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输液器从输液瓶中滑脱的卡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避免输液器从输液瓶中滑脱的卡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长度不可能完全合适,一般都会长出一段管路,如果病人或家属等其他人员不小心刮碰到输液管,经常会将输液管顶部的瓶塞穿刺器从输液瓶内脱出,会造成输液器的污染甚至药品污染,需要重新更换输液器与药液才可以继续治疗,更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感染,给临床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为了避免输液管从输液瓶中滑脱,有在输液架上设置防脱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24347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输液管防脱落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针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挂钩,所述输液瓶悬挂在挂钩上,输液瓶瓶口设有瓶塞,所述输液针插入输液瓶内部,输液针下部设于瓶塞外的部分上设有挡片,所述输液瓶瓶口部分的支撑架上通过铰链铰接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瓶塞上部的输液瓶瓶颈处的卡扣,卡扣内径小于瓶塞外径,所述卡紧装置还包括卡紧挡片下部输液管的卡紧报警装置,所述卡紧报警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输液器从输液瓶中滑脱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管固定结构和输液瓶固定结构;/n所述输液管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内卡环、外卡环、至少两第一连接杆和至少两卡杆;所述第一底座呈环状结构,且具有使所述第一底座环状结构断开的一第一底座缺口,所述第一底座缺口的大小小于输液管的管径;所述内卡环垂直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内卡环的环面固连第一底座的顶面,环心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环心重合,所述内卡环具有使其环状结构断开的一内卡环缺口,所述内卡环缺口正对并连通第一底座缺口,所述内卡环缺口的大小小于输液管的管径,所述内卡环的内环直径不大于第一底座的内环直径但略大于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管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输液器从输液瓶中滑脱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管固定结构和输液瓶固定结构;
所述输液管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内卡环、外卡环、至少两第一连接杆和至少两卡杆;所述第一底座呈环状结构,且具有使所述第一底座环状结构断开的一第一底座缺口,所述第一底座缺口的大小小于输液管的管径;所述内卡环垂直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内卡环的环面固连第一底座的顶面,环心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环心重合,所述内卡环具有使其环状结构断开的一内卡环缺口,所述内卡环缺口正对并连通第一底座缺口,所述内卡环缺口的大小小于输液管的管径,所述内卡环的内环直径不大于第一底座的内环直径但略大于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管连接的接头一端的外径,该一端为所述输液管所在端所述内卡环的外环直径小于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管连接的接头处凸沿的外径,所述内卡环的外环环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外卡环套设在内卡环的外部,并通过所述内卡环外环上的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内卡环,所述外卡环具有使其环状结构断开的一外卡环缺口,所述外卡环缺口的大小小于输液管的管径,所述外卡环缺口通过外卡环相对内卡环的螺纹转动正对并连通内卡环缺口或者与内卡环缺口相互错开;至少两第一连接杆间隔设置在第一底座的外环面上,每一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连第一底座,另一端固连一卡杆,所有卡杆到内卡环的环心间距相同,所有卡杆均沿着内卡环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内卡环位于第一底座的同一侧,每一卡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均具有墩头,所述墩头朝向第一连接杆的端面尺寸大于卡杆杆身的横截面尺寸;
所述输液瓶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底座、转动环、第二连接杆和锁环;所述第二底座呈环状结构,且具有使所述第二底座环状结构断开的一第二底座缺口,所述第二底座缺口的大小略大于输液瓶瓶颈的尺寸,所述第二底座的横截面环形弧度大于180度,所述第二底座的内环直径大于输液瓶瓶颈的尺寸但小于输液瓶瓶口处凸沿的外径,所述第二底座外环环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转动环套设在第二底座外部,并通过所述第二底座外环上的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第二底座,所述转动环具有使其环状结构断开的一转动环缺口,所述转动环缺口的大小等于第二底座缺口的大小,所述转动环缺口通过转动环相对第二底座的螺纹转动正对并连通第二底座缺口或者与第二底座缺口相互错开;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的数量等于第一连接杆设置的数量,所有第二连接杆间隔设置在转动环的外环面上,每一第二连接杆匹配一第一连接杆,并通过所述转动环相对第二底座的转动与其所匹配的第一连接杆正对,每一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连转动环,另一端固连一锁环,所述锁环的环面平行第二底座的环面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香玉,黄雄芬,兰洁慧,罗晶晶,黄书洁,罗融,陈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