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12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引流件、抽吸组件、导流管和集液件,导流管的一端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液体引流件,液体引流件包括引流罩、气囊、阻隔面板和阻隔挡板,引流罩的顶部设有引流槽,引流罩的底部引流口,引流槽连通引流口,引流槽采用弧形,气囊环绕引流罩设置,阻隔面板、引流槽与两端的阻隔挡板共同形成容液室;该装置能够在容液室不接触使用者身体的前提下,实现对排泄液体的方便无外散的收集,能够实现免脱防疫服的同时有效舒适且方便地解决了使用者长时间需要正常液体排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新冠病毒等传染疾病袭来时,医护人员由于工作要求,需要平均每天使用防护服约7小时。现有的防护服穿脱不便,并且不能重复利用,为了降低感染几率与节约资源,医护人员都是选择尽量少喝水与节食的方法来增加防护服利用率与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防护服一穿就需要一整天穿好不脱下,这样长时间穿上防护服后的排泄问题需要予以解决。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只能穿尿不湿上岗,而尿不湿属于贴身产品,在排泄后无法将排泄物与身体部位隔离,容易造成感染。同时,由于每更换一次防护服,就会增加感染几率,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服过程中,会面临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生理压力,而存在上面问题的原因在于防护服的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人体的正常排泄生理需求,因此亟需从“如何在防护服内处理人体排泄物”出发进行研究,以达到“在防护服内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求”的这一效果。上述问题是在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在免脱防疫服的前提下有效且舒适地实现使用者正常的液体排泄收集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引流件、抽吸组件、导流管和集液件,导流管的一端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液体引流件,液体引流件包括引流罩、气囊、阻隔面板和阻隔挡板,引流罩的顶部设有引流槽,引流罩的底部引流口,引流槽连通引流口,引流槽采用弧形,气囊采用环形,气囊环绕引流罩设置,引流口连通导流管,引流槽的底部设有阻隔面板,阻隔面板设有用于连通导流管的通孔,引流槽的前后两端分别阻隔挡板,阻隔面板、引流槽与两端的阻隔挡板共同形成容液室。进一步地,液体引流件还包括出液转换组件,出液转换组件设于引流口处,出液转换组件包括转液座,转液座设有转液室,转液室的顶部连通引流口,转液室的底部分别并排设有左出液口与右出液口,左出液口与右出液口分别连通导流管,两个导流管分别各自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进一步地,出液转换组件还包括推板、电动推杆、供电电源和控制按钮,推板设有用于连通左出液口的左转换口和用于连通右出液口的右转换口,推板采用方形,左转换口和右转换口设于推板对角的两个端部,转液座的侧部设有操作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通过操作孔穿入转液座内并连接推板,电动推杆设于转液座上,电动推杆通过控制按钮连接供电电源。进一步地,推板采用L形,操作孔处设有密封胶圈。进一步地,液体引流件还包括中转组件,中转组件包括中转导管、中转液袋和粘接件,引流口或出液转换组件通过中转导管和中转液袋连通导流管,中转液袋的侧部设有粘接件,粘接件包括粘接带和魔术贴一,粘接带连接在中转液袋的侧部,粘接带的的一端设有魔术贴一的子贴,粘接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一的母贴。进一步地,抽吸组件包括壳体、抽吸泵、抽吸电源和开关按钮,导流管通过抽吸泵连通集液件,抽吸泵通过开关按钮连接抽吸电源,抽吸泵与抽吸电源分别设于壳体内,开关按钮设于壳体上。进一步地,集液件采用可拆卸式集液件,集液件包括集液袋,集液袋的进口处设有进口管,进口管螺纹连通抽吸组件。进一步地,引流罩的外侧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卡扣件,定位卡扣件包括定位螺钉和定位帽,定位螺钉设于引流罩的外侧,定位帽螺纹连接定位螺钉。进一步地,气囊采用软硅胶制成,阻隔面板和阻隔挡板分别采用不沾污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腰带和挂袋,腰带采用可调节腰带,挂袋设有用于容纳集液件的容槽,挂袋连接在腰带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能够在容液室不接触使用者身体的前提下,实现对排泄液体的方便无外散的收集,能够将排泄液体收集入集液件内,避免长时间接触使用者身体存在着易感染、不透气导致易发生皮肤问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能够实现免脱防疫服的同时有效舒适且方便地解决了使用者长时间需要正常液体排泄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出液转换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出液转换组件在左转换口与左出液口导通时的说明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出液转换组件在右转换口与右出液口导通时的说明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出液转换组件、中转组件、抽吸组件和集液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引流罩,2-气囊,3-阻隔面板,4-阻隔挡板,5-引流槽,6-引流口,7-导流管,8-出液转换组件,9-抽吸组件,10-集液件,11-中转组件,12-定位卡扣件;81-转液座,82-转液室,83-左出液口,84-右出液口,85-推板,86-左转换口,87-右转换口,88-电动推杆,89-控制按钮,810-密封胶圈;91-壳体,92-抽吸泵,93-抽吸电源,94-开关按钮;101-集液袋,102-进口管;111-中转导管,112-中转液袋,113-粘接带,114-魔术贴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液体引流件、抽吸组件9、导流管7和集液件10,导流管7的一端通过抽吸组件9连通集液件10,导流管7的另一端连通液体引流件,液体引流件包括引流罩1、气囊2、阻隔面板3和阻隔挡板4,引流罩1的顶部设有引流槽5,引流罩1的底部引流口6,引流槽5连通引流口6,引流槽5采用弧形,气囊2采用环形,气囊2环绕引流罩1设置,引流口6连通导流管7,引流槽5的底部设有阻隔面板3,阻隔面板3设有用于连通导流管7的通孔,引流槽5的前后两端分别阻隔挡板4,阻隔面板3、引流槽5与两端的阻隔挡板4共同形成容液室。该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液体引流件,能够在容液室实现对排泄液体的收集,再通过抽吸组件9,将排泄液体抽吸导入集液件10内,实现收集处理。通过引流槽5采用弧形,便于液体收集。通过设置气囊2,避免了导流罩与使用者身体的直接接触,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清洁与卫生。该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容液室不接触使用者身体的前提下,实现对排泄液体的方便无外散的收集,能够将排泄液体收集入集液件10内,避免长时间接触使用者身体存在着易感染、不透气导致易发生皮肤问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能够实现免脱防疫服的同时有效舒适且方便地解决了使用者长时间需要正常液体排泄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引流件、抽吸组件、导流管和集液件,导流管的一端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液体引流件,液体引流件包括引流罩、气囊、阻隔面板和阻隔挡板,引流罩的顶部设有引流槽,引流罩的底部引流口,引流槽连通引流口,引流槽采用弧形,气囊采用环形,气囊环绕引流罩设置,引流口连通导流管,引流槽的底部设有阻隔面板,阻隔面板设有用于连通导流管的通孔,引流槽的前后两端分别阻隔挡板,阻隔面板、引流槽与两端的阻隔挡板共同形成容液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引流件、抽吸组件、导流管和集液件,导流管的一端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液体引流件,液体引流件包括引流罩、气囊、阻隔面板和阻隔挡板,引流罩的顶部设有引流槽,引流罩的底部引流口,引流槽连通引流口,引流槽采用弧形,气囊采用环形,气囊环绕引流罩设置,引流口连通导流管,引流槽的底部设有阻隔面板,阻隔面板设有用于连通导流管的通孔,引流槽的前后两端分别阻隔挡板,阻隔面板、引流槽与两端的阻隔挡板共同形成容液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引流件还包括出液转换组件,出液转换组件设于引流口处,出液转换组件包括转液座,转液座设有转液室,转液室的顶部连通引流口,转液室的底部分别并排设有左出液口与右出液口,左出液口与右出液口分别连通导流管,两个导流管分别各自通过抽吸组件连通集液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液转换组件还包括推板、电动推杆、供电电源和控制按钮,推板设有用于连通左出液口的左转换口和用于连通右出液口的右转换口,推板采用方形,左转换口和右转换口设于推板对角的两个端部,转液座的侧部设有操作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通过操作孔穿入转液座内并连接推板,电动推杆设于转液座上,电动推杆通过控制按钮连接供电电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免脱防疫服的新型液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板采用L形,操作孔处设有密封胶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艺标黄华兴许莉钧万红慧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