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694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花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安装在传送装置上的可移动工位,其特征在于,在传送装置上且沿工位的移动方向,依次固定架设有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刮刀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框和刮刀组件,固定框和支撑架固定于传送装置的侧边,刮刀组件与支撑架可滑动连接,使得刮刀组件可沿固定框的长度方向移动,数码印花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数码印花装置内侧壁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基座沿工位的长度方向运动。利用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的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数码印花技术喷印速度慢、墨水成本较高、颜色准确性,传统的工艺制板数量大,调色过程繁琐,产生严重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花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花
,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印花系统。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在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并且适应性强、墨层厚实、立体感强折叠、耐光性强、印刷面积大,但丝印只能一次印刷一种颜色,针对多色彩的印刷就要去进行复杂、繁琐的套色。套色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一次需要印刷四、五种颜色,就难免会出现套色不准的现象。如此便增加了产品的报废率,成本也就相应地提高。此外,丝网印刷在表面相对平整的产品效果好,但如果承印品表面不平整的话就无法通过丝网印刷解决;丝网印刷在印制过程中墨量无法控制,且丝印产品手感相对较差。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印花行业也逐渐从衰败走向兴盛。数码印花的生产过程使原有的工艺路线大大缩短,接单速度快,打样成本大大降低。由于数码印花接受花样的方式,可以通过光盘、E-mail等各种先进手段,传统打样的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而数码印花一般打样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印花效率,且可以实现高档印刷的印制效果。高精度的喷印过程使得喷印过程中不用水不用色浆。喷印过程中染料的使用由计算机“按需分配”,使得喷印过程中,没有染化料的浪费,没有废水产生,由计算机控制的喷印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使得喷印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实现了绿色生产过程,从而使纺织印花的生产摆脱了过去高能耗、高污染、高噪音的生产过程,实现了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过程,给纺织印染的生产带来了一次技术革命。数码印花技术可以采用数字图案,经过计算机进行测色、配色、喷印,从而使数码印花产品的颜色可以理论上达到1670万种,突破了传统纺织印染花样的套色限制,特别是在对颜色渐变、云纹等高精度图案的印制上,数码印花在技术上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数码印花生产真正实现了小批量、快反应的生产过程,生产批量不受任何限制。但数码印花技术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喷印速度慢、墨水成本较高、颜色准确性的问题。因此,将传统的丝网印刷结合数码印花技术,针对不同的工艺需要采用不同的印刷方式,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码印花技术喷印速度慢、墨水成本较高、颜色准确性差,传统的工艺制板数量大,调色过程繁琐,产生严重污染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印花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安装在传送装置上的可移动工位,在传送装置上且沿工位的移动方向,依次固定架设有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刮刀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框和刮刀组件,固定框和支撑架固定于传送装置的侧边,刮刀组件与支撑架可滑动连接,使得刮刀组件可沿固定框的长度方向移动,数码印花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数码印花装置内侧壁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基座沿工位的长度方向运动。利用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的组合安装,以便满足不同印刷要求的印花工艺。优选的,传送装置包括传动工作台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传动工作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工作台使得承载物进入各工艺环节进行各个印花印刷步骤的处理。进一步优选的,工位包括取放工位、涂覆工位、刮平工位、刮板工位、第一加热工位、冷却工位,数码印花工位和第二加热工位。多个工位的设置,便于后续的印刷操作。优选的,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之间间隔至少两个工位。两个工位的设置用于对承载物进行加热或涂覆处理液操作。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安装于沿传送装置传动方向的刮刀装置和/或数码印花装置后端。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将进入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处理后的承载物上的印花进行闪烘固化处理。优选的,支撑架包括横梁和连接杆,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于有用于连接杆滑动的滑轨。凭借横梁和连接杆的组合结构,实现对刮刀组件的运动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横梁与连接杆垂直连接,使得连接杆沿滑轨滑动方向与固定框的长度方向平行。凭借滑轨的延伸方向,限制了刮刀组件的印刷方向。进一步优选的,刮刀组件与连接杆倾斜连接,刮刀组件包括至少两片刮刀,且刮刀平行设置于连接杆的两侧。两片刮刀的设置,提高整体印花的效率和质量。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传送带与主动轮、从动轮套接,传送带与基座固定连接。凭借基座与传送带的组合结构,实现基座与数码印花工位的位置的可调。进一步优选的,基座内设有至少两组颜料组件,颜料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墨盒、供液管和喷头。该多组颜料组件的设置,满足不同个性化和工艺化的印花要求。本技术的印花系统,通过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的组合安装,以便满足不同印刷要求的印花工艺。根据具体印花工艺要求,当小批量生产、印花个性化和艺术化要求较高时可单独启动刮刀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实现传统印花印刷工艺流程。或者当大批量生产,成品着色一般时单独启动数码印花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或者当传统印花工艺和数码印花工艺相结合时,可将刮刀装置、第一加热装置、数码印花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同时开启工作模式。解决现有技术中数码印花技术喷印速度慢、墨水成本较高、颜色准确性,传统的工艺制板数量大,调色过程繁琐,产生严重污染等问题。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印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刮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数码印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数码印花装置的基座的截面示意图;关于附图标记的描述:1.传动工作台,2.刮刀装置,3.第一加热装置,4.数码印花装置,5.第二加热装置,6.涂覆工位,7.取放工位,21.横梁,22.连接杆,23.固定框,24.刮刀组件,25.连接件,26.弹性件,27.阻尼片,28.套管,29.内杆,211.滑轨,231.倾斜面,41.基座,42.传动带,241.第一刮刀,242.第二刮刀,411.墨盒,412.供液管,41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技术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参考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印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花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可移动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装置上且沿所述工位的移动方向,依次固定架设有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框和刮刀组件,所述固定框和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侧边,所述刮刀组件与所述支撑架可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刮刀组件可沿所述固定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数码印花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数码印花装置内侧壁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沿所述工位的长度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花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可移动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装置上且沿所述工位的移动方向,依次固定架设有刮刀装置和数码印花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框和刮刀组件,所述固定框和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侧边,所述刮刀组件与所述支撑架可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刮刀组件可沿所述固定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数码印花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数码印花装置内侧壁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基座沿所述工位的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动工作台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工作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包括取放工位、涂覆工位、刮平工位、刮板工位、第一加热工位、冷却工位,数码印花工位和第二加热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装置和所述数码印花装置之间间隔至少两个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花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品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