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44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压力绷带、两个耳孔和两个加压垫;所述压力绷带包括本体、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第一枕后带和第二枕后带,所述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上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枕后带、第二枕后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下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整体呈X型;所述两个耳孔对称开设于本体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两个加压垫对称设置于本体内层靠近耳孔的位置,以增强创面局部加压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腮腺手术后为创面区施加持续均匀的机械压力,促使术后皮瓣与深层组织紧密贴附,残余腺泡受压后萎缩,其分泌功能随之消失,从而避免涎瘘发生。同时通过加压包扎消灭或减小死腔,避免发生积液感染,压迫止血,保证创口一期愈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压力绷带。
技术介绍
腮腺手术为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外科或耳鼻喉科常见手术,腮腺手术包括:腮腺混合瘤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切除术、腮腺血管瘤切除术、腮腺管结石切除和慢性炎症等常需要腮腺浅叶切除的,及面神经解剖术治疗。涎瘘作为腮腺手术治疗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常见的预防方法包括:术中严密缝扎腮腺残端、腮腺区加压包扎等,以减少唾液腺分泌,其中加压包扎为首选方法。由于颌面颈部血管、淋巴管丰富,术后创口有较多渗出液,其生理结构的复杂及特殊性,使得传统医用绷带和弹力套包扎后易松脱导致压力不均匀,以致术后涎瘘、感染、术区疼痛的发生;包扎过紧或位置移动可能影响患者呼吸、进食及语言障碍,并影响颈部血液回流,引发下颌部受压过度产生不适症状。需反复包扎加压,不利于伤口愈合,降低了患者对伤口局部加压的依从性,并增加了医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便于加压和固定,不随头发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绷带、两个耳孔和两个加压垫;所述压力绷带包括本体、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第一枕后带和第二枕后带,所述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上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枕后带、第二枕后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下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整体呈X型;所述两个耳孔对称开设于本体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两个加压垫对称设置于本体内层靠近耳孔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绷带、两个耳孔和两个加压垫;所述压力绷带包括本体、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第一枕后带和第二枕后带,所述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上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枕后带、第二枕后带分别连接于本体下沿的两端,且斜向外侧延伸,整体呈X型;所述两个耳孔对称开设于本体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两个加压垫对称设置于本体内层靠近耳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顶带、第二头顶带经第一粘扣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粘扣机构包括第一头顶带端部内侧的第一粘扣布和第二头顶带端部外侧的第一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腮腺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的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后带、第二枕后带经第二粘扣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粘扣机构包括第一枕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加百康福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