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捆集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捆集捆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能够带来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制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问题。虽然,现在国内有农作物秸秆集捆机或装置,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将打捆之后掉落田间的方捆捡拾集捆,不利于方捆的回收,增加机具进地次数从而增加对土地的压实,不利于土地的耕整,还会增加劳动强度。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秸秆集捆设备无法实现方捆回收,多次进地不利于土地耕整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捆集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秸秆方捆不落地自动集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对土地的压实程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捆集捆装置,包括:方捆出捆单元,所述方捆出捆单元具有出捆口,秸秆方捆由所述出捆口输出;方捆储放单元,所述方捆储放单元包括固定机架、储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捆集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方捆出捆单元,所述方捆出捆单元具有出捆口,秸秆方捆由所述出捆口输出;/n方捆储放单元,所述方捆储放单元包括固定机架、储放平台、竖梁、移动挡板,所述储放平台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机架相连,所述储放平台能够承载秸秆方捆,所述竖梁与所述储放平台相连,所述移动挡板可滑动地与所述储放平台相连;/n方捆输送单元,所述方捆输送单元包括移动机架、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与所述移动机架铰接,所述转动平台能够承载秸秆方捆,所述转动平台设置于所述出捆口处,所述移动机架可滑动地与所述固定机架相连,所述移动机架往复运动能够调整所述转动平台与所述出捆口之间的垂直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捆集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捆出捆单元,所述方捆出捆单元具有出捆口,秸秆方捆由所述出捆口输出;
方捆储放单元,所述方捆储放单元包括固定机架、储放平台、竖梁、移动挡板,所述储放平台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机架相连,所述储放平台能够承载秸秆方捆,所述竖梁与所述储放平台相连,所述移动挡板可滑动地与所述储放平台相连;
方捆输送单元,所述方捆输送单元包括移动机架、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与所述移动机架铰接,所述转动平台能够承载秸秆方捆,所述转动平台设置于所述出捆口处,所述移动机架可滑动地与所述固定机架相连,所述移动机架往复运动能够调整所述转动平台与所述出捆口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转动平台远离所述出捆口的一端设置接触开关;
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包括旋转轴和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竖梁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竖梁之间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竖梁上,所述竖梁设置于所述储放平台靠近所述转动平台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捆集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捆输送单元还包括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机架相连,所述移动机架具有滑套,所述升降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套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杆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捆集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驱动链轮、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驱动链轮传动相连,所述驱动链轮利用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传动链轮传动相连,所述传动链轮与所述升降螺杆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液压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捆集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平台与所述移动机架的铰接点靠近所述储放平台设置,所述转动平台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培旺,张爱民,王仁兵,邵蓉蓉,李明军,刘凯凯,郝延杰,禚冬玲,李伟,李树兵,董敏,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