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36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包括戳卡座、直管段和戳卡头,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自戳卡座底壁向戳卡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将戳卡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戳卡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通道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戳卡内部竖直设置一分隔板,将戳卡内腔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充气和抽气可分别独立工作,两股气流互不干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至少2个戳卡的配合分别进行充气和抽气,减轻了对人体的创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
技术介绍
临床应用的微创腔镜手术中,使用电刀进行烧灼、切割、止血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杂物和烟雾,在腔体内环境聚集大量烟雾,而且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常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胸腔外,严重影响手术视野清晰,妨碍操作,甚至完全遮蔽了视野。手术室目前简单的通用方法是:至少采用2个戳卡,其中一个戳卡提供正压进气CO2,另外的戳卡提供负压吸气,保持腔体内环境清洁的同时,维持腔体内动态气腹平衡,然而在人体开至少2个戳卡位置,不仅增加手术创口,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用器械的数量,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其可同时进行充气和抽气工作,两股气流互不干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至少2个戳卡的配合分别进行充气和抽气,减轻了对人体的创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包括戳卡座、直管段和戳卡头,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自戳卡座底壁向戳卡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一侧与戳卡内壁连接,所述分隔板另一侧与内窥镜抵接,所述分隔板及内窥镜将戳卡内腔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戳卡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通道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戳卡座顶壁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与活动板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外侧壁与活动板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一限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于偏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底端延伸至所述戳卡头底端。进一步地,所述戳卡头的内径由靠近直管段的一端向远离直管段的一端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戳卡头的纵截面呈弧形或圆锥形。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戳卡内部竖直设置一分隔板,将戳卡内腔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充气和抽气可分别独立工作,两股气流互不干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至少2个戳卡的配合分别进行充气和抽气,减轻了对人体的创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戳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戳卡在插入内窥镜状态时的俯视图。图标:1-戳卡座,2-直管段,3-戳卡头,4-进气口,5-出气口,6-进气通道,7-出气通道,8-分隔板,81-固定板,82-活动板,9-限位弹簧,10-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包括戳卡座1、直管段2和戳卡头3,还包括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自戳卡座1底壁向戳卡头3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8一侧与戳卡内壁连接,所述分隔板8另一侧与内窥镜抵接,所述分隔板8及内窥镜将戳卡内腔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6和出气通道7,所述戳卡座1上设置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且所述进气4口与所述进气通道6导通,所述出气口5与所述出气通道7导通。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戳卡头3置于腔体内部,内窥镜穿过戳卡内腔,内窥镜的侧壁与两侧的隔板8相抵接,使得分隔板8及内窥镜将戳卡内腔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6和出气通道7,同时隔板8也将内窥镜进一步地固定;进气口4与正压气源相连接,正压气源提供正压的进气,正压气体经进气口4进入进气通道6,并从戳卡头3送入腔体内;出气口5与负压源连通,在负压源的作用下,携带着腔体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及有害气体等,依次经由戳卡头3、出气通道7、出气口5,被负压源抽走;本技术戳卡在同时进行充气和抽气的过程中,气体在分隔板8的分隔作用下,可分别独立工作,两股气流互不干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至少2个戳卡的配合分别进行充气和抽气,减轻了对人体的创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便于进气时,气体进入腔体更顺畅以及抽气时,气体从腔体排出更顺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8包括固定板81和活动板82,所述固定板81一端与戳卡座1顶壁连接,所述固定板81另一端与活动板82铰接;这样在进气时,气体可给活动板82一向下的作用力,顺利的将底部的活动板82向一侧分离开来,使得气体由进气通道6进入腔体时更顺畅同时活动板82也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将正压气体顺利的通入腔体内,避免了气体进入出气通道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81外侧壁与活动板82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一限位弹簧9,所述限位弹簧9设置于偏向所述进气口4的一侧。这样可保持正压气体在进气通道6末端出气的通口相较于直管段2的正压气体的流通内径减小,从而使得气体的压力在进入腔体时变大,有利于气体顺利的排入腔体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82底端延伸至所述戳卡头3底端,一方面便于气体通入腔体,另一方面避免正压气体进入出气通道7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包括戳卡座、直管段和戳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戳卡内壁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自戳卡座底壁向戳卡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一侧与戳卡内壁连接,所述分隔板另一侧与内窥镜抵接,所述分隔板及内窥镜将戳卡内腔分隔成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戳卡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通道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包括戳卡座、直管段和戳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戳卡内壁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自戳卡座底壁向戳卡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一侧与戳卡内壁连接,所述分隔板另一侧与内窥镜抵接,所述分隔板及内窥镜将戳卡内腔分隔成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戳卡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通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戳卡座顶壁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与活动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抽气功能的戳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外侧壁与活动板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熊罗乐许玲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