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689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包括可移动装置和测温装置;可移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移动调节机构,移动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凹槽、安装板以及驱动组件;两个凹槽设在容纳槽的两侧,容纳槽内设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对称固接有两组卡块;安装板设置在容纳槽内,安装板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且容纳槽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一组卡槽,卡槽与卡块嵌合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固定筒,固定筒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顶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测温装置包括红外摄像模块、定位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温
,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
技术介绍
温度是确定物质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不仅反映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且它的测量与控制在国防、军事、科学实验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温通常被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接触式测温是测量设备或仪器直接接触被测对象,非接触式测温是利用来自物体的辐射能、辐射亮度、颜色等进行温度测量,温度敏感原件不与被测对象接触。在进行人体测温的场所,通常使用同时具有可移动装置以及测温装置的测温系统,对超温人体进行筛查,而现有的测温系统一般为固定式测温,不便对其进行携带或移动,使用不方便,且测温装置的高度不可调,适应范围小,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包括可移动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装置(1)和测温装置(2);所述可移动装置(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设有移动调节机构(13),移动调节机构(13)包括两个凹槽(131)、安装板(134)以及驱动组件(136);两个所述凹槽(131)对称开设在容纳槽(12)的两侧,两个容纳槽(12)内均滑动设有移动块(132),两个移动块(132)相对的一侧上下对称固接有两组卡块(133);所述安装板(134)活动设置在容纳槽(12)的内部,安装板(134)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137),且容纳槽(1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装置(1)和测温装置(2);所述可移动装置(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设有移动调节机构(13),移动调节机构(13)包括两个凹槽(131)、安装板(134)以及驱动组件(136);两个所述凹槽(131)对称开设在容纳槽(12)的两侧,两个容纳槽(12)内均滑动设有移动块(132),两个移动块(132)相对的一侧上下对称固接有两组卡块(133);所述安装板(134)活动设置在容纳槽(12)的内部,安装板(134)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137),且容纳槽(1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一组卡槽(135),卡槽(135)与卡块(133)嵌合连接;所述底座(11)的顶部设有固定筒(14),固定筒(14)内设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的顶端固接有支撑板(16);所述测温装置(2)安装在支撑板(16)的顶部,测温装置(2)包括控制器、红外摄像模块、定位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2)呈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6)包括驱动电机(1361),驱动电机(1361)固定安装在容纳槽(12)内腔的顶部,驱动电机(1361)的底部输出端固接有转轴(1362),转轴(1362)的底端固接有主动轮(13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砺剑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