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68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该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由阀门、弹簧、阀门通道、滑道、导流通道和传压孔组成;阀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左右滑动;水翼吸力面的当地压强通过传压孔作用到阀门左侧。当水翼吸力面的当地压强降低到饱和蒸气压时,阀门左侧压力减小,在弹簧力作用下阀门向左滑动,使阀门通道与导流通道连通,由于存在压差,压力面的水则经过通道引流到吸力面,增大当地压强,从而抑制空化。该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小,与水翼装配简单,可以实现水翼吸力面多处同时抑制空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力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液体内的局部压强降低到当地饱和蒸汽压时,在液体内部或者液固交界面上就会产生气泡或者空穴,即发生空化。在水力机械工作时,其叶片吸力面上往往会发生空化现象,不仅会影响叶片的水动力载荷而且会带来振动和空蚀等不良影响,从而造成水力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抑制空化策略的研究一直是水力机械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水翼是水力机械叶片的基础模型,涉及民用船舶、军用舰艇、大型水利设施等应用领域。目前,抑制水翼表面空化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通过优化设计翼型的几何线型来改变压力分布,从而控制吸力面的低压区,该方法实现起来工作量较大,而且线型优化的目标函数往往不只有抑制空化,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是借助于某些外加装置和改变翼型结构来提高翼型吸力面压力,从而达到抑制空化的目的,该方法的关键就是外加装置的设计及其与翼型间的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一阀门通道1、第二阀门通道6、导流通道3、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5、第四弹簧7、传压孔8、第一滑道10、第二滑道4;/n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分别是在该装置上下端设置的两个上下对称的长方形空腔体,两空腔体的右侧与装置壁面重合,在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之间开一导流通道3,该导流通道3连通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n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的左侧设有传压孔8,传压孔8为一细直通道,其顶端与外界环境相通,传压孔8上部通过通道与第二滑道4相连,传压孔8底端通过通道与第一滑道10相连;/n第一阀门A设置于第一滑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一阀门通道1、第二阀门通道6、导流通道3、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5、第四弹簧7、传压孔8、第一滑道10、第二滑道4;
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分别是在该装置上下端设置的两个上下对称的长方形空腔体,两空腔体的右侧与装置壁面重合,在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之间开一导流通道3,该导流通道3连通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
第一滑道10和第二滑道4的左侧设有传压孔8,传压孔8为一细直通道,其顶端与外界环境相通,传压孔8上部通过通道与第二滑道4相连,传压孔8底端通过通道与第一滑道10相连;
第一阀门A设置于第一滑道10内并可沿第一滑道10进行左右移动,第一阀门A上的右侧开一垂直于滑道10的第一阀门通道1,第一阀门通道1是一圆形通道;第二阀门B设置于第二滑道4内并可沿第二滑道4进行左右移动,第二阀门B上的右侧开一垂直于第二滑道4的阀门通道6,第二阀门通道6是一圆形通道;
第一弹簧2装置于该装置内壁面和第一阀门A壁面之间;第二弹簧9装置于第一滑道10靠近传压孔8一侧的内壁面与第一阀门A壁面之间;第三弹簧5装置于该装置内壁面和第二阀门B壁面之间;第四弹簧7装置于第二滑道4靠近传压孔8一侧的内壁面与第二阀门B壁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水翼吸力面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的横截面尺寸与第一阀门通道1、第二阀门通道6的横截面尺寸相同,其形状均为圆形,导流通道3直径大小为该装置上下面的面积的5%-10%;导流通道3位于该装置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常莉张亮傅琳琅周毅程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