前凸出块后侧面下端设有向内陷的卡槽,能够更好的倾斜固定手机,并且前凸出块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中间设有内陷处,看手机的视觉效果好;3.上盒盖与上壳体、上壳体与外盒、内盒盖与内盒之间均采用内外扣的方式卡接,保证餐盒密封不撒漏;4.外盒的盒口倾斜设置,符合用户就餐心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可以防止食物溅出,而且外盒内还设有用于卡接的内盒的槽位以及凸起卡扣,使得内盒与外盒卡接更加稳固,不容易倾倒,而且内盒以及上壳体设置在外盒内,热量不容易散失,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打开上壳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侧面爆炸图。图5是本实施例上盒盖与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上盒盖与上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内盒与外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内盒与内盒盖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1.上盒盖;11.前凸出块;111.卡槽;112.内陷处;12.后凸出块;13.凹槽;14.环形槽;15.开启部;2.上壳体;21.内凹结构;3.外盒;31.凸起结构;32.槽位;321.凸出部;33.水平腰线;331.凸起卡扣;4.第一内盒;41.间隔板;5.第二内盒;6.内盒盖;61.椭圆槽;62.提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请参阅图1-8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包括上盒盖1、上壳体2、外盒3、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所述上盒盖1与上壳体2上端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分别卡接在外盒3内部,所述上壳体2底部与外盒3上端卡接,所述上盒盖1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凸出块11、后凸出块12,并且中间形成凹槽13,所述后凸出块12前侧面从下至上往后倾斜,所述前凸出块11后侧面下端设有向内陷的卡槽111,并且前凸出块11上端靠近凹槽13的一侧中间设有内陷处112。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6所示,所述上盒盖1四周设有朝上内陷的环形槽14,所述上壳体2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上壳体2上端与上盒盖1的环形槽14卡接。其中,所述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上端分别设有内盒盖6,所述内盒盖6四周设有椭圆槽61,所述内盒盖6分别卡接在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上端;即上盒盖1与上壳体2、上壳体2与外盒3、内盒盖6与内盒之间均采用内外扣的方式卡接,保证餐盒密封不撒漏。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外盒3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外盒3的开口上端边沿为倾斜设置,符合用户就餐心理,私密性强,同时可防止食物溅出,而上壳体2四周边沿为倾斜设置,并且与外盒3外口径相对应,所述上壳体2与外盒3上端卡接。其中,所述上壳体2边沿倾斜设置留有高度较多的侧面设有便于打开上壳体2的内凹结构21,符合人机工学原理,增加受力,方便用户把上壳体2从外盒3上拿下来。进一步地,所述外盒3内部中间为向上凸起结构31,两侧设有便于放置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的槽位32,所述槽位32表面设有凸出部321,所述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底部设有与凸出部321相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内盒4、第二内盒5的凹陷部分别与凸出部321卡接,保证内盒底部凹陷部与外盒3的槽位32相对应,形成镶嵌结构,实现更好地固定。此外,所述外盒3内部还设有水平腰线33,所述水平腰线33上设有凸起卡扣331,所述第一内盒4和第二内盒5上端侧边与凸起卡扣331卡接,进一步起到对内盒的固定作用。其中,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第一内盒4内部还设有间隔板41,所述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盖、上壳体、外盒、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所述上盒盖与上壳体上端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分别卡接在外盒内部,所述上壳体底部与外盒上端卡接,所述上盒盖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凸出块、后凸出块,并且中间形成凹槽,所述后凸出块前侧面从下至上往后倾斜,所述前凸出块后侧面下端设有向内陷的卡槽,并且前凸出块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中间设有内陷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盖、上壳体、外盒、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所述上盒盖与上壳体上端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分别卡接在外盒内部,所述上壳体底部与外盒上端卡接,所述上盒盖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凸出块、后凸出块,并且中间形成凹槽,所述后凸出块前侧面从下至上往后倾斜,所述前凸出块后侧面下端设有向内陷的卡槽,并且前凸出块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中间设有内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盖四周设有朝上内陷的环形槽,所述上壳体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上壳体上端与上盒盖的环形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盒体,所述外盒的开口上端边沿为倾斜设置,所述上壳体四周边沿为倾斜设置,并且与外盒外口径相对应,所述上壳体与外盒上端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套餐包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边沿倾斜设置留有高度较多的侧面设有便于打开上壳体的内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哲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