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66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风扇摇头组件包括支架、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所述支架围成了具有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摇头电机和所述电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所述敞口的位置,所述主电机与所述支架的前部连接。利用所述支架来承载所述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提高所述风扇摇头组件的集成度,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
技术介绍
具有摇头功能的电风扇机头部分包括摇头电机、主电机和其他电器件,零部件种类较多。而且为了使得主电机能够跟随摇头电机摆动,主电机与摇头电机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因此还需要借助一些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最终导致整体上风扇摇头组件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以提高装配效率。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包括支架、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所述支架围成了具有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摇头电机和所述电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所述敞口的位置,所述主电机与所述支架的前部连接。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利用所述支架来承载所述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具体地所述摇头电机和所述电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敞口处,所述主电机与所述支架的前部连接。从而提高所述风扇摇头组件的集成度,提高装配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主电机上远离扇叶的背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固定孔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主电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前方的第一挡臂,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主电机的外周面间隔形成第一走线间隙,所述第一挡臂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臂沿所述主电机的外周面的周向间隔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上设有卡线缺口,所述卡线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前侧壁外周面上,在所述卡线缺口的开口处设有将所述开口遮挡的弹性挡臂;和/或,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中靠近所述电器组件的侧壁设有走线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抵挡在所述电路板左右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悬在所述挡板外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挡臂,所述第二挡臂与所述挡板间隔形成第二走线间隙,所述第二挡臂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挡臂在所述支撑板上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安装腔的后侧壁设有插孔,所述电器组件通过所述插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器组件上设有向侧方凸出的辅助凸起,所述辅助凸起位于所述后侧壁的后方,且所述辅助凸起与所述后侧壁抵触,所述辅助凸起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支架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二过孔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所述辅助凸起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的所述敞口处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为多个,多个支撑筋间隔布置,用于将所述电路板支撑限位在所述支架上,和/或所述电路板上背离所述安装腔的顶面设有按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支撑筋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左右边缘处,所述电路板的后边缘处设有第三过孔和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架上与所述第三过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支撑柱螺纹配合,所述支架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插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摇头电机上设有第四过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连接,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设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插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中,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与所述摇头电机的转轴对应的位置设有让位口,和/或所述主电机的主轴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摇头电机的转轴沿纵向布置。一种电风扇,包括上述的风扇摇头组件。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电风扇,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将所述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集成在所述支架上,从而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风扇摇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风扇摇头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支架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主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所述摇头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所述电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风扇摇头组件;11、支架;111、安装腔;1111、支撑筋;1112、支撑柱;1113、第二限位柱;112、前侧壁;1121、第一过孔;1122、卡线缺口;1123、弹性挡臂;113、后侧壁;1131、插孔;114、底壁;1141、第三限位柱;1142、让位口;115、第一挡臂;116、挡板;117、支撑板;118、第二挡臂;1181、第二走线间隙;119、走线孔;12、主电机;121、固定孔;122、主轴;13、摇头电机;131、第四过孔;132、第二限位孔;14、电路板;141、第三过孔;142、第一限位孔;15、电器组件;151、辅助凸起;1511、第二过孔;16、紧固件;20、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扇摇头组件10,包括支架11、主电机12、摇头电机13、电路板14和电器组件15。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1围成了具有敞口的安装腔111。所述摇头电机13和所述电器组件15均位于所述安装腔111中。所述电路板14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具有所述敞口的位置。所述主电机12与所述支架11的前部连接。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风扇摇头组件10,利用所述支架11来承载所述主电机12、摇头电机13、电路板14和电器组件15,具体地所述摇头电机13和所述电器组件15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11中,所述电路板14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11的敞口处,所述主电机12与所述支架11的前部连接。从而提高所述风扇摇头组件10的集成度,提高装配效率。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组件15与所述摇头电机13在所述安装腔111中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主电机12上远离扇叶的背面与所述支架11连接。进一步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安装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所述支架围成了具有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摇头电机和所述电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所述敞口的位置,所述主电机与所述支架的前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电机、摇头电机、电路板和电器组件,所述支架围成了具有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摇头电机和所述电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具有所述敞口的位置,所述主电机与所述支架的前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主电机上远离扇叶的背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固定孔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主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前方的第一挡臂,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主电机的外周面间隔形成第一走线间隙,所述第一挡臂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臂沿所述主电机的外周面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前侧壁上设有卡线缺口,所述卡线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前侧壁外周面上,在所述卡线缺口的开口处设有将所述开口遮挡的弹性挡臂;
和/或,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中靠近所述电器组件的侧壁设有走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抵挡在所述电路板左右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悬在所述挡板外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挡臂,所述第二挡臂与所述挡板间隔形成第二走线间隙,所述第二挡臂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挡臂在所述支撑板上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安装腔的后侧壁设有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兴王勇陈宇强陈中兆刘建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