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622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PC/ABS合金材料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复配助剂、抗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且发泡效果好,表观质量较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应用于对强度有要求的厚壁家电产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塑料
,具体涉及一种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ABS与PC共混,一方面可以制高强度高韧性合金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性能互补。ABS能提高PC的可加工性,减少了制品对应力的敏感性,提升耐溶剂性能,降低一定的成本。PC/ABS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外观特点,广泛应用在家电行业。目前,产品和客户对于材料的要求一直再提高,减重降本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聚合物发泡材料是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一定的泡孔,从而可达到减重、降本的目的,同时具有质量轻、强度下降少、比强度高、材料用量少等优点,因此,聚合物发泡材料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专利CN201810273211.0A提供了一种制备亚光发泡PCABS材料的方法,其发泡剂采用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二乙丙酯中的一中或多种,其发泡剂分解温度最高只能在200摄氏度左右,温度不太适合高PC含量的PCABS合金,发泡效果不稳定,容易出现泡孔塌陷、破裂的现象,进而表面出现缺陷;专利CN201210366225.XA也采用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制备了发泡PCABS材料,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专利CN201711346175.8A提供了一种化学发泡PCABS材料的方法,其通过添加分子筛能够显著增加PC/ABS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及抗水解性。PCABS材料具有高光泽效果和强度,韧性等特点,使其广泛的应用在电视机产品上。另外,其在底座上也有应用,通过吹塑成型来降低材料重量和解决产品太厚后造成的缩水等问题,但是吹塑加工对设备和后期加工有较高的要求,限制其应用的扩大。因此,开发一种高强度、高表观质量的PCABS发泡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发泡PCABS材料发泡效果不佳,表面易出现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PC/ABS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通过选用复配助剂增加了材料的韧性和刚性,同时调控树脂体系的粘度使其利于发泡,然后在特定的发泡剂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发泡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且发泡效果好,表观质量较佳,可广泛应用于对强度、表观质量及重量有较高要求的产品(例如家电产品)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PC/ABS合金材料在制备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所述复配助剂由重量比为2:1~3:1的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增韧剂和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组成;所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不低于23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树脂体系的黏度和发泡剂的分解温度是影响PC/ABS合金材料的发泡注塑效果主要因素。经反复探索,发现当选用特定组成和配比的复配助剂,可以将树脂体系的黏度调节至合适的范围;较高分解温度的发泡剂的选用,可防止发泡剂在发泡条件下分解,进而得到较好的发泡效果,提高表观质量。其中,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增韧剂使体系更均一,乙烯基离子化合物增加体系的黏度,通过两者的协同配合作用,混合物达到比较稳定的高黏体系。如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高分子增韧剂的含量太低,则材料的均一性不好,黏度分布不均匀;如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高分子增韧剂的含量太高,则且体系的刚性会大大下降,强度不足;如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的含量太低,则体系黏度过低,泡孔容易破裂;如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的含量太高,则体系黏度过大,不易得到更高的发泡倍率。另外,通过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的增粘作用,可以让增韧剂分散到更优的尺寸,从而提高增韧效率而刚性的牺牲较小,刚韧平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且发泡效果好,表观质量较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优选地,所述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2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优选地,所述ABS树脂为利用本体法制备的ABS树脂,所述ABS树脂在220℃,10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优选地,所述含有反应型官能团增韧剂为含环氧官能团的的增韧剂(例如POE接枝GMA,PTW等增韧剂等);所述乙烯基离子化合物为乙烯-(甲基)丙烯酸金属盐(例如沙林树脂中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等)。优选地,所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为235~270℃,进一步优选为肼基三嗪(英文名Trihydrazinotriazine,THT)。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酚类化合物或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领域常规的其它功能助剂也可添加至本专利技术中,以提升其对应的性能。优选地,所述PC/ABS合金材料还包括其它功能助剂。具体的,其它功能助剂可以为抗菌剂(例如silver350,其重量份为1~1.5份);色母(例如黑色母,其重量份为0.5~1份份)。上述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复配助剂、抗氧剂、发泡剂(如PC/ABS合金材料中添加有其它功能助剂,此处还包括其它功能助剂)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得胶粒;S2:利用镜面外观模对胶粒进行蒸汽注塑成型,即得所述发泡PC/ABS合金产品。上述PC/ABS合金材料在制备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上述PC/ABS合金材料在制备电视机或底座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通过选用复配助剂增加了材料的韧性和刚性,同时调控树脂体系的粘度使其利于发泡,然后在特定的发泡剂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发泡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C/ABS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且发泡效果好,表观质量较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强度有要求的厚壁家电产品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及对比例选用的部分试剂说明如下:聚碳酸酯树脂1#,PCA2200(双酚A型树脂),出光化学公司,在300℃,1.2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3g/10min;聚碳酸酯树脂2#,PCAF1900双酚A型树脂),出光化学公司,在300℃,1.2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5g/10min;ABS树脂1#,ABS8434,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连续本体法合成,在220℃,10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聚碳酸酯树脂60~85份;/nABS树脂10~30份;/n复配助剂5~8份;/n发泡剂0.2-1份;/n抗氧剂0.1~1份;/n所述复配助剂由重量比为2:1~3:1的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增韧剂和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组成;/n所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不低于2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树脂60~85份;
ABS树脂10~30份;
复配助剂5~8份;
发泡剂0.2-1份;
抗氧剂0.1~1份;
所述复配助剂由重量比为2:1~3:1的含有反应型官能团的增韧剂和乙烯基离子化合物组成;
所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不低于2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树脂65~80份;
ABS树脂15~25份;
复配助剂5~8份;
发泡剂0.3-0.6份;
抗氧剂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是芳香族聚碳酸酯,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2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10~2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树脂为利用本体法制备的ABS树脂,所述ABS树脂在22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华黄险波叶南飚杨霄云付锦锋林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