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明专利>正文

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40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压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提供一种破碎骨料充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同批骨料进行破碎的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关于底座中线对称设置有侧板;垫块,底座一侧中部设置有垫块;挡板,侧板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挡板;压碎机构,挡板之间设置有压碎机构;下料机构,侧板之间远离压碎机构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启动伺服电机,从而使得上下打碎板周期性分离闭合摆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下料机构拨入打碎板之间的骨料被压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压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
技术介绍
粒径大于四点七五毫米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一般分为碎石和卵石两种,通常指被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粒径大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岩石颗粒,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在建筑物中起骨架和支撑作用。在目前骨料生产过程中,机械破碎骨料时生产骨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骨料的细碎程度决定着骨料的质量,因此在现有机械破碎骨料装置中,工作人员在破碎骨料时通常要进行多次的破碎才能得到细碎的骨料,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破碎骨料不充分、不能持续不断的对骨料进行破碎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破碎骨料充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同批骨料进行破碎的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破碎骨料不充分、不能持续不断的对骨料进行破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破碎骨料充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同批骨料进行破碎的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对称设置有侧板;垫块,底座一侧中部设置有垫块;挡板,侧板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挡板;压碎机构,挡板之间设置有压碎机构;下料机构,侧板之间远离压碎机构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碎机构包括:第一转轴,侧板之间远离下料机构一侧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压块,横向两根第一转轴之间均设置有压块;打碎板,压块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打碎板;扇形滑轨,第一转轴两端均设置有扇形滑轨,扇形滑轨均与第一转轴转动配合;方形滑块,扇形滑轨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方形滑块;弹性件,方形滑块与扇形滑轨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固定块,侧板相对内侧靠近第一转轴端部处设置有四个固定块;连接块,固定块靠近压块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环形滑轨,连接块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滑轨;滑盘,环形滑轨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盘,滑盘靠近压块一侧偏心位置处均与方形滑块活动连接;第二转轴,侧板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均与侧板转动配合;转盘,第二转轴靠近挡板一端均设置有转盘;连杆,转盘靠近挡板一侧偏心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杆,转盘均与连杆中部活动连接;第三转轴,侧板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均与侧板转动配合;第一圆齿轮,第三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一圆齿轮,第一圆齿轮均相互啮合;第二圆齿轮,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二圆齿轮,第二圆齿轮均与相近的第一圆齿轮相互啮合;伺服电机,垫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靠近伺服电机处的第二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料机构包括:连接柱,侧板之间远离压碎机构一侧关于底座中线对称设置有连接柱;滑板,连接柱另一端设置有滑板;第四转轴,滑板靠近压碎机构一侧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下料柱,第四转轴中部设置有下料柱;手柄,第四转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设置有手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转轴,靠近垫块一侧的侧板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五转轴;第三圆齿轮,第五转轴靠近垫块一端设置有第三圆齿轮;皮带传动组件,第五转轴与第四转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组件;缺齿轮,靠近垫块的第二转轴一端设置有缺齿轮,缺齿轮与第三圆齿轮相互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翘板,底座上关于底座中线对称设置有翘板;绳子,翘板靠近下料机构一侧均设置有绳子,绳子另一端均与下侧压块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工作人员需要启动伺服电机,从而使得上下打碎板周期性分离闭合摆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下料机构拨入打碎板之间的骨料被压碎,进而使得压碎骨料随着压碎机构的运动移动掉落到底座右侧的凹槽内。2、当伺服电机驱动下部靠近伺服电机的第二转轴转动时,在上下打碎板分开的距离最大时,缺齿轮与第三圆齿轮发生啮合,从而自动使得下料机构把待压碎的骨料拨入打碎板之间。3、当下侧的压块上下摆动,压块会通过绳子带动翘板上下摆动,从而使得从打碎板两侧掉落下来的碎骨料被导流到底座右侧的凹槽内。4、挡板可以防止打碎板之间的碎骨料掉入前后两侧的运动组件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底座,2、侧板,3、垫块,4、挡板,5、压碎机构,51、第一转轴,52、压块,53、打碎板,54、扇形滑轨,55、方形滑块,56、弹性件,57、固定块,58、连接块,59、环形滑轨,510、滑盘,511、第二转轴,512、转盘,513、连杆,514、第三转轴,515、第一圆齿轮,516、第二圆齿轮,517、伺服电机,6、下料机构,61、连接柱,62、滑板,63、第四转轴,64、下料柱,65、手柄,7、第五转轴,8、第三圆齿轮,9、皮带传动组件,10、缺齿轮,11、翘板,12、绳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包括有底座1、侧板2、垫块3、挡板4、压碎机构5和下料机构6,底座1上关于底座1中线对称设置有侧板2,底座1前侧中部设置有垫块3,侧板2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挡板4,挡板4之间设置有压碎机构5,侧板2之间左侧设置有下料机构6。压碎机构5包括有第一转轴51、压块52、打碎板53、扇形滑轨54、方形滑块55、弹性件56、固定块57、连接块58、环形滑轨59、滑盘510、第二转轴511、转盘512、连杆513、第三转轴514、第一圆齿轮515、第二圆齿轮516和伺服电机517,侧板2之间右侧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51,横向两根转轴之间均设置有压块52,转轴两端均伸出压块52,压块52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打碎板53,转轴两端均设置有扇形滑轨54,扇形滑轨54均与转轴转动配合,扇形滑轨54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方形滑块55,方形滑块55与扇形滑轨54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56,侧板2相对内侧靠近第一转轴51端部处设置有四个固定块57,固定块57相对侧均设置有连接块58,连接块58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滑轨59,环形滑轨59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盘510,滑盘510相对外侧偏心位置处均与方形滑块55活动连接,侧板2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2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511,第二转轴511均与侧板2转动配合,第二转轴511相对端均设置有转盘512,转盘512相对侧偏心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杆513,转盘512均与连杆513中部活动连接,侧板2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2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三转轴514,第三转轴514均与侧板2转动配合,第三转轴514上均设置有第一圆齿轮515,第一圆齿轮515均相互啮合,第二转轴511上均设置有第二圆齿轮516,第二圆齿轮516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对称设置有侧板(2);垫块(3),底座(1)一侧中部设置有垫块(3);挡板(4),侧板(2)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挡板(4);压碎机构(5),挡板(4)之间设置有压碎机构(5);下料机构(6),侧板(2)之间远离压碎机构(5)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对称设置有侧板(2);垫块(3),底座(1)一侧中部设置有垫块(3);挡板(4),侧板(2)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挡板(4);压碎机构(5),挡板(4)之间设置有压碎机构(5);下料机构(6),侧板(2)之间远离压碎机构(5)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料生产用快速压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碎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1),侧板(2)之间远离下料机构(6)一侧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51);压块(52),横向两根第一转轴(51)之间均设置有压块(52);打碎板(53),压块(52)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打碎板(53);扇形滑轨(54),第一转轴(51)两端均设置有扇形滑轨(54),扇形滑轨(54)均与转轴转动配合;方形滑块(55),扇形滑轨(54)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方形滑块(55);弹性件(56),方形滑块(55)与扇形滑轨(54)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56);固定块(57),侧板(2)相对内侧靠近第一转轴(51)端部处设置有四个固定块(57);连接块(58),固定块(57)靠近压块(52)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58);环形滑轨(59),连接块(58)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滑轨(59);滑盘(510),环形滑轨(59)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盘(510),滑盘(510)靠近压块(52)一侧偏心位置处均与方形滑块(55)活动连接;第二转轴(511),侧板(2)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2)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511),第二转轴(511)均与侧板(2)转动配合;转盘(512),第二转轴(511)靠近挡板(4)一端均设置有转盘(512);连杆(513),转盘(512)靠近挡板(4)一侧偏心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杆(513),转盘(512)均与连杆(513)中部活动连接;第三转轴(514),侧板(2)上下两侧均关于侧板(2)中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