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09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4
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包括:电源板;驱动板,与电源板相连;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最上部;NTC,位于电感下方;共模电感,位于NTC下方;负离子模块,位于共模电感下方;滤波电容,位于驱动板外侧中间;压敏,位于电源板内侧最下部;安规电容,位于电源板内侧且与负离子模块背对背;电机驱动功率芯片,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控制板接口,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电机控制微处理器,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发热丝可控硅,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且与共模电感背对背;整流桥,位于发热丝可控硅上方;按键控制板,与驱动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提高了散热效率和热利用,使得功率器件能承担更大的负载而不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智能电吹风的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的PCB结构,属于智能电器

技术介绍
电吹风可以干发及造型,是理发店及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吹风主要的部件大同小异,均包括风机、出风风道、加热元件,依次设置在本体内部空间,还包括有交互界面(如按钮)设置在手柄内,电源线与风机连通,交互界面(如按钮)可控制风机的模式转换或通断电。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电吹风的功能更加全面,人机交互更加便捷智能;因此,为实现更多功能或精确调温,印刷线路板(PCB)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吹风品质的重要元件之一。由于消费者对电吹风的结构体积的要求向着个性化和轻便化发展,随着整个吹风机体积越来越小,其内部各个部件的排布空间也非常狭小和紧凑,这就要求不断改进各部件的结构及大小。同时,由于印刷电路板设置于吹风机本体内,如何通过改善PCB上各个元件的布局加快其散热,以减少吹风机工作时的高温对PCB性能及安全的影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以使PCB的结构更合理、体积更小、散热更快。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主要包括:一电源板,一驱动板,通过电气连接针与所述的电源板相连;一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最上部;一NTC,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电感下方;一共模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NTC下方;一负离子模块,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共模电感下方;一滤波电容,位于驱动板外侧中间位置;一压敏,位于电源板内侧最下部;一安规电容,位于电源板内侧且与所述负离子模块背对背设置;一电机驱动功率芯片,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与驱动板内侧上方电连接;一控制板接口,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一电机控制微处理器,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与驱动板电连接;一发热丝可控硅,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且与所述共模电感背对背设置;一整流桥,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发热丝可控硅上方;一按键控制板,通过fpc软线与驱动板连接;在所述的按键控制板上设置有按键控制微处理器,及用于与驱动板卡接的接口。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其优点在于:该PCB结构紧凑,使整个PCB的尺寸可达31*65mm,利用多层层叠结构使该PCB可以装置在小于35mm的风道内,利用吹风机风道散热,去除了本该有的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效率和热利用,使得功率器件能承担更大的负载而不损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图主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图驱动板内侧结构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按键控制板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A、电源板B、驱动板C、电气连接针1、电感2、NTC3、共模电感4、负离子模块5、电机驱动功率芯片6、控制板接口7、电机控制微处理器8、滤波电容9、安规电容10、压敏11、整流桥12、发热丝可控硅13、按键控制板14、按键控制微处理器15、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其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板与驱动板相连对的一侧,称为电源板内侧、驱动板内侧,二者远离的一侧,称为电源板外侧、驱动板外侧。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主要包括:一电源板A,用于为整个PCB结构供电,骚扰抑制;一驱动板B,通过若干电气连接针C与所述的电源板A相连;所述驱动板B用于驱动与其连接的电机控制微处理器7、按键控制板13及电机驱动功率芯片5;一电感1,位于电源板A外侧最上部;一NTC2,位于电源板A外侧且位于所述电感1下方;一共模电感3,位于电源板A外侧且位于所述NTC2下方;一负离子模块4,位于电源板A外侧且位于所述共模电感3下方;一滤波电容8,位于驱动板B外侧中间位置;一压敏10,位于电源板A内侧最下部;一安规电容9,位于电源板A内侧且与所述负离子模块4背对背设置;一控制板接口6,位于电源板A及驱动板B之间(如图2),一发热丝可控硅12,位于电源板A及驱动板B之间,且与所述共模电感3背对背设置;一整流桥11,位于电源板A及驱动板B之间,且位于所述发热丝可控硅12上方;上述电感1、NTC2、共模电感3、负离子模块4、滤波电容8、压敏10、安规电容9、发热丝可控硅12及整流桥11分别与所述的电源板电连接。一电机驱动功率芯片5,位于电源板A及驱动板B之间,与驱动板B内侧上方电连接(如图2);一电机控制微处理器7,位于电源板A及驱动板B之间,与驱动板B电连接(如图2);一按键控制板13,通过fpc软线与驱动板B连接;在所述的按键控制板13上设置有按键控制微处理器14,及接口15用于与驱动板B卡接(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其特征在于:该PCB包括:/n一电源板,/n一驱动板,通过电气连接针与所述的电源板相连;/n一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最上部;/n一NTC,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电感下方;/n一共模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NTC下方;/n一负离子模块,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共模电感下方;/n一滤波电容,位于驱动板外侧中间位置;/n一压敏,位于电源板内侧最下部;/n一安规电容,位于电源板内侧且与所述负离子模块背对背设置;/n一电机驱动功率芯片,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与驱动板内侧上方电连接;/n一控制板接口,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n一电机控制微处理器,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与驱动板电连接;/n一发热丝可控硅,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且与所述共模电感背对背设置;/n一整流桥,位于电源板及驱动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发热丝可控硅上方;一按键控制板,通过fpc软线与驱动板连接;在所述的按键控制板上设置有按键控制微处理器,及用于与驱动板卡接的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吹风的PCB结构,其特征在于:该PCB包括:
一电源板,
一驱动板,通过电气连接针与所述的电源板相连;
一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最上部;
一NTC,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电感下方;
一共模电感,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NTC下方;
一负离子模块,位于电源板外侧且位于所述共模电感下方;
一滤波电容,位于驱动板外侧中间位置;
一压敏,位于电源板内侧最下部;
一安规电容,位于电源板内侧且与所述负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科黄益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莜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