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荣斌专利>正文

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87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
,特别涉及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湿法烟气脱硫环保技术(FGD)因其脱硫率高、煤质适用面宽、工艺技术成熟、稳定运转周期长、负荷变动影响小、烟气处理能力大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主导工艺技术。由于二氧化硫参加的化学反应应为极快反应,而吸收塔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可靠,能满足气相为连续相、湍流程度高、相界面较大的二氧化硫吸收的极快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中型火电厂以及中小型低硫烟气治理。然而,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结垢为常见问题,包括吸收塔、氧化槽、管道、喷嘴、除雾器结垢,而一旦出现结垢现象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个系统将会因为结垢导致压损增大、设备堵塞甚至停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所述转向烟道内设置轴向排列的多块导流板;所述尖劈障碍物,位于加压除尘仓烟道与进气烟道的连接处;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11度-17度;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下部设置有接灰盆,用于收集阻尘板上的灰尘并通过底部出灰口排出;所述吸收塔使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所述入口管道出气端在脱硫塔浆液池的液面以上;所述入口管道内的烟尘质量浓度小于30毫克/立方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烟气90弯管结构转向并由导流板均匀分布,进一步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及阻尘板作用下降低外侧烟气流速,通过采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入口烟道中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调节入口管道水平角度范围,改善吸收塔烟气入口烟道流场的均匀性,避免了烟气入口烟道处常见的卷吸和回流现象,能显著降低烟气入口处结垢现象的出现。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烟气中含尘量过高而导致颗粒物沉降所造成的堵塞现象,在入口烟道中加设了烟道内的尖劈障碍物、加压除尘仓和扩散阻尘仓等烟道结构,在各部件的结合作用下,烟气的除尘效率提高了50%-70%,解决了现有湿法脱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直接使用脱硫塔进行除尘使得除雾器、GGH结垢和堵塞,电除尘器中对设计选型、极配形式、煤种选择、烟尘物化特性的复杂要求,袋式除尘器能量损失大以及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高成本等。使用本技术的喷啉塔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烟气的含尘量,减少喷淋塔的设备故障,提高脱硫效率,在建筑设计上也无需破坏喷淋塔的结构,不影响喷淋塔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且成本低廉、安装便捷、损耗率低。通过在加压除尘仓使用尖劈障碍物改变烟气射流的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同时增大加压除尘仓中烟气的径向、切向和轴向流速,尤其是切向速度的增加使加压除尘仓中的大粒径颗粒物以及纤维性粉尘的惯性离心力增大,易于形成团状,易于进入外环流,获得良好的除尘效果;结合在扩散阻尘仓通过扩散作用和阻灰板的位置方向的选择使残余粉尘沉降,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使得吸收层的结垢堵塞情况明显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示意图;图例说明:1-进气烟道;2-加压除尘仓烟道;21-加压除尘仓;22-尖劈障碍物;23-储灰区;24-排灰口;3-转向烟道;31-导流板;4-扩散阻尘仓烟道;41-扩散阻尘仓;42-阻尘板;43-接灰盆;44-出灰口;5-入口管道;51-入口管道的出气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中的烟道防堵装置示意图,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1、加压除尘仓烟道2、转向烟道3、扩散阻尘仓烟道4和入口管道5;包括加压除尘仓21及尖劈障碍物22、扩散阻尘仓41,加压除尘仓21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2内,扩散阻尘仓41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4内;加压除尘仓21,包括加压除尘仓21的仓体,加压除尘仓21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23,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24;尖劈障碍物22,位于加压除尘仓烟道2与进气烟道1的连接处;转向烟道3内设置轴向排列的多块导流板31;入口管道5水平夹角为11度;入口管道的出气端51在脱硫塔浆液池的液面以上;扩散阻尘仓烟道4内安装有阻尘板42,阻尘板42的水平夹角为25度;扩散阻尘仓烟道4下部设置有接灰盆43,用于收集阻尘板42上的灰尘并通过底部出灰口44排出;吸收塔使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入口管道内的烟尘质量浓度为12.7毫克/立方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n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n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n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n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包括烟道管道和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道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烟道、加压除尘仓烟道、转向烟道、扩散阻尘仓烟道和入口管道;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加压除尘仓及尖劈障碍物、扩散阻尘仓,所述加压除尘仓设置在加压除尘仓烟道内,所述扩散阻尘仓设置在扩散阻尘仓烟道内;
所述加压除尘仓,包括加压除尘仓的仓体,所述加压除尘仓的仓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为圆柱形仓,其下半部为倒置锥形圆台形的储灰区,所述加压除尘仓的最下端为排灰口;
所述入口管道水平夹角为5度-45度;
所述扩散阻尘仓烟道内安装有阻尘板,所述阻尘板的水平夹角大于入口管道的水平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塔的烟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烟道内设置轴向排列的多块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贾荣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