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系统和一体化车身立体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593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系统和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该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包括: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基于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进行车身自动化输送,能够实现对车身的存储、排序和定序发送,提升车身配送效率,也便于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的统一运维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系统和一体化车身立体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系统和一体化车身立体库。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汽车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占领越来越大的汽车市场份额,碳纤维和铝等新材料,以及FDS、SPR等新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大众审美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多样化和各项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同一工厂或生产线能够同时兼容不同平台、不同尺寸的多款车型共线生产,从而对作为串联起汽车制造的三大工艺,车身、涂装、总装的车身输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实现多车型车身柔性化输送、存储及排序等功能,而且要求能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节拍进行各车间之间高效协同作业,达成生产目标。由于车身在从车身车间到涂装车间,以及从涂装车间到总装车间之间,需要满足车型、颜色等工艺需求,因此需要规划一套输送系统,用于将前序工艺完成的车身,经过车身缓存区暂存、排序以后,按照特定的顺序,配送至后序工艺生产车间。目前,汽车厂常见的输送形式为WBS输送线和PBS输送线,分别用于将车身车间生产完成的白车身输送至涂装车间,以及将涂装车间生产完成的漆后车身输送至总装车间,与此同时,结合平面库完成车身的存储和排序。但是平面库的使用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存储区每条道只有最前面一个库位的车身可以选择出车,对多种车型、多种颜色的车身排序功能有限;其次,平面库自动出车排序节拍较低,难以满足高节拍规划前提下的随机生产需求;再次,平面库的使用受到生产班次的影响较大,后序生产排班需要与前序生产排班保持生产计划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系统和一体化车身立体库。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包括: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优选地,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还包括:当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将输送白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车身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白车身输送循环;当漆后车身送至总装车间后,将输送漆后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涂装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漆后车身输送循环。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白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漆后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优选地,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滑撬输送线,用于当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将输送白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车身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白车身输送循环;第二空滑撬输送线,当漆后车身送至总装车间后,将输送漆后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涂装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漆后车身输送循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或系统的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包括立体库区和平台区,所述平台区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立体库区连通且利用升降机进行层间运输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平台、第三层平台和第四层平台,其中,所述第二层平台与车身车间和总装车间连通,所述第三层平台与涂装车间连通;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设有白车身输送线和漆后车身输送线;所述白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从第二层平台升至第四层平台,然后将白车身送进立体库区排序后将其转运至第三层平台,再将白车身配送至涂装车间;所述漆后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立体库区排序后将其转运至第四层平台,然后将漆后车身从第四层平台降至第二层平台,再将漆后车身配送至总装车间。优选地,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的立体库区设置有第一层库区、第二层库区、第三层库区和第四层库区,处于同一层的平台与库区对应连通,且不同层库区之间通过高速堆垛机进行库区间转运。优选地,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的平台区设置有供白车身进行层间运输的白车身升降机和供漆后车身进行层间运输的漆后车身升降机。优选地,所述白车身输送线和所述漆后车身输送线上利用滑撬输送白车身/漆后车身,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的平台区设有供空滑撬进行层间运输的第一滑撬升降机和第二滑撬升降机。优选地,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还设有空滑撬输送线,包括:第一空滑撬输送线,用于当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将输送该白车身的空滑撬送回立体库区,然后利用第一滑撬升降机将空滑撬降至第二层平台,再将空滑撬送至车身车间,使该空滑撬投入下一轮白车身输送循环;第二空滑撬输送线,用于当漆后车身送至总装车间后,将输送该漆后车身的空滑撬送回立体库区,然后利用第二滑撬升降机将空滑撬升至第三层平台,再将空滑撬送至涂装车间,使该空滑撬投入下一轮漆后车身输送循环。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平台上设置有中央控制室和变电所,还用于控制滑橇和各车身临时下线维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前序车间生产的白车身或漆后车身进行统一存储、调度,然后配送至后序车间,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能够实现对车身的存储、排序和定序发送,提升了车身配送效率,也便于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的统一运维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身立体库的零米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车身立体库的六米层结构示意图;图5是车身立体库的十米层结构示意图;图6是车身立体库的十四米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或单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结合,以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涂装车间侧面贴建一体化车身立体库,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车间连廊与车身车间和涂装车间连接。车身车间生产的白车身经过白车身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包括:/n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n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包括:
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
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还包括:
当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将输送白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车身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白车身输送循环;
当漆后车身送至总装车间后,将输送漆后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涂装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漆后车身输送循环。


3.一种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
白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车身车间的白车身送进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涂装车间;
漆后车身输送线,用于将来自涂装车间的漆后车身送进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并在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中存储、排序后配送至总装车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还包括:
第一空滑撬输送线,用于当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将输送白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车身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白车身输送循环;
第二空滑撬输送线,当漆后车身送至总装车间后,将输送漆后车身的空滑撬送回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再利用该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将空滑撬送至涂装车间,使空滑撬投入下一轮漆后车身输送循环。


5.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自动化输送方法,或者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身自动化输送系统中;
所述一体化车身立体库包括立体库区和平台区,所述平台区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立体库区连通且利用升降机进行层间运输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立雄杨清智韩溢华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