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6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包括包括给药管、推杆、保温层、充气囊和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部设有推杆,所述给药管的外侧套有保温层,所述给药管的正面设有刻度条,所述给药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套有胶套,所述给药管的一侧设有充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软管和充气囊,在对耳鼻喉给药的时候,通过软管伸入到耳鼻喉的受伤部位,软管较为柔软,在给药的过程中不会对耳鼻喉造成损坏,根据使用需要可以通过充气囊对软管进行充气,调节软管的硬度,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对给药管进行保温,避免长时间对耳鼻喉上药导致给药管内部药液冷却,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给药器。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对于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一般需要使用到耳鼻喉给药器进行上药。现有的耳鼻喉给药器存在的缺陷是:1、现有的耳鼻喉给药器在使用时,给药器的送药端一般为针管,针管较硬,在上药的时候容易对耳鼻喉造成损伤;2、现有的耳鼻喉给药器对耳鼻喉上药需要十分仔细,因此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给药器缺少保温机构,长时间上药容易导致药液冷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喉给药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给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包括给药管、推杆、保温层、充气囊和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部设有推杆,所述给药管的外侧套有保温层,所述给药管的正面设有刻度条,所述给药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套有胶套,所述给药管的一侧设有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软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内壁设有充气腔,所述软管的顶端设有螺纹套。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套有防护层,防护层和保温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防护层和保温层的正面设有矩形开口。优选的,所述充气囊的一侧设有两组弹性套,所述充气囊的底端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手持端,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推板的一周设有胶圈。优选的,所述给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管盖,所述给药管的底端设有螺纹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软管和充气囊,在对耳鼻喉给药的时候,通过软管伸入到耳鼻喉的受伤部位,软管较为柔软,在给药的过程中不会对耳鼻喉造成损坏,根据使用需要可以通过充气囊对软管进行充气,调节软管的硬度,方便工作人员使用。2、本技术设置了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对给药管进行保温,避免长时间对耳鼻喉上药导致给药管内部药液冷却,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软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温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温层外观示意图。图中:1、给药管;101、管盖;102、螺纹接头;2、推杆;201、手持端;202、推板;203、胶圈;3、保温层;301、防护层;302、第一通孔;303、矩形开口;4、充气囊;401、弹性套;402、阀门;5、软管;501、充气腔;502、螺纹套;6、胶套;7、连接管;8、刻度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包括给药管1、推杆2、保温层3、充气囊4和软管5;给药管1的内部设有推杆2,通过推杆2将给药管1内部的药液推出,给药管1的外侧套有保温层3,保温层3用于对给药管1内部的药液进行保温,避免长时间给药,给药管1内部的药液冷却,给药管1的正面设有刻度条8,刻度条8用于观察给药量,给药管1的底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安装有软管5,软管5伸入到耳鼻喉的上药位置处,然后药液通过软管5导出,软管5的底端套有胶套6,胶套6对软管5的端头处进行防护,避免软管5的端头处对耳鼻喉造成损伤,给药管1的一侧设有充气囊4,充气囊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7与软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通过充气囊4可以对软管5进行充气,调节软管5的硬度,便于使用,软管5的内壁设有充气腔501,向充气腔501内部充气可以调节软管5的硬度,软管5的顶端设有螺纹套502,软管5通过螺纹套502与给药管1固定连接。进一步,保温层3的外侧套有防护层301,防护层301对保温层3起到防护,避免保温层3受到磨损,防护层301和保温层3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302,第一通孔302便于螺纹接头102通过,防护层301和保温层3的正面设有矩形开口303,矩形开口303便于人员观察刻度条8。进一步,充气囊4的一侧设有两组弹性套401,充气囊4通过弹性套401固定在给药管1上,充气囊4的底端设有阀门402,拧动阀门402,可以避免充气腔501内部气体逸出。进一步,推杆2的顶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安装有手持端201,手持端201便于人员手持推动推杆2,推杆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推板202,推板202的一周设有胶圈203,推杆2推动推板202将药液推出给药管1,胶圈203保证推板202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给药管1的顶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安装有管盖101,管盖101对给药管1进行密封,给药管1的底端设有螺纹接头102,螺纹接头102便于螺纹套502的拧入。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药液吸入到给药管1内部,然后工作人员根据使用需要通过充气囊4对充气腔501充气,调节软管5的硬度,然后将软管5顶端的胶套6移动到耳鼻喉上药位置处,然后手持手持端201推动推杆2,推杆2通过推板202将药液推出给药管1,药液通过软管5的胶套6流出,然后药液落入到耳鼻喉的上药处。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管(1)、推杆(2)、保温层(3)、充气囊(4)和软管(5);所述给药管(1)的内部设有推杆(2),所述给药管(1)的外侧套有保温层(3),所述给药管(1)的正面设有刻度条(8),所述给药管(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底端套有胶套(6),所述给药管(1)的一侧设有充气囊(4),所述充气囊(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7)与软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5)的内壁设有充气腔(501),所述软管(5)的顶端设有螺纹套(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管(1)、推杆(2)、保温层(3)、充气囊(4)和软管(5);所述给药管(1)的内部设有推杆(2),所述给药管(1)的外侧套有保温层(3),所述给药管(1)的正面设有刻度条(8),所述给药管(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底端套有胶套(6),所述给药管(1)的一侧设有充气囊(4),所述充气囊(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7)与软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5)的内壁设有充气腔(501),所述软管(5)的顶端设有螺纹套(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的外侧套有防护层(301),防护层(301)和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