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接立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6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涉及麻醉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包括主气管导管,所述主气管导管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主气管球囊,所述主气管球囊的内部贯穿连通有用于给主气管球囊充气的一号充气管,所述主气管导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主气管导管两端的麻醉导管,所述麻醉导管上设置有用于喷洒麻醉剂的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块,所述喷洒组件上连接有用于为喷洒组件提供麻醉剂的输药管,所述麻醉导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麻醉导管两端的支气管导管,所述支气管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均匀的将麻醉剂喷洒到需要麻醉的部位,提高了医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麻醉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患者在患有气管疾病时,需要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医治,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医治时,往往需要对需要医治的部位打上麻药,以此减轻患者在医治时的痛苦,现有的表面麻醉方式主要有传统枪式喷雾表麻、环甲膜穿刺表麻和可视喷雾器表麻。传统枪式喷雾表麻需要暴露声门,容易刺激咽喉部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等反应,并且局麻药总量不好把握,易引起局麻药中毒;环甲膜穿刺表麻注药时易致病人剧烈咳嗽,并且损伤气道,插管时患者应激反应大、接受程度差;可视表麻喷雾器虽然避免了对咽喉部刺激,也可控制表面麻醉药物剂量,但造价高、消毒不便、实施难度大,实用性不高,难以推广。此外,传统麻醉方式所含有的缺点都是麻药喷洒不均匀,在进行医治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主气管导管,所述主气管导管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主气管球囊,所述主气管球囊的内部贯穿连通有用于给主气管球囊充气的一号充气管,所述主气管导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主气管导管两端的麻醉导管,所述麻醉导管上设置有用于喷洒麻醉剂的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块,所述喷洒组件上连接有用于为喷洒组件提供麻醉剂的输药管,所述麻醉导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麻醉导管两端的支气管导管,所述支气管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球囊。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组件与主气管球囊同侧,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麻醉导管一端上的圆柱筒形的安装块,多个所述喷洒块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上,每个所述喷洒块上均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孔,所述圆柱筒形的安装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喷洒孔贯穿连通空腔与外部环境,所述输药管贯穿连通至安装块内部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支气管球囊与主气管球囊同侧,所述支气管球囊的内部与支气管导管的内部连接贯通,所述支气管球囊远离支气管导管的一端与外界隔断。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充气管位于主气管导管与麻醉导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输药管位于麻醉导管与支气管导管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整个导管组件探入患者的气管中,在需要麻醉部位的上方停住,往一号充气管内充气使主气管球囊在充气的作用下膨胀起来,主气管球囊会膨胀抵住气管将气管支撑开,此时主气管导管被固定住,接着抽插麻醉导管内部的支气管导管,在需要麻醉部位的下方停住,从支气管导管的另一端往支气管导管的内部充气,此时支气管球囊会膨胀抵住气管,然后抽插麻醉导管,使麻醉导管上的喷洒组件移动到需要麻醉的部位,最后通过输药管往安装块内部的空腔充药,因为气压的原因,空腔内部的麻醉剂会通过喷洒孔一雾状喷出至需要麻醉的部位。本技术可以均匀的将麻醉剂喷洒到需要麻醉的部位,提高了医治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主气管导管;2、麻醉导管;3、喷洒组件;4、支气管导管;5、喷洒块;11、主气管球囊;12、一号充气管;31、输药管;32、安装块;33、空腔;41、支气管球囊;51、喷洒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主气管导管1,主气管导管1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主气管球囊11,主气管球囊11的内部贯穿连通有用于给主气管球囊11充气的一号充气管12,主气管导管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主气管导管1两端的麻醉导管2,麻醉导管2上设置有用于喷洒麻醉剂的喷洒组件3,喷洒组件3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块5,喷洒组件3上连接有用于为喷洒组件3提供麻醉剂的输药管31,麻醉导管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麻醉导管2两端的支气管导管4,支气管导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球囊41。本实施方案中,主气管导管1上的主气管球囊11用于将患者的气管打开,并且将主气管导管1固定住,主气管球囊11固定在麻醉部位的上方,支气管球囊41固定在麻醉部位的下方,喷洒组件3位于主气管球囊11与支气管球囊41之间,喷洒组件3将麻醉剂喷洒至需要麻醉的部位。具体的,喷洒组件3与主气管球囊11同侧,喷洒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麻醉导管2一端上的圆柱筒形的安装块32,多个喷洒块5固定安装在安装块32上,每个喷洒块5上均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孔51,圆柱筒形的安装块3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空腔33,喷洒孔51贯穿连通空腔33与外部环境,输药管31贯穿连通至安装块32内部的空腔33。本实施例中,输药管31将麻醉剂输入安装块32的空腔33内,继续充气,麻醉剂由于气压的原因以雾状通过喷洒孔51喷洒至需要麻醉的部位。具体的,支气管球囊41与主气管球囊11同侧,支气管球囊41的内部与支气管导管4的内部连接贯通,支气管球囊41远离支气管导管4的一端与外界隔断。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支气管导管4通气可以直接将支气管球囊41充气膨胀。具体的,一号充气管12位于主气管导管1与麻醉导管2之间。本实施例中,一号充气管12位于主气管导管1与麻醉导管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管导管(1),所述主气管导管(1)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主气管球囊(11),所述主气管球囊(11)的内部贯穿连通有用于给主气管球囊(11)充气的一号充气管(12),所述主气管导管(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主气管导管(1)两端的麻醉导管(2),所述麻醉导管(2)上设置有用于喷洒麻醉剂的喷洒组件(3),所述喷洒组件(3)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块(5),所述喷洒组件(3)上连接有用于为喷洒组件(3)提供麻醉剂的输药管(31),所述麻醉导管(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麻醉导管(2)两端的支气管导管(4),所述支气管导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球囊(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管导管(1),所述主气管导管(1)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主气管球囊(11),所述主气管球囊(11)的内部贯穿连通有用于给主气管球囊(11)充气的一号充气管(12),所述主气管导管(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主气管导管(1)两端的麻醉导管(2),所述麻醉导管(2)上设置有用于喷洒麻醉剂的喷洒组件(3),所述喷洒组件(3)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洒块(5),所述喷洒组件(3)上连接有用于为喷洒组件(3)提供麻醉剂的输药管(31),所述麻醉导管(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贯穿麻醉导管(2)两端的支气管导管(4),所述支气管导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球囊(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3)与主气管球囊(11)同侧,所述喷洒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麻醉导管(2)一端上的圆柱筒形的安装块(32),多个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接立岩
申请(专利权)人:接立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