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16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涉及针灸技术领域;该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定位筒,定位筒内活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活动设有夹持组件;支撑板的顶部可拆卸设有辅助组件;夹持组件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通过设置夹持组件能够起到对手部的夹持作用,提高了对手部针灸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通过设置在定位筒内的定位组件,能够有效对针灸部位进行定位,而定位板既能够进行旋转,又能够在定位板上进行滑动,进而非常好的调节能力,方便进行针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
,具体是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
技术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利用针灸进行中医诊疗时,通常是医生用手按压住穴道周围的皮肤,另一只手持针灸针对准穴道刺入皮肤,治疗过程中手部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细菌感染,而且有些患者对皮肤接触有抵触心理;授权公告号CN210812567U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后盖、把手、照明按钮、照明灯环、连接杆、定位扣、均光板、LED灯头、干电池、正极托片以及负极托簧,定位器主体左侧安装有把手,把手左侧装配有后盖,后盖内部装配有负极托簧,把手内部安装有干电池,干电池右侧装配有正极托片,把手上侧装配有照明按钮,把手右侧安装有照明灯环,照明灯环内部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支撑板(0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01)上固定有定位筒(02),定位筒(02)内活动设有定位组件(04);支撑板(01)的下方活动设有夹持组件(03);支撑板(01)的顶部可拆卸设有辅助组件(05);夹持组件(03)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支撑板(0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01)上固定有定位筒(02),定位筒(02)内活动设有定位组件(04);支撑板(01)的下方活动设有夹持组件(03);支撑板(01)的顶部可拆卸设有辅助组件(05);夹持组件(03)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01)上设有空腔(11);支撑板(01)和定位筒(02)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12),一个固定块(12)与握把(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03)包括设置在支撑板(01)上的固定腔(32),固定腔(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腔(32)内均固定有导向杆(33),两个导向杆(33)上分别与第一夹持块(30)和第二夹持块(31)滑动连接,导向杆(33)外套设有第一弹簧(34),第一夹持块(30)和第二夹持块(31)上均固定有海绵垫(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30)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杆(36),第一固定杆(36)穿过第一支撑套管(37)与第一连接块(3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套管(37)通过第一连杆(39)与设置在固定块(12)上的第二夹持块(310)与固定块(12)固定连接,第二夹持块(31)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杆(311),第二固定杆(311)穿过第二支撑套管(313)与第二连接块(31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套管(313)通过第二连杆(314)与固定块(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诊疗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04)包括设置在定位筒(02)内的转盘(41),转盘(41)与上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板(42),第一连接板(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锋王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