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67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端面中心处通过上固定板连接有上伸缩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对称并且相同结构的上刀架臂以及下刀架臂,实现刀架的同步运动,同时当轮胎进行指定位置后,由于刀架时高度对称设置,解决了由于位置偏差而降低修毛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可转动的翻转块,可以自由根据轮胎的外形尺寸进行翻转,贴合轮胎,可以随着轮胎的旋转而浮动,另一方面,设置可拆卸的固定片和刀片结构,可以根据刀片磨损情况以及轮胎大小尺寸等问题更换刀片,解决了无法对修毛刀进行更换而对轮胎修毛过程造成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
技术介绍
修毛机的工作原理是夹持机构将轮胎夹持后进行高速旋转,修毛刀贴在轮胎胎壁上,通过轮胎高速旋转的切削力对胎壁上的胎毛进行割除。现有的修毛机刀架通过阻尼气缸驱动根据轮胎的宽度设定上下两把修毛刀之间的距离。阻尼气缸一旦动作到位,两个旋转臂的开度基本固定,只存在安装配合间隙提供一点活动空间。而夹持机构夹持轮胎的位置并不是很精确,与修毛刀之间间隙存在一定的偏差,轮胎在进入两个修毛刀之间时会撞上修毛刀,对轮胎造成损伤。即使轮胎完全进入两个修毛刀之间后,由于位置的偏差,会造成一个修毛刀压紧胎壁,另一个修毛刀悬空,不仅会降低轮胎的转速,起不到修毛效果,还会对轮胎胎壁造成磨损。因此,修毛刀的理想方式是能够始终贴在轮胎胎壁上,随着轮胎的旋转浮动,同时,目前针对轮胎形状的细微差异,通常采用不同的修毛刀,在常见的刀架中,无法对修毛刀进行更换,会对轮胎修毛过程造成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的端面中心处通过上固定板(3)连接有上伸缩气缸(4),所述上伸缩气缸(4)的一侧设置有上刀架臂(5),所述上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下支撑板(6),所述下支撑板(6)的端面与上伸缩气缸(4)对应处通过下固定板(7)连接有下伸缩气缸(8),所述下伸缩气缸(8)的一侧并且与上刀架臂(5)对应处设置有下刀架臂(9),所述上伸缩气缸(4)的远离上刀架臂(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上刀架臂(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的内部设置有翻转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的端面中心处通过上固定板(3)连接有上伸缩气缸(4),所述上伸缩气缸(4)的一侧设置有上刀架臂(5),所述上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下支撑板(6),所述下支撑板(6)的端面与上伸缩气缸(4)对应处通过下固定板(7)连接有下伸缩气缸(8),所述下伸缩气缸(8)的一侧并且与上刀架臂(5)对应处设置有下刀架臂(9),所述上伸缩气缸(4)的远离上刀架臂(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上刀架臂(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的内部设置有翻转块(12),所述翻转块(12)的两侧通过固定片(13)连接有刀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用修毛机自适应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架臂(5)与下刀架臂(9)的机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寅邱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益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