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饱和蒸汽除湿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水分离器大多采用挡板、旋风等分离方式,利用阻挡作用或惯性离心力去除蒸汽中的水份。但因其结构设计简单,分离效率一般较低,且疏水不彻底,易造成二次携带,无法满足分离器下游设备对饱和湿蒸汽干度的要求。近年来,发电、石化等行业对饱和蒸汽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高压蒸汽系统,因蒸汽流量大,压力等级较高,必然导致容器体积的增大,原材料成本也随之上升。现有的汽水分离器型式在结构和性能上已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因此开发出一种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新型汽水分离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汽水分离装置应用于饱和蒸汽除湿带来的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蒸汽压力损失大、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内部支撑结构、两个汽水分离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内部支撑结构(5)、两个汽水分离单元(2)和两个均气孔板组(3),壳体(1)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1-2),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蒸汽出口(1-3),壳体(1)的下部设有疏水出口(1-4),两个汽水分离单元(2)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每个汽水分离单元(2)的下端均设有均气孔板组(3),汽水分离单元(2)和均气孔板组(3)通过内部支撑结构(5)与壳体(1)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内部支撑结构(5)、两个汽水分离单元(2)和两个均气孔板组(3),壳体(1)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1-2),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蒸汽出口(1-3),壳体(1)的下部设有疏水出口(1-4),两个汽水分离单元(2)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每个汽水分离单元(2)的下端均设有均气孔板组(3),汽水分离单元(2)和均气孔板组(3)通过内部支撑结构(5)与壳体(1)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筒体(1-1)和两个封头,筒体(1-1)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体,筒体(1-1)的两端均固接有封头,蒸汽进口(1-2)设置在一端的封头上,蒸汽出口(1-3)设置在另一端的封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支座(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结构(5)包括进气侧端板(5-1)、出口侧端板(5-2)和中间支撑板组(5-3),进气侧端板(5-1)与靠近蒸汽进口(1-2)一端的壳体(1)内侧壁垂直固接,进气侧端板(5-1)下部的两侧设有缺口,出口侧端板(5-2)与靠近蒸汽出口(1-3)一端的壳体(1)内侧壁垂直固接,出口侧端板(5-2)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圆通孔,汽水分离单元(2)和均气孔板组(3)的一端与进气侧端板(5-1)的内侧端面固接,汽水分离单元(2)和均气孔板组(3)的另一端与出口侧端板(5-2)的内侧端面固接,汽水分离单元(2)和均气孔板组(3)的上侧通过中间支撑板组(5-3)与壳体(1)的内侧壁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除湿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侧端板(5-1)外侧端面的中部固接有防冲板(4),防冲板(4)与蒸汽进口(1-2)相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饱和蒸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增元,付元钢,姜晓霞,许亚东,李泽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