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39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属于口腔牙齿矫治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2个带环,套设于两侧的第一磨牙上,且每个所述带环的舌侧均设置有腭管;舌弓式正位部件,其与2个所述带环连接;所述舌弓式正位部件包括:活动舌弓,设置于舌侧,其两端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腭管相适配的固位臂;正位器,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的颊侧,其一端延伸至第二磨牙的一侧;第二磨牙的舌侧设置有舌侧扣,所述舌侧扣通过链条组件与所述正位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该装置将正位器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磨牙的颊侧,通过链条组件与其舌侧的舌侧扣连接,使得牵引力方向灵活可调,并保证牵引力方向正确,矫治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舒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
本技术属于口腔牙齿矫治
,具体涉及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磨牙锁牙合畸形是口腔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据文献报道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发病率占总错牙合畸形的8~16%,在第二磨牙深覆盖中正锁牙合发病率高达22.86%。韩春、段银钟等对501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模型和全景片分析发现有2067例伴有第二磨牙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1.24%,其中正锁牙合的发病率达到22.84%。第二磨牙正锁牙合表现为上颌第二磨牙腭尖的舌斜面与下颌第二磨牙颊尖的颊斜面相接触,咬合面无咬合接触关系。目前临床矫治下颌第二磨牙锁牙合的方法较多,主要的矫治的原则为:下颌第二磨牙颊向移动,下颌第二磨牙进入牙列。但是目前矫正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矫治装置制作复杂,患者依赖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该装置将正位器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磨牙的颊侧,通过链条组件与其舌侧的舌侧扣连接,使得牵引力方向灵活可调,并保证牵引力方向正确,矫治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舒适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包括:2个带环,套设于两侧的第一磨牙上,且每个所述带环的舌侧均设置有腭管;舌弓式正位部件,其与2个所述带环连接;所述舌弓式正位部件包括:活动舌弓,设置于舌侧,其两端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腭管相适配的固位臂;正位器,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的颊侧,其一端延伸至第二磨牙的一侧;第二磨牙的舌侧设置有舌侧扣,所述舌侧扣通过链条组件与所述正位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正位器的一端设置有固位端,另一端设置有正位悬臂,所述固位端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的颊侧,所述正位悬臂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第二磨牙的颊侧。更进一步,所述正位悬臂与第二磨牙的侧壁的距离为5mm,所述正位悬臂距离牙龈一侧的高度为2mm。更进一步,所述正位悬臂上设置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远离第二磨牙一侧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凸起部件靠近第二磨牙一侧的尺寸。更进一步,所述凸起部件为U型悬臂。其形状为U形。进一步,所述链条组件上设置有若干扣环,每个扣环的尺寸均与所述凸起部件的尺寸相适配。进一步,所述正位器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所述活动舌弓与所述正位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丝;所述固位臂通过麻花丝与其对应的腭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舌侧扣包括:贴合部,设置于第二磨牙的舌侧;T型头部,设置于所述贴合部上,用于连接链条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活动舌弓连接两侧第一磨牙的腭管,不仅能够稳定带环,还能用于调节牵引力方向。将正位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磨牙的颊侧,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磨牙的颊侧,并与第二磨牙以及牙龈保持一定的距离,用以调节牵引力在合适范围。正位器通过链条部件与第二磨牙舌侧的舌侧扣连接,方便调整牵引力的大小。2、本技术不仅可灵活调整牵引力的方向,还能调整牵引力的大小,用以提高矫治效率。该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患者的舒适度高,且链条部件每4周更换一次,对患者的依从性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环;2、腭管;3、舌侧扣;31、贴合部;32、T型头部;4、活动舌弓;41、固位臂;5、正位器;51、固位端;52、正位悬臂;521、凸起部件;6、链条组件;61、扣环;7、第一磨牙;8、第二磨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包括:2个带环1和舌弓式正位部件。2个带环1套设于两侧的第一磨牙7上,且每个带环1的舌侧均设置有腭管2;设置带环1的目的是为了定位安装舌弓式正位部件1。腭管2焊接于对应带环的舌侧部位,用于辅助定位安装活动舌弓4。舌弓式正位部件与2个带环1连接;用于对第二磨牙8进行牵引矫正。其中,舌弓式正位部件包括活动舌弓4和正位器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活动舌弓4设置于舌侧,呈U型,且与舌部形状相匹配。其两端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腭管2相适配的固位臂41。活动舌弓4与正位器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丝;固位臂41通过麻花丝与其对应的腭管2可拆卸连接。例如,用0.8mm不锈钢丝弯制活动舌弓4,并在2个第一磨牙7的舌侧均弯制与腭管贴合的固位臂,固位臂置于腭管2内,并用0.25mm麻花丝结扎固定。正位器5用于牵引矫正第二磨牙8,正位器5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1的颊侧,其一端延伸至第二磨牙8的一侧;第二磨牙8的舌侧设置有舌侧扣3,舌侧扣3通过链条组件6与正位器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正位器5的一端设置有固位端51,另一端设置有正位悬臂52,固位端51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1的颊侧,正位悬臂52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第二磨牙8的颊侧。其中,正位悬臂52上设置有凸起部件521,凸起部件521远离第二磨牙8一侧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凸起部件521靠近第二磨牙一侧的尺寸。凸起部件521为U型悬臂;其形状为U形。例如,在锁合侧第一磨牙7的带环颊侧颊面管下方用0.8mm不锈钢丝弯制与带环颊侧贴合的固位端,钢丝向远中延伸至第二磨牙8颊侧龈方弯制“U”形悬臂,悬臂末端弯制小圈以免划伤颊粘膜。其中,正位悬臂52与第二磨牙8的侧壁的距离为5mm,正位悬臂52距离牙龈一侧的高度为2mm;正对第二磨牙颊侧正中。将悬臂固位端点焊于第一磨牙7带环颊侧颊面管下方。正位器5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颊面两侧,用于牵引两侧的第二磨牙。链条组件6上设置有若干扣环61,每个扣环61的尺寸均与凸起部件521的尺寸相适配。方便将对应的扣环扣入凸起部件上,进而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在此,链条组件为橡皮链。舌侧扣3包括贴合部31和T型头部32。贴合部31设置于第二磨牙8的舌侧;T型头部32设置于贴合部31上,用于连接链条组件6。使用时,将舌弓式正位部件试戴合适后粘接于第一磨牙上,第二磨牙的舌侧粘接舌侧扣。锁合侧使用橡皮链悬挂于第二磨牙舌侧扣与正位器5的U型悬臂上之间,力值200g,每4周加力一次,加力时更换橡皮链,向颊侧压低扶正第二磨牙,直至第二磨牙建立正常覆合覆盖关系时停止使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活动舌弓连接两侧第一磨牙的腭管,不仅能够稳定带环,还能用于调节牵引力方向。将正位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磨牙的颊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2个带环(1),套设于两侧的第一磨牙(7)上,且每个所述带环(1)的舌侧均设置有腭管(2);/n舌弓式正位部件,其与2个所述带环(1)连接;所述舌弓式正位部件包括:/n活动舌弓(4),设置于舌侧,其两端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腭管(2)相适配的固位臂(41);/n正位器(5),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1)的颊侧,其一端延伸至第二磨牙(8)的一侧;/n第二磨牙(8)的舌侧设置有舌侧扣(3),所述舌侧扣(3)通过链条组件(6)与所述正位器(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个带环(1),套设于两侧的第一磨牙(7)上,且每个所述带环(1)的舌侧均设置有腭管(2);
舌弓式正位部件,其与2个所述带环(1)连接;所述舌弓式正位部件包括:
活动舌弓(4),设置于舌侧,其两端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腭管(2)相适配的固位臂(41);
正位器(5),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1)的颊侧,其一端延伸至第二磨牙(8)的一侧;
第二磨牙(8)的舌侧设置有舌侧扣(3),所述舌侧扣(3)通过链条组件(6)与所述正位器(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位器(5)的一端设置有固位端(51),另一端设置有正位悬臂(52),所述固位端(51)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带环(1)的颊侧,所述正位悬臂(52)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第二磨牙(8)的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舌弓式磨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位悬臂(52)与第二磨牙(8)的侧壁的距离为5mm,所述正位悬臂(52)距离牙龈一侧的高度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舌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飒飒廖丽斐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