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6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稳定罩和弧形耳挂,所述稳定罩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外侧的上部和上部对应设有配套的魔术贴,所述弧形耳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耳挂下端的底部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带的顶端穿过固定板内侧的通槽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两个弧形耳挂上端的前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弧形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固定单元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鼻梁支架、弧形耳挂的和稳定罩分别与患者鼻梁、耳朵和下巴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胃管进行比较牢固的固定,固定性强,而且避免了用胶带固定对患者皮肤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鼻饲及胃肠减压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既是一种治疗手段又是一项护理技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内灌入流质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解除或缓解肠梗阻症状,胃肠道术前准备,术后吸出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和协助诊断。但是目前在固定胃管时,目前通常采用胶布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用胶布将胃管粘接在鼻部和面颊,但是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由于胶布固定可靠性差,容易产生胃管脱落现象,且胶布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会造成皮肤过敏或皮肤损伤等现象,从而造成病人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本技术通过稳定罩、弧形耳挂、弧形支撑架、鼻梁支架和夹持固定单元的配合固定,以此来达到固定性强且不伤害皮肤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包括稳定罩和弧形耳挂,所述稳定罩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外侧的上部和上部对应设有配套的魔术贴,所述弧形耳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耳挂下端的底部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带的顶端穿过固定板内侧的通槽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两个弧形耳挂上端的前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设有弧形支撑架,所述弧形支撑架前侧的底部设有夹持固定单元,两个弧形支撑架的内侧端之间设有鼻梁支架。所述夹持固定单元包括按钮、滑块、内固定孔、弹簧、滑槽、外固定孔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弧形支撑架前侧的底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滑槽的外固定孔,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侧面开设有与外固定孔对应的内固定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有按钮。所述弧形耳挂的后侧对应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耳挂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耳挂上端的上表面设有管夹,所述管夹为半圆筒形。所述鼻梁支架左右两端的后侧均设有软垫。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通过夹持固定单元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鼻梁支架、弧形耳挂的和稳定罩分别与患者鼻梁、耳朵和下巴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胃管进行比较牢固的固定,固定性强,而且避免了用胶带固定对患者皮肤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持固定单元的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稳定罩;2、连接块;3、魔术贴;4、弧形耳挂;5、松紧带;6、管夹;7、连接杆;8、弧形支撑架;9、夹持固定单元;91、按钮;92、滑块;93、内固定孔;94、弹簧;95、滑槽;96、外固定孔;97、固定块;10、鼻梁支架;11、固定带;12、固定板;13、软垫。【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包括稳定罩1和弧形耳挂4,所述稳定罩1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带11,所述固定带11外侧的上部和上部对应设有配套的魔术贴3,所述弧形耳挂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耳挂4下端的底部均设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带11的顶端穿过固定板12内侧的通槽并延伸至固定板12的外侧,两个弧形耳挂4上端的前侧均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前端设有弧形支撑架8,通过弧形支撑架8避免对患者的眼睛产生遮挡,所述弧形支撑架8前侧的底部设有夹持固定单元9,两个弧形支撑架8的内侧端之间设有鼻梁支架10。所述夹持固定单元9包括按钮91、滑块92、内固定孔93、弹簧94、滑槽95、外固定孔96和固定块97,所述固定块97设在弧形支撑架8前侧的底部,所述固定块97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95,所述固定块9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滑槽95的外固定孔96,所述滑槽95的底部设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的顶端设有滑块92,所述滑块92与滑槽9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2的侧面开设有与外固定孔96对应的内固定孔93,所述滑块92的上表面设有按钮91,通过按压按钮91的上表面和固定块97的底部,压缩弹簧94,让外固定孔96和内固定孔93重合,将胃管的一端从固定块97的外侧依次外固定孔96和内固定孔93,当胃管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松开按钮91和固定块97,弹簧94伸开,内固定孔93与外固定孔96交叉形成的固定孔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弧形耳挂4的后侧对应设有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耳挂4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松紧带5可以对弧形耳挂4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所述弧形耳挂4上端的上表面设有管夹6,所述管夹6为半圆筒形,管夹6可以对胃管进行辅助固定。所述鼻梁支架10左右两端的后侧均设有软垫13,软垫13起到鼻梁和鼻梁支架10之间的缓冲作用,可以保护患者的鼻梁。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在使用的时候,将两个弧形耳挂4分别对应挂在患者的左右耳朵上,将松紧带5套在患者的头部,并置于患者的脑后,此时鼻梁支架10架在患者的鼻梁上,然后将稳定罩1与患者的下巴扣接,收紧固定带11,通过魔术贴3将固定带11固定好,同时按压按钮91的上表面和固定块97的底部,压缩弹簧94,让外固定孔96和内固定孔93重合,将胃管的一端从固定块97的外侧依次外固定孔96和内固定孔93,当胃管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松开按钮91和固定块97,弹簧94伸开,内固定孔93与外固定孔96交叉形成的固定孔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综上,可以对胃管进行比较牢固的固定,固定性强,而且避免了用胶带固定对患者皮肤的伤害。所述内固定孔93与外固定孔96的直径均大于胃管的直径,所述内固定孔93的高度大于外固定孔96的高度,且内固定孔93与外固定孔96交叉形成的固定孔的高度小于胃管的直径。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包括稳定罩(1)和弧形耳挂(4),其特征是:所述稳定罩(1)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带(11),所述固定带(11)外侧的上部和上部对应设有配套的魔术贴(3),所述弧形耳挂(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耳挂(4)下端的底部均设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带(11)的顶端穿过固定板(12)内侧的通槽并延伸至固定板(12)的外侧,两个弧形耳挂(4)上端的前侧均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前端设有弧形支撑架(8),所述弧形支撑架(8)前侧的底部设有夹持固定单元(9),两个弧形支撑架(8)的内侧端之间设有鼻梁支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包括稳定罩(1)和弧形耳挂(4),其特征是:所述稳定罩(1)左右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带(11),所述固定带(11)外侧的上部和上部对应设有配套的魔术贴(3),所述弧形耳挂(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耳挂(4)下端的底部均设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带(11)的顶端穿过固定板(12)内侧的通槽并延伸至固定板(12)的外侧,两个弧形耳挂(4)上端的前侧均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前端设有弧形支撑架(8),所述弧形支撑架(8)前侧的底部设有夹持固定单元(9),两个弧形支撑架(8)的内侧端之间设有鼻梁支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管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固定单元(9)包括按钮(91)、滑块(92)、内固定孔(93)、弹簧(94)、滑槽(95)、外固定孔(96)和固定块(97),所述固定块(97)设在弧形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妹吴恢升
申请(专利权)人:吴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