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技术

技术编号:283490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其中,该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笼体上设置有笼门,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以此,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笼门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的驱动机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提高捕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老鼠,生命力旺盛、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圾堆放处等处,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日常中的老鼠总是盗窃我们生活中的粮食以及毁坏物品,如利用啃衣柜等磨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目前,现有的灭鼠器,一般由笼体以及笼门组成,当老鼠进入笼体后会触发笼门关闭,并触发笼体的电刑对老鼠进行电击,实现灭鼠的功能。但目前,现有笼门一般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关上,该物理解结构触发笼门的结构在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即容易让老鼠从入口逃走,效果欠佳。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以及捕捉器,用于解决现有捕鼠器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关上在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容易让老鼠从入口逃走导致捕鼠效果欠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包括步骤: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所述笼体上设置有笼门,所述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笼体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形成中空腔体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实现笼体的开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笼体是否开合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位于中空腔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连接的按压件,所述第二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按压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位于第二主体内,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上并位于中空腔体底部,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电极组件配合的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所述正极电极片设置于负极电极片中间并与负极电极片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弹片有两个,且分别对应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体的一侧为入口,所述笼门设置于入口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主体内的电机,设置于电机转轴上的拨动件,旋转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卡接杆,以及与卡接杆连接用于复位卡接杆的复位件;进一步的,所述拨动件位于卡接杆的一侧,所述笼门上设置有配合拨动件使用的卡槽,所述笼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笼门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主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卡接杆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主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当老鼠等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导通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给控制板反馈信号,触发驱动机构实现笼门关闭,防止老鼠从入口逃走。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笼门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的驱动机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提高捕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打开以及笼门打开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主体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主体与笼门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与笼门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方面,请参照附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捕捉器。该捕捉器,包括笼体100,笼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入口41,笼体100位于入口41处设置有笼门30,笼体100内设置有控制板18以及用于控制笼门30闭合的驱动机构15,驱动机构15与控制板18电连接,笼体100底部设置有与控制板18电连接用于放电的电极组件23。当老鼠或其他小动物从入口41进入笼体100内,并接触导通电极组件23,会触发电极组件23给控制板18反馈一触发信号,此时,控制板18控制驱动机构15驱动笼门30关闭,防止老鼠等待捕捉物从入口41逃走。以此,用户可采用食物诱惑老鼠等待捕捉物实现捕捉。本专利技术利用驱动机构15控制笼门30闭合,可防止老鼠在力的作用下损坏笼门30的驱动结构而导致老鼠容易逃走的问题。进而,可解决现有捕鼠器采用物理结构触发笼门30关上在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容易让老鼠从入口41逃走导致捕鼠效果欠佳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需要,本专利技术还可在待捕捉物导通电极组件23时,控制板在接收到电极组件23反馈的信号,利用控制板18上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并从电极组件23输出,实现灭鼠效果。具体的,请参照附图2,在本实施例中,笼体100包括:第一主体20,以及与第一主体20连接并形成中空腔体40的第二主体10。入口41位于中空腔体40的一侧,第一主体20的一端与第二主体10相对转动设置。这样,当清理老鼠尸体时,可将笼门30打开,将位于中空腔体40内的老鼠尸体倒出。当用户想进一步清理中空腔体40,如老鼠被电击流下的尿液粪便等,此时,用户可将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通过转动打开,即可方便用户用水清洗,保持笼体100干净,方便操作。具体的,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之间通过转轴3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可以是上下转动连接,还可以左右转动连接,在此不作限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0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10通过卡扣14连接,通过卡扣14,可将第二主体10与第一主体20固定连接,可防止位于中空腔体40内老鼠在力的作用下将第二主体10转动打开。具体的,请参照附图4,第二主体10位于中空腔体40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142,第一主体20上设置有与卡接端142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26,卡接端142与第一卡槽26构成卡扣14。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与卡接端142连接的按压件141,第二主体10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44,按压件141与第二限位件14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43。当第二主体10合盖于第一主体20上时,在第一弹性件143作用下,卡接端142压紧卡接于第一卡槽26内时;当用户需要将打开第二主体10时,可同时按压两侧的按压件141,在第一弹性件143的作用下,两侧的卡接端142靠拢松开压紧的第一卡槽26,此时即可转动第二主体10,实现开合。具体的,第一弹性件143为弹簧。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板18位于第二主体10内,电极组件23设置于第一主体20上并位于中空腔体40底部,第二主体10上设置有与电极组件23配合的导电弹片19,导电弹片1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捉器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待捕捉物进入笼体内导通电极组件时,电极组件反馈触发信号给控制板,触发驱动机构运行带动笼门闭合。


2.一种捕捉器,包括控制板和中空的笼体,所述笼体上设置有笼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内设置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反馈触发信号的电极组件,以及与控制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驱动笼门闭合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形成中空腔体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实现笼体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笼体是否开合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主体通过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位于中空腔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接端,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端连接的按压件,所述第二主体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天雄曹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尚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