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3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削机器人,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台,所述固定座顶部位于固定座台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盘底座,所述转盘底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械臂,所述活动机械臂远离转盘底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铣削刀具,所述活动机械臂远离转盘底座的一端且位于铣削刀具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护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利用设备自身内部运动的摩擦力进行内部构件的动能供给,依据加工强度进行内部供能强化,通过电磁效应对内部构件进行强化固定,避免内部构件的振动产生相互影响,确保设备自身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铣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模具加工及造型
,采用工业机器人配合专用刀具进行铣削加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习惯上称应用于铣削加工的工业机器人为铣削机器人。铣削主轴前端有安装铣刀,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铣削主轴高速运转带动铣刀铣削工件。根据中国专利CN106825709B所述,工作的时候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工作,带动光轴卡子向两侧移动,同时光轴推动板在第二步进电机带动下推动光轴向前移动,光轴通过键槽铣削部分底座外壳凹槽进入到键槽铣削部分圆盘的凹槽里,使机器人自动完成换光轴工作,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在使用过程中,是被自身因相互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对内部构件进行相互影响,加工过程中内部构件的松紧度容易发生变化,使得内部构件发生偏移,导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无法保证设备的加工质量。现有的铣削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是被自身因相互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对内部构件进行相互影响,加工过程中内部构件的松紧度容易发生变化,使得内部构件发生偏移,导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无法保证设备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削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铣削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是被自身因相互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对内部构件进行相互影响,加工过程中内部构件的松紧度容易发生变化,使得内部构件发生偏移,导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无法保证设备的加工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铣削机器人,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台,所述固定座顶部位于固定座台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盘底座,所述转盘底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械臂,所述活动机械臂远离转盘底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铣削刀具,所述活动机械臂远离转盘底座的一端且位于铣削刀具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护罩;所述固定座台包括支撑弧板,所述支撑弧板两侧活动连接有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四角定位夹板,所述四角定位夹板外表面靠近四角定位夹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内定位环,所述内定位环内表面位于四角定位夹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内保护机构,所述内保护机构远离内定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板。利用设备自身内部运动的摩擦力进行内部构件的动能供给,依据加工强度进行内部供能强化,通过电磁效应对内部构件进行强化固定,避免内部构件的振动产生相互影响,确保设备自身的加工质量。优选的,所述支撑弧板背面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四角定位夹板贯穿内定位环并延伸至内定位环外表面,所述四角定位夹板外表面与内定位环活动连接,所述内定位环外表面与收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分流板底部与固定座活动连接。碎屑堆积在振动中容易使得碎屑渗透进入内部构件,造成不必要的内部磨损或破坏,利用分流板自身重力和磁力的相互作用,对加工碎屑进行收集,避免加工碎屑在工件和设备表面进行堆积,确保内部构件的自身安全。优选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调节侧板,所述调节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摩擦杆,所述调节机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电板,所述调节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摩擦发电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利用自身摩擦进行发电供能,对设备内部构件提供电力供给,形成设备相互之间的自我触发,进行自我调节,实时高效。优选的,所述调节侧板远离定位摩擦杆的一侧中间位置与支撑弧板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板远离摩擦发电板的一侧与内定位环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能源杆,所述能源杆远离摩擦发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结型电磁弧板,所述绳结型电磁弧板远离能源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角度弧板,所述角度弧板远离绳结型电磁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施力磁球。利用磁力进行内部构件的相互驱动,避免内部构件的相互接触,降低内部构件的磨损消耗,提升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更换时间,节约成本。优选的,所述能源杆靠近调节侧板的一侧且靠近绳结型电磁弧板的位置与定位摩擦杆固定连接,所述能源杆远离绳结型电磁弧板的一侧与摩擦发电板固定连接,所述角度弧板两端与调节侧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保护机构包括缓冲弧板,所述缓冲弧板远离四角定位夹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强化弧板,所述强化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斜槽,所述强化弧板位于导向斜槽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嵌入磁柱。利用磁力进行内部构件的填充,对内部构件实现挤压形变,强化相互之间的接触压力,对内部构件实现夹紧度的增加,确保内部构件对加工件位置的固定,防止内部构件产生偏移。优选的,所述缓冲弧板两端与内定位环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弧板远离嵌入磁柱的一侧与四角定位夹板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弧板靠近强化弧板的一侧与嵌入磁柱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辅助护罩远离活动机械臂的一侧与固定座台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护罩内表面与铣削刀具活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削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铣削机器人,通过利用设备自身内部运动的摩擦力进行内部构件的动能供给,依据加工强度进行内部供能强化,通过电磁效应对内部构件进行强化固定,避免内部构件的振动产生相互影响,确保设备自身的加工质量。(一)、该铣削机器人,通过碎屑堆积在振动中容易使得碎屑渗透进入内部构件,造成不必要的内部磨损或破坏,利用分流板自身重力和磁力的相互作用,对加工碎屑进行收集,避免加工碎屑在工件和设备表面进行堆积,确保内部构件的自身安全。(一)、该铣削机器人,通过利用自身摩擦进行发电供能,对设备内部构件提供电力供给,形成设备相互之间的自我触发,进行自我调节,实时高效。(一)、该铣削机器人,通过利用磁力进行内部构件的相互驱动,避免内部构件的相互接触,降低内部构件的磨损消耗,提升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更换时间,节约成本。(一)、该铣削机器人,通过利用磁力进行内部构件的填充,对内部构件实现挤压形变,强化相互之间的接触压力,对内部构件实现夹紧度的增加,确保内部构件对加工件位置的固定,防止内部构件产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座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收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固定座台、21支撑弧板、22收缩机构、221调节侧板、222调节机构、a1能源杆、a2绳结型电磁弧板、a3角度弧板、a4限位块、a5施力磁球、223定位摩擦杆、224摩擦发电板、225挤压板、23四角定位夹板、24内定位环、25内保护机构、251缓冲弧板、252强化弧板、253导向斜槽、254嵌入磁柱、26分流板、3转盘底座、4活动机械臂、5铣削刀具、6辅助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削机器人,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台(2),所述固定座(1)顶部位于固定座台(2)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盘底座(3),所述转盘底座(3)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械臂(4),所述活动机械臂(4)远离转盘底座(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铣削刀具(5),所述活动机械臂(4)远离转盘底座(3)的一端且位于铣削刀具(5)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护罩(6);/n所述固定座台(2)包括支撑弧板(21),所述支撑弧板(21)两侧活动连接有收缩机构(22),所述收缩机构(22)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四角定位夹板(23),所述四角定位夹板(23)外表面靠近四角定位夹板(2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内定位环(24),所述内定位环(24)内表面位于四角定位夹板(23)之间活动连接有内保护机构(25),所述内保护机构(25)远离内定位环(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板(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削机器人,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台(2),所述固定座(1)顶部位于固定座台(2)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盘底座(3),所述转盘底座(3)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械臂(4),所述活动机械臂(4)远离转盘底座(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铣削刀具(5),所述活动机械臂(4)远离转盘底座(3)的一端且位于铣削刀具(5)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护罩(6);
所述固定座台(2)包括支撑弧板(21),所述支撑弧板(21)两侧活动连接有收缩机构(22),所述收缩机构(22)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四角定位夹板(23),所述四角定位夹板(23)外表面靠近四角定位夹板(2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内定位环(24),所述内定位环(24)内表面位于四角定位夹板(23)之间活动连接有内保护机构(25),所述内保护机构(25)远离内定位环(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弧板(21)背面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所述四角定位夹板(23)贯穿内定位环(24)并延伸至内定位环(24)外表面,所述四角定位夹板(23)外表面与内定位环(24)活动连接,所述内定位环(24)外表面与收缩机构(22)活动连接,所述分流板(26)底部与固定座(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机构(22)包括调节侧板(221),所述调节侧板(22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调节机构(222),所述调节机构(222)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摩擦杆(223),所述调节机构(22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摩擦发电板(224),所述调节侧板(221)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摩擦发电板(224)下方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铣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侧板(221)远离定位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梧树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