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图信息动态采集和维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079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范畴,涉及一种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和维护的方法。在掌上电脑安装嵌入式地图平台,在计算机上安装主系统地图平台;实施外业采集之前,先执行导出操作,将要采集的原始地图从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导出到掌上电脑上;实施外业采集时,手持掌上电脑在现场绘制各类基础地图,需要精确定位时,利用嵌入式GPS接收机确定基准点,直接采集地图对象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以矢量地图的形式直接存入基础地图的相应的图层;外业采集结束后,执行导入操作,实现基础地图信息的动态维护和维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基础地图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并为高强度、远距离数据采集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地图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范畴,涉及一种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和维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地图就是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一种新的地图服务方式。电子地图没有了纸的质感,却重新诠释了人们心目中地图的概念。与纸地图、光盘地图相比,网上电子地图具有信息无限、可随意添加的特点。它不受比例尺、图形样式的限制,抽象化更低,对象化更好,可以根据您的意图智能化的显示您需要的信息。由于有专人负责搜集各种数据,因而网上电子地图可以随时更新新开通的道路、规划中的小区、暂时缓行的路段,都可以在网上地图中及时得到反应。随着GPS、WAP技术的成熟,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直观、实时地显示与位置有关的信息,是提供GPS应用服务的重要保证。电子地图服务系统充分运用GIS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处理完美地结合起来,以直观的方式显示所有移动目标、固定目标的位置和状态,并直接在地图上对受控目标进行管理,系统具备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实时性强、信息量大、稳定可靠的特点。目前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车辆智能导航系统、GPS定位服务系统和GPS型便携式信息终端产品。随着无线互联协议的制定与实施,WAP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移动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带来潜力无限的市场前景,手机、呼机、掌上电脑……各种手持终端设备都能够承载INTERNET地图。例如可以为您提供″最佳路径″的设计并显示在地图上,查询出您正寻找的餐馆、剧院,指引您通过前方复杂的立交桥,告诉您“离您最近”的加油站、汽车维修点,帮助您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现在,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地图会逐渐被人们认知,成为相关行业领域的一个高科技助手。然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实施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基础地图的维护问题。电子地图的更新、维护太专业,操作过于复杂,导致基层用户没有几个能掌握好电子地图的制作。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电子地图更新远远跟不上城区经济发展变化,地图上标注的信息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及时采集经常变化的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采集和随时更新基础地图信息的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在掌上电脑安装嵌入式地图平台,在计算机上安装主系统地图平台,在掌上电脑上安装嵌入式GPS接收机,在计算机里设置有存储基础地图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数据库;实施外业采集之前,先执行导出操作,将要采集的原始地图以分幅导出的方式从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导出到掌上电脑上;实施外业采集时,手持掌上电脑在现场绘制各类基础地图,需要精确定位时,利用嵌入式GPS接收机确定基准点,直接采集地图对象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以矢量地图的形式直接存入基础地图的相应的图层;外业采集结束后,执行导入操作,将采集到的基础地图导入数据库中,实现基础地图信息的动态维护和维护。上述的计算机可以是由服务器和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客户机构成,支持多台客户机同时对存储在服务器里的数据库进行维护。用于外业采集的掌上电脑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主系统地图平台最好以分幅存放的形式组织地图数据,对每个掌上电脑执行的导出操作最好为分幅导出方式。在需要高强度或远程采集时,最好采用如下的方法采用分幅导出的方式将所要采集的原始地图从计算机的数据库导出到笔记本电脑上,再从笔记本电脑以分幅导出的形式将所要采集的原始地图导出到各个掌上电脑;通过各个掌上电脑采集到的基础地图首先导入笔记本电脑,利用笔记本电脑将各个掌上电脑采集到的基础地图进行综合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基础地图从笔记本电脑再导入到计算机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础地图信息采集和维护方法,由于采用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地图平台,在PDA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实现外业实时动态地采集矢量化的基础地图,从而实现基础地图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本专利技术的采集和维护方法,还允许多个PDA同时进行数据采集,也允许支持多台客户机同时对存储在服务器里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维护,在多人突击采集某一特定地区时,还可安排多台PDA在某一区域同时分头采集,选择笔记本电脑进行业务的辅助设备,为高强度、远距离数据采集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地图在主系统里是分幅存放的,数据导出也采用分幅导出的原则,这样避免了系统运行迟缓,使导出和导入操作得以快速执行。附图说明图1工作内容分布图;图2系统工作流程图;图3PDA结合GPS采集地图的工作流程图;图4数据导入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并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了一套基础地图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采用的主要硬件和软件设备掌上电脑、GPS接收机、嵌入式地图平台软件和主系统地图平台软件等。(1)PDA设备PDA,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译为个人数字助理。具有操作系统、提供应用程序开发能力的PDA,可称之为掌上电脑。掌上电脑的突出特点是它既拥有计算机的智能,同时具备计算机不具备的移动能力。它主要靠手写及其他定点设备,完全依赖于触摸屏技术进行输入。尤其适合于那些严禁用电的地方和室外使用。如厂房仓库货物清点、野外信息采集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开发的基础地图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选用的PDA操作系统支持主流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无缝连接,能非常方便的支持Office格式文档,而且能直接支持PC格式的AVI、RM、MPG、WMV等多媒体软件。主要技术指标采用400MHz Intel PXA255以上处理器、32MB Flash ROM/64 MB SDRAM内存,拥有CompactFlash记忆卡插槽、红外线接口,配置多媒体耳机和充电器。屏幕分辨率达到240*320,65536色。(2)GPS接收机GPS,英文全称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译为全球定位系统。最早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欧洲后续也推出了自己的GPS系统。客观地说,GPS接收机的精度主要依赖于天空中可见的卫星的数量,因此在城市中楼群密集的地方精度很低,是无法采集诸如建筑物的具体形状的。但是可以用来确定基准位置,以及非常适合在野外采集。■辅助PDA,丰富地图采集手段■适合在本地网市区外采集公路、乡村等信息■在市区内进行基准定位,采集道路信息(3)将GPS接收机嵌入PDA单独的PDA无法提供经纬度采集定位功能,而单独的GPS无法与应用程序结合使用。如果能将二者一体化,当然更为理想。值得庆幸的是,业界已经提供了成熟的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使用嵌入式GPS设备(也称夹克式GPS)嵌入PDA。在这种状态下,由GPS将采集到的经纬度信息存放到PDA的模拟COM口,通过PDA上的软件程序读取数据,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GM-270U型嵌入式GPS接收机。(4)嵌入式地图平台嵌入式地理信息应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础地图信息动态采集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掌上电脑安装嵌入式地图平台,在计算机上安装主系统地图平台,在掌上电脑上安装嵌入式GPS接收机,在计算机里设置有存储基础地图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数据库;实施外业采集之前,先执行导出操作,将要采集的原始地图以分幅导出的方式从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导出到掌上电脑上;实施外业采集时,手持掌上电脑在现场绘制各类基础地图,需要精确定位时,利用嵌入式GPS接收机确定基准点,直接采集地图对象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以矢量地图的形式直接存入基础地图的相应的图层;外业采集结束后,执行导入操作,将采集到的基础地图导入数据库中,实现基础地图信息的动态维护和维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太航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汉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