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632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属于医用器具领域。包括输液架和可拆卸地设于输液架上的输液瓶套,输液架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悬挂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悬挂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的定位杆,第一悬挂杆上设有用于卡接定位杆的卡槽,第一悬挂杆内插接有能沿第一悬挂杆移动的第二悬挂杆,且通过限位装置控制两者的相对位置;输液瓶套为弹性金属结构,且侧边上设有用于将输液瓶放入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便收纳,便于移动和运输,安全性高,能适应不同的病人需求,放置输液瓶快速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输液瓶悬挂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具领域,涉及一种输液瓶悬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输液,输液时都是通过输液架悬挂输液瓶,现有技术中,输液架上会延伸出一根与主架垂直的横杆,用于悬挂输液瓶,使输液瓶不会与主杆接触摩擦,这样就会增加输液架的占地空间,存放暂时用不到的输液架时,需要用到较大的空间,且输液架在转移到其他病房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横杆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横杆通常是不能调节的,由于医院大多时候较为拥挤,输液架有时不能放到患者的身旁,导致输液管的末端不能与患者的座位或床位匹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有部分病人,由于医院患者较多,不得不坐在走廊的椅子上输液,导致水杯无法放置。现有技术中的输液瓶套为软材质的网兜,放入输液瓶时,需要用手将网兜撑开,再将输液瓶放入。操作时,经常会使输液瓶的瓶口从网兜的其他口伸出来,操作麻烦,耗费的时间较长,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以达到输液瓶悬挂装置方便收纳和调节,安装输液瓶时更加方便,功能更加丰富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包括输液架和可拆卸地设于输液架上的输液瓶套,所述输液架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周向上至少设有一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悬挂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悬挂杆上设有用于卡接定位杆的卡槽,所述定位杆转动到与卡槽相匹配的位置,使支撑杆、第一悬挂杆、定位杆形成用于悬挂输液瓶套的三角形,所述第一悬挂杆内插接有能沿第一悬挂杆移动的第二悬挂杆,且通过限位装置控制两者的相对位置;所述输液瓶套为弹性金属结构,且侧边上设有用于将输液瓶放入的开口,所述输液瓶套通过卡环可拆卸地设于第二悬挂杆上。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悬挂装置对称设有两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杆插接于底座内,并通过轴承与底座转动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底座上固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未设有万向轮的一端固设有弹簧销,所述支撑杆上固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弹簧销配合的半球形凹槽。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装置为螺栓,所述第一悬挂杆和第二悬挂杆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多个插接孔。作为对本技术的第三种限定:所述支撑杆上固设有用于放置水杯的杯架。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卡扣,所述卡扣为能张合的弹性材料。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支撑架上可根据需要设有多组悬挂装置,当给病人输液的输液瓶设有多个时,可以将至少两个输液瓶悬挂在第二悬挂杆上,能方便快速的将输液管切换到新的输液瓶上,减少输液管中进入空气的时间,悬挂装置中的第一悬挂杆和定位杆均能转动,使用时相互支撑并与支撑杆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在悬挂输液瓶时稳定性较高,且输液架在不用时,能分别收纳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移动过程中不会将人扎伤,消除了安全隐患,方便运输和移动,同时,支撑杆能在底座上转动,方便调节输液瓶与病人之间的相对位置,且第二悬挂杆能沿着第一悬挂杆伸出或缩入,方便调节输液瓶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输液架使用的便捷性,适用的范围更广,输液瓶套为弹性金属结构,有固定的形状,在放入输液瓶时,直接将输液瓶推入到输液瓶套中即可,输液瓶进入后,由于弹性的存在,自动将输液瓶抱紧,安装方便,省时省力,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悬挂装置对称设有两组,既能保持支撑杆的平衡,又能同时悬挂两个输液瓶,方便更换;(3)本技术的支撑杆和底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发生磨损;(4)本技术的底座上设有万向轮,在移动输液架时,避免将输液架抬起,移动方便,且底座上设有弹簧销,支撑杆上的转盘上设有半球形凹槽,支撑杆在转动到相应的位置后,半球形凹槽与弹簧销相互配合形成限位,防止支撑杆在固定好位置后仍转动,将输液管从病人手上拔掉,安全性高;(5)本技术的限位装置为螺栓,第一悬挂杆和第二悬挂杆上设有多个插接孔,螺栓旋进插接孔内,对第一悬挂杆和第二悬挂杆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悬挂杆在第二悬挂杆上脱落;(6)本技术的支撑杆上设有杯架,方便病人防止水杯,使用更加方便;(7)本技术的支撑杆上设有卡扣,卡扣为能张合的弹性材料,打开即可将输液管放入,并且能自动闭合,放置输液管时快速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方便收纳,便于移动和运输,安全性高,能适应不同的病人需求,放置输液瓶快速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输液瓶悬挂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收纳状态的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悬挂杆33和第二悬挂杆34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1和支撑杆2转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悬挂装置,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一悬挂杆,34-第二悬挂杆,35-定位杆,36-固定座,37-转轴,4-限位装置,41-插接孔,42-螺栓,5-输液瓶套,6-卡环,7-卡扣,8-杯架,9-轴承,10-支腿,11-万向轮,12-弹簧销,13-转盘,14-输液管,1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本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包括输液架和可拆卸地设于输液架上的输液瓶套5,所述输液架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的支撑杆2。所述底座1为中空的管,且两端均固设有轴承9,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设有凸台,用于卡接轴承9,所述轴承9通过过渡配合固设于底座1的内壁上,所述底座1的下端(图5下端)可拆卸地设有挡板15,用于将下方的轴承9挡住,防止其坠落。所述支撑杆2通过轴承9插接于底座1内,能在底座1上自由转动,并通过轴承卡环固定,放置支撑杆2上下移动。所述底座1上固设有三条支腿10,所述支腿10上固设有万向轮11。所述底座1未设有万向轮11的一端的端面上固设有弹簧销12,所述弹簧销12设有两个,均采用现有技术,其主体均固设于底座1的壁厚中,弹簧销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包括输液架和可拆卸地设于输液架上的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架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周向上至少设有一组悬挂装置;/n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悬挂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悬挂杆上设有用于卡接定位杆的卡槽,所述定位杆转动到与卡槽相匹配的位置,使支撑杆、第一悬挂杆、定位杆形成用于悬挂输液瓶套的三角形,所述第一悬挂杆内插接有能沿第一悬挂杆移动的第二悬挂杆,且通过限位装置控制两者的相对位置;/n所述输液瓶套为弹性金属结构,且侧边上设有用于将输液瓶放入的开口,所述输液瓶套通过卡环可拆卸地设于第二悬挂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包括输液架和可拆卸地设于输液架上的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架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周向上至少设有一组悬挂装置;
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悬挂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悬挂杆上设有用于卡接定位杆的卡槽,所述定位杆转动到与卡槽相匹配的位置,使支撑杆、第一悬挂杆、定位杆形成用于悬挂输液瓶套的三角形,所述第一悬挂杆内插接有能沿第一悬挂杆移动的第二悬挂杆,且通过限位装置控制两者的相对位置;
所述输液瓶套为弹性金属结构,且侧边上设有用于将输液瓶放入的开口,所述输液瓶套通过卡环可拆卸地设于第二悬挂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和收纳的输液瓶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对称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