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雯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49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解决了现有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维修方法费时费工、维修成本高、影响道路正常运行的问题。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井盖装置的安装;S2:维修前的准备;S3:井盖装置位置的粗调;S4:井盖装置位置的精调;S5:黄油层的检查;S6:沥青路面的修复;S7:井盖本体的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对道路正常运行影响小;而且井盖装置能够合理利用原有井盖的部分组件,简化了加工制作,具有制作简单、施工方便、维修快捷、成本低廉等优势,该技术可在城市新建道路工程及城市旧路改、扩建工程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建设配套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城市道路与地下管线常常会发生平面交汇或重叠,大量检查井的井盖不可避免地位于城市道路上,并成为道路的路面的组成部分。在修建城市道路时,首先完成地下管线(含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供热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通讯管道、电力管道等)的敷设工程和检查井的施工,并将井盖顶面标高与沥青路面标高控制为一致,确保遇到井盖时路面平顺。修建检查井时,井身大部分采用粘土砖、混凝土砌块等用水泥砂浆进行砌筑,在井身顶部铺设水泥砂浆或细粒混凝土后安装井盖(将井盖与水泥砂浆或细粒混凝土固结)。道路开通运营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井盖处会发生下沉现象,导致车辆在井盖处出现显著的颠簸,使得井盖四周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下沉,路面局部破坏严重。城市道路井盖的下沉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施工场地的制约,地下管线施工时开挖范围较小,基地处理及填埋压实较困难,导致检查井处地基下沉量较周围道路工程的下沉量略大,尤其是直埋式管线其下沉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井盖装置的安装:在城市道路的检查井处安装井盖装置,所述井盖装置包括井盖本体(1)、井身(2)和环形的井圈(3),井盖本体(1)嵌设于井圈(3)的上部,且井盖本体(1)的上端面、井圈(3)的上端面均与沥青路面(12)的上表面齐平;井圈(3)的内侧壁下部一体设置有环形的水平安装台(4);井身(2)的上端面铺设有垫层(5),垫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底座,底座的上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水平安装台(4)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个沿环向等距离分布且竖向放置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的头部转动穿设于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井盖下沉后的快速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井盖装置的安装:在城市道路的检查井处安装井盖装置,所述井盖装置包括井盖本体(1)、井身(2)和环形的井圈(3),井盖本体(1)嵌设于井圈(3)的上部,且井盖本体(1)的上端面、井圈(3)的上端面均与沥青路面(12)的上表面齐平;井圈(3)的内侧壁下部一体设置有环形的水平安装台(4);井身(2)的上端面铺设有垫层(5),垫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底座,底座的上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水平安装台(4)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个沿环向等距离分布且竖向放置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的头部转动穿设于水平安装台(4)、头部顶端伸出水平安装台(4)的上端面,且其头部顶端与井盖本体(1)之间留有距离;每个调节螺栓(6)的下侧均固定有方向朝下且头部抵触于水平安装台(4)底面的高强螺栓(7),每个高强螺栓(7)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与调节螺栓(6)的螺纹杆螺纹配合的内螺孔(8);每个高强螺栓(7)的下部均设置有上部与其螺纹连接的六棱柱形的螺纹套筒(9),螺纹套筒(9)的底部卡接于底座的上部;高强螺栓(7)的外部、螺纹套筒(9)的外部共同套设有位于底座与水平安装台(4)之间的竖向的波纹管(10),波纹管(10)与高强螺栓(7)之间、波纹管(10)与螺纹套筒(9)之间共同设置有环形的黄油层(11);
S2:维修前的准备:在道路运营一定时间,井盖本体(1)出现下沉后,首先在待维修井盖装置的周围设置路障式施工围挡,接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然后移去井盖本体(1)为检查井通风,以排放检查井内的沼气;
S3:井盖装置位置的粗调:首先在检查井井口周围的沥青路面(12)上放置靠尺,使得靠尺位于检查井的上方;接着正向旋拧第一个调节螺栓(6),第一个调节螺栓(6)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高强螺栓(7)同步转动,由此增加该高强螺栓(7)在螺纹套筒(9)上的外露长度,实现抬升井圈(3)的目的,直至井圈(3)在第一个调节螺栓(6)处的高度与靠尺的底面基本齐平,然后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使用相同的方法依次正向旋拧与第一个调节螺栓(6)呈三角形分布的另外两个调节螺栓(6),使得井圈(3)上端面与靠尺的底面基本齐平;最后正向旋拧其余调节螺栓(6)的高度,使得各个高强螺栓(7)的头部均抵触于水平安装台(4)的底面,由此完成井盖装置位置的粗调;
S4:井盖装置位置的精调:多方向改变靠尺的放置位置,沿周向依次对井圈(3)的高度进行检查,当井圈(3)上端面与靠尺底面仍存在间隙时,正向旋拧该位置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高强螺栓(7)同步转动,由此增加该高强螺栓(7)在螺纹套筒(9)上的外露长度,实现抬升井圈(3)的目的,直至井圈(3)在该位置的高度与靠尺的底面齐平;当井圈(3)上端面高出靠尺底面时,反向旋拧该位置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高强螺栓(7)同步转动,由此减小该高强螺栓(7)在螺纹套筒(9)上的外露长度,实现压低井圈(3)的目的,直至井圈(3)在该位置的高度与靠尺的底面齐平;以此类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井圈(3)上端面的各个部位均与靠尺的底面齐平,即与检查井井口周围的沥青路面(12)高度齐平,由此完成井盖装置位置的精调;
S5:黄油层(11)的检查:检查波纹管(10)内黄油层(11)的填充饱满度,如填充不饱满,则向波纹管(10)内补充黄油,并调整波纹管(10)的长度,使得波纹管(10)的顶部水平安装台(4)相接触、底部与底座相接触,同时使得波纹管(10)与高强螺栓(7)之间、波纹管(10)与螺纹套筒(9)之间的黄油层(11)均填充饱满;
S6:沥青路面(12)的修复:向检查井井口周围的沥青路面(12)的裂缝内灌注热沥青,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雯卉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王雯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