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85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主要通过人工培育实生苗,在笃斯越橘分布区及其边缘、低湿地及其它适合笃斯越橘生长的立地条件下,进行更新造林或采取人工建园的方式、迹地更新、群落稀疏地补植等三种方式并行造林,造林成活率可达90‑100%,苗木生长正常,而且萌动早、开花、结果量大,坐果率高,单果重量比野生的大。借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有效恢复和大幅扩大笃斯越桔的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缺经济植物的资源恢复
,具体是一种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nosumL.),别名笃斯、甸果、地果,现在也有称之为野生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落叶小灌木,树高15-80cm。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林区的沼泽地及沼泽地旁的灌木林中,是黑龙江省宝贵的森林资源和珍惜的山特产品之一。其浆果为深蓝色,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被誉为第三代森林水果。鲜果含有糖分、苹果酸、脂肪、单宁、Vc、以及19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合酿制果酒、果酱、果干、果脯等。笃斯越橘叶的营养成分与果实类似,可作为保健茶叶开发利用。民间常用笃斯越橘的根茎叶煎汁作轻度泻剂,或干制磨粉外敷伤口。叶及果实有收敛、清热等功效,入药可健胃消食、止腹泻。笃斯越橘还可用于治疗淋毒性尿道炎、膀胱炎等病症,其含有丰富的铜、铁、锌、锰、钙、镁元素;锰元素有助于治疗肾病,而且锰元素的含量高于铜元素,这有助于抗衰老;锌有助于治疗慢性肾病,如尿毒症病人补锌后可缓解病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种子的采集/n在每年的7月下旬中8月中旬,收获成熟饱满、完整无腐烂的种子;/nS2、种子的处理/n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封冻时,将种子用清水浸泡6-15h,再用0.3-0.6%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n将细河沙用清水冲洗数次,去除其中的泥土,再用0.3-0.6%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滤出多余水分,使消毒细河沙含水量在60%±5%;/n按种子和细河沙体积1:2-8的比例拌和,放于透气的容器中,然后埋于室外不积水的地方,至次年5月上旬,将种子放于25-28℃的恒温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笃斯越橘实生苗的笃斯越橘资源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种子的采集
在每年的7月下旬中8月中旬,收获成熟饱满、完整无腐烂的种子;
S2、种子的处理
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封冻时,将种子用清水浸泡6-15h,再用0.3-0.6%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
将细河沙用清水冲洗数次,去除其中的泥土,再用0.3-0.6%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滤出多余水分,使消毒细河沙含水量在60%±5%;
按种子和细河沙体积1:2-8的比例拌和,放于透气的容器中,然后埋于室外不积水的地方,至次年5月上旬,将种子放于25-28℃的恒温箱中孵育6-10天,待有25-4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S3、播种育苗,包括如下步骤:
S31:选地、整地及土壤处理
选择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基地,经细致整地,清除杂草及石块和大块土渣,做成厚度为至少18cm的育苗床,育苗床的床面平整且土颗粒粒径为0-5mm;播种之前3天,用0.4-0.6%硫酸亚铁水溶液按每平方米3.5-5Kg的用量喷洒在育苗床床面上进行消毒;
S32:播种
在育苗床床面上,按照每平方米0.05-0.066g笃斯越橘种子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完后覆盖0.2-0.3cm土,然后覆盖草帘;
S4:出苗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S41:出苗前,在播种完成后,及时在草帘上进行1次浇透水,之后查看或监测育苗床土壤湿度进行适量浇水,以提高地温和利于出苗;
S42:幼苗出土后,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及时撤掉草帘,撤掉草帘后每天浇水2-3次,以量少多次的方式进行喷施,以保证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以及避免苗木被灼伤;遇到干旱炎热的天气时,搭设遮阳棚;
幼苗期及时除杂草,杂草应在刚刚冒出时即拔除,避免除大草时带苗或使苗根系裸露在外;在6-7月苗木生长旺盛期,按照每亩12-18Kg的用量均匀施加复合肥,以保证苗木快速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8月份之后,减少浇水量和次数,停止施肥;至9月上旬,完全停止浇水,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和封顶,在育苗床中自然越冬;
S5:笃斯越橘的资源恢复,选择以下任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并用:
方式一:建园:选择地势平坦、低洼但不积水、土壤肥沃、含水量高的地块,经全面翻耙之后,平畦挖坑栽植,株行距按0.9-1.1m×0.9-1.1m;选择笃斯越橘苗木类型为在育苗床中培育2年的实生苗;坑内预先填加了落叶松松针、菌糠、苔藓或烂树皮;栽植后填土至坑内土面略低于周围地面;每年抚育3-4次,包括镐抚1次,刀抚2-3次,不定期薅除坑内杂草;
方式二:迹地更新: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进行采取低穴和穴状造林,选择笃斯越橘苗木类型为在育苗床中培育2年的实生苗,栽植株行距按0.9-1.1m×0.9-1.1m,栽后苗木根茎部覆盖菌糠;方式二的造林成活率可达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伟王洪学李泽红韩家永董上范瑞红高智涛张巍王洪刚李相全张厚良范冬茹徐宜彬周玲张聪李妍李阳李占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