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排矫直机,特别涉及一种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
技术介绍
小型钢的矫直通常采用悬臂式矫直机;适用离线矫直工艺。悬臂式矫直机机架为焊接式整体框架,矫直辊安装在矫直机的悬臂轴端,矫直机操作侧的轴承受力较传动侧轴承大,同时悬臂轴端挠度大。由于矫直辊悬臂布置,辊面宽度窄,难以布置多根孔型,不能进行多根型钢同时矫直,轧线型钢产能匹配受到限制。若加长辊面宽度以适应多根成排同时矫直,则悬臂式矫直机辊环必然较长,导致臂长太长,矫直过程中悬臂扰度过大,不能完成矫直工作。早期成排矫直机机架结构采用上下两只水平底座之间在四角的部位加立柱联接形成立柱式矫直机架;下矫直辊作为传动辊,上矫直辊作为非传动辊,上矫直辊可以独立调节垂直位置。压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蜗轮螺母丝杆机构、悬挂机构;压下装置的驱动机构布置上底座顶面;蜗轮螺母螺杆机构设置在上底座中,用以悬挂机构的升降调节;悬挂机构布置在上底座的下面,用于联接上矫直。矫直辊采用组合式结构的装配体系,矫直辊采用键联接方式套装在矫直辊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传动侧机架、前机架、后机架、操作侧机架、压下装置机架;/n所述传动侧机架、前机架、后机架分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前机架、后机架相对布置,传动侧机架位于两者之间的一端;压下装置机架三个立面分别与前机架、传动侧机架、后机架的上部固定联接;所述操作侧机架与传动侧机架相对布置,底部由纵移轨道支撑并可沿其导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传动侧机架、前机架、后机架、操作侧机架、压下装置机架;
所述传动侧机架、前机架、后机架分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前机架、后机架相对布置,传动侧机架位于两者之间的一端;压下装置机架三个立面分别与前机架、传动侧机架、后机架的上部固定联接;所述操作侧机架与传动侧机架相对布置,底部由纵移轨道支撑并可沿其导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机架包含前机架本体、支承辊、驱动机构、升降调节装置、压钢导向辊装置以及下导向板、侧导向板、机架锁紧装置、底座锁紧装置;所述前机架本体由两侧的窗口结构和型钢进入方向的上中下三个横梁单元组成;所述前机架本体两侧的窗口结构设有滑槽,作为升降调节装置两端轴承座架的升降导向结构;所述支承辊用于成排型钢的垂直定位的水平支撑并提供进入矫直机的驱动力;所述支承辊两侧带有圆形轴承座,驱动机构套装在靠近传动侧机架一端轴承座的外侧;
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前机架本体的下横梁单元和中横梁单元之间,包含电机、2个蜗轮丝杆升降机、2个轴承座架;所述电机蜗轮丝杆升降机分别与前机架本体两侧下部采用螺栓固连;所述2个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上端与轴承座架铰接;所述2个蜗轮丝杆升降机之间的高速轴采用浮动联接轴相联接,位置在传动侧机架一端的蜗轮丝杆升降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
所述支承辊两端圆形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升降调节装置的两个轴承座架内,通过轴承座架的上盖和螺栓与其联接固定;支承辊及其驱动机构在升降调节装置的驱动下可随轴承座架在前机架本体两侧窗口结构滑槽内上下调节。所述下导向板安装在前机架本体两侧窗口的内侧立板上,可以根据支承辊装配高度进行调节;
所述压钢导向辊装置主要包含压钢导向辊、摆动支架、驱动液压缸,安装在前机架本体的中横梁单元与上横梁单元之间,与下导向板配合实现成排型钢矫前导入、输送功能;所述压钢导向辊装置的压钢导向辊安装在摆动支架上,驱动液压缸活塞杆端的扁头与摆动支架铰联,尾端铰接吊挂在机架本体上部;驱动液压缸伸缩运动时驱动摆动支架绕机架上联接耳轴的中心摆动;
所述机架锁紧装置安装在前机架本体上部靠近操作侧机架位置,用于操作侧机架上部锁紧;所述锁底座紧装置位于前机架本体下部,用于操作侧机架中换辊分离平台的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侧机架移动式矫直机组合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侧机架包含传动侧机架底座、下矫直辊安装板、上辊立柱单元、上压下安装板;
所述传动侧机架底座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上压下安装板、若干用于构成上辊窗口结构的立柱单元、下矫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军,方实年,卫卫,徐志坤,李博宇,董岱,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