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内涝应急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当大雨骤降或者水量迅速增多时,城市道路、地下车库、施工地域等低洼区域迅速起水,短时间无法排出突如其来的大量积水,甚至路面窨井出现倒灌,倒灌即窨井的水涌出至路面上,引起城市路面局部内涝。城市下穿路段仅有标记在道路上的水位警戒线,不能有效预警;地下车库在大雨过后,积水迅速汇集,车库蓄水池会因排水泵损坏或排水量过低不能够将水迅速外排。现有内涝应急处置装置采用的是在窨井上加盖井盖,而这种方法只能减缓窨井内的水的倒灌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窨井内的水外泄,从而无法减缓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能够从根本上阻止窨井内的水外泄,从而消除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盛水罩体,所述盛水罩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盛水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罩体(1)为可折叠状,且盛水罩体(1)可沿窨井(6)内的水涌起方向呈鼓起状,所述盛水罩体(1)用于降低窨井(6)所在位置的水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涝应急处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盛水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罩体(1)为可折叠状,且盛水罩体(1)可沿窨井(6)内的水涌起方向呈鼓起状,所述盛水罩体(1)用于降低窨井(6)所在位置的水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罩体(1)包括底部开口的上罩体(11),所述上罩体(1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分段罩体(112),且相邻的分段罩体(112)的连接处构成无缝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鼓起状的所述分段罩体(112)为圆台型,从下至上的分段罩体(112)的上口径依次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分段罩体(112)之间通过漂浮环(111)连接,且分段罩体(112)与漂浮环(111)的连接处构成无缝软连接;
位于所述盛水罩体(1)最顶部的漂浮环(111)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阀(113)装置,且排气阀(113)与盛水罩体(1)顶部的漂浮环(111)无缝相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罩体(1)还包括位于上罩体(11)下方的下罩体(12),所述上罩体(11)最底部的分段罩体(112)与下罩体(12)无缝相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带有进水孔的基座(2),所述基座(2)用于将整个盛水罩体(1)固定在窨井(6)所在的位置处,所述下罩体(12)的下部与基座(2)无缝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涝应急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体(12)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松,章飞凡,肖淑霞,江雨溪,陈清,曲程,何孔昇,戴智勇,鞠鲁忆,林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