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83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1
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包括轨道管,轨道管间有驱动箱,驱动箱内有蓄电池和驱动装置,驱动箱上有开关和控制器,驱动箱的左右侧壁有第一驱动轴,驱动箱底部连接第一矩形板,第一矩形板前后两侧有梯形板,梯形板的相背侧壁连接第二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底部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下端有切割装置,轨道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杆,地面对应支撑杆的轴线位置有底座。本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转动,实现了对林区地面杂草的清除,工作人员不再需要背负着笨重的除草机械进行除草工作,由于切割装置的高度保持稳定,除草完成之后地面不会出现杂草高度参差不齐的情况,还可在驱动箱上安装果实收集装置进行果实采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
技术介绍
随着林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工作者开始培育越来越多的人工林,发展林业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优化生存环境,还能为人类提供诸多经济效益;例如木材林能为人类提供高质量,规格合适的的建筑木材、果林能为人类提供优质新鲜的水果产品,因此我们需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举措,人工林通常指通过人工措施培育形成的树木聚集区,人工林采用规模化和集体化管理,种植规划和排列方式都较为整齐,作为保护树木正常生长的必要环节,除草是十分重要的,杂草不仅能够和树木争抢养分,造成树木生长速度缓慢,还是树木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很容易使树木染病枯萎,对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不利,因此人工林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周期性的除草作业,然而传统的除草方式自动化程度过低,十分耗费人力,通常是工作人员背负着除草机械进行移动式除草,由于除草机械通常较为笨重,工作人员会因为巨大的工作强度而感到十分辛苦,进而导致除草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手持除草机械进行除草,割草刀片的高度很难把控,地面上很容易产生除草高度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包括轨道管,地面的上方位于树木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首尾相连的呈S型分布的两条轨道管,两条轨道管为平行设置,两条轨道管之间设有驱动箱,驱动箱内设有蓄电池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蓄电池相连,驱动箱的顶部安装有开关和控制器,开关与驱动装置相连,控制器与开关相连,驱动箱的左右侧壁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均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一驱动轴的外端均固定套装有槽轮,槽轮均位于对应轨道管的上方且能在轨道管上自由滚动,驱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一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横向设置的梯形板,梯形板的大底边均与第一矩形板相连,梯形板的相背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底部设有左右对称的竖向的第二驱动轴与驱动箱内的驱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轴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切割装置,行进侧的第二矩形板的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齿条,轨道管的底部设有沿轨道管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的支撑杆,轨道管在支撑杆的支撑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轨道管内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横管,横管的管道内壁呈方形,支撑杆的上部外侧均套装有第一套筒,支撑杆均能在对应的第一套筒内上下移动,轨道管对应第一套筒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第一套筒的上端均能够伸入对应的缺口内并与对应横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侧对应第一套筒的下端位置均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上端均与对应第一套筒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套筒的内壁均与对应支撑杆的外侧键连接,第二套筒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行进侧第二矩形板移动到支撑杆处时其左右侧壁上的齿条能与齿轮啮合,地面对应支撑杆的轴线位置处均埋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支撑杆的底部对应螺杆的位置均开设有竖向的螺纹盲孔,螺杆均伸入对应的螺纹盲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支撑杆的上部侧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横管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支撑杆上端均能伸入对应的螺纹通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横管的外端均设有外侧开设外螺纹的螺纹柱,轨道管的内壁对应螺纹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柱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方形杆,方形杆的另一端均伸入对应的横管的内部并与横管的内壁接触配合,横管转动时均能够带动方形杆一起转动,支撑杆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动杆朝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弹性伸缩杆活动杆的上端与横管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且其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扭簧,方形杆的相对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朝内的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的活动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块。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所述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钢绳组件,切割钢绳组件包括钢绳,第二驱动轴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数根环形均匀分布的钢绳。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所述的横管与轨道管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其外端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扭簧。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所述的第二矩形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板均与蓄电池相连。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弹性伸缩杆固定杆的底部与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所述的摩擦块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数个沿左右方向防滑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林区工作人员在使用本装置时,先通过控制器打开驱动装置的开关,由于驱动箱内设有蓄电池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为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提供稳定动力,第一驱动轴带动其端部的槽轮转动,进而使驱动箱和沿着轨道管不断行进;同时第二驱动轴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并带动其下端的切割装置对其两侧的杂草进行切割清除,实现了本装置在行进过程中对杂草的自动清除,方便快捷,稳定高效;当行进侧第二矩形板随驱动箱移动到支撑杆位置时,由于位于该位置支撑杆外侧的齿轮与行进侧第二矩形板左右侧壁的齿条啮合,第二矩形板向前移动便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对应的第二套筒转动,由于第二套筒与该支撑杆键连接,支撑杆便也随之转动,又由于支撑杆底部的螺纹盲孔与螺杆螺纹连接、支撑杆的上部外侧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支撑杆在转动的同时不断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弹性伸缩杆被压缩而长度变短,第一扭簧处于蓄紧状态,行进侧第二矩形板完全通过支撑杆时,螺杆与对应的螺纹通孔完全分离,此时支撑杆的上端也移动到对应横管内的靠上位置,轨道管在前后两侧支撑杆的支撑力下仍能保持稳定;随着驱动箱的不断前移,前侧梯形板也移动到支撑杆位置,梯形板的宽度大于第二矩形板的宽度,由于此时螺杆不再与螺纹通孔连接,支撑杆在梯形板的支撑力作用下向外旋转张开,横管在支撑杆的带动下在轨道管内旋转,进而带动方形杆和螺纹柱一起旋转,由于螺纹柱与轨道管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柱在旋转的同时不断沿着轨道管向支撑杆的方向移动,位于方形杆相对侧壁上的第二弹性伸缩杆和摩擦块也向内移动并对移入横管内的支撑杆上端进行夹紧,有效防止了第一扭簧由于没有夹持力而释放弹性,导致支撑杆向下旋转移动而无法复位,提高了本装置的可靠性;当驱动箱带动第一矩形板移动到支撑杆的位置时,由于第一矩形板的宽度与梯形板的最大宽度相同,支撑杆将保持张开状态以便下侧的切割装置通过,避免了支撑杆对切割装置的正常转动产生干扰;第一矩形板经过支撑杆后,板面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支撑杆开始向内旋转导致其张开角度也不断减小,直至支撑杆回复到竖直状态,同时方形杆带动对应的第二弹性伸缩杆和摩擦块向外移动,进而使摩擦块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当后侧第二梯形板完全经过支撑杆之后,摩擦块不再夹紧支撑杆,支撑杆在第一扭簧和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向下旋转,进而使该位置的螺杆拧入对应的螺纹盲孔之内,完成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完成对林区杂草的自动切割清除;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转动,实现了驱动箱和矩形板、梯形板的稳定行进和切割装置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管(1),地面的上方位于树木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首尾相连的呈S型分布的两条轨道管(1),两条轨道管(1)为平行设置,两条轨道管(1)之间设有驱动箱(3),驱动箱(3)内设有蓄电池(4)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蓄电池(4)相连,驱动箱(3)的顶部安装有开关(2)和控制器(34),开关(2)与驱动装置相连,控制器(30)与开关(2)相连,驱动箱(3)的左右侧壁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第一驱动轴(5),第一驱动轴(5)均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一驱动轴(5)的外端均固定套装有槽轮(6),槽轮(6)均位于对应轨道管(1)的上方且能在轨道管(1)上自由滚动,驱动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一矩形板(7),第一矩形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横向设置的梯形板(8),梯形板(8)的大底边均与第一矩形板(7)相连,梯形板(8)的相背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矩形板(9),第一矩形板(7)的底部设有左右对称的竖向的第二驱动轴(11)与驱动箱(3)内的驱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轴(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切割装置,行进侧的第二矩形板(9)的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齿条(12),轨道管(1)的底部设有沿轨道管(1)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的支撑杆(13),轨道管(1)在支撑杆(13)的支撑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轨道管(1)内对应支撑杆(13)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横管(14),横管(14)的管道内壁呈方形,支撑杆(13)的上部外侧均套装有第一套筒(15),支撑杆(13)均能在对应的第一套筒(15)内上下移动,轨道管(1)对应第一套筒(15)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16),第一套筒(15)的上端均能够伸入对应的缺口(16)内并与对应横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外侧对应第一套筒(15)的下端位置均套设有第二套筒(17),第二套筒(17)的上端均与对应第一套筒(15)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套筒(17)的内壁均与对应支撑杆(13)的外侧键连接,第二套筒(1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8),行进侧第二矩形板(9)移动到支撑杆(13)处时其左右侧壁上的齿条(12)能与齿轮(18)啮合,地面对应支撑杆(13)的轴线位置处均埋设有底座(19),底座(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20),支撑杆(13)的底部对应螺杆(20)的位置均开设有竖向的螺纹盲孔(21),螺杆(20)均伸入对应的螺纹盲孔(2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支撑杆(13)的上部侧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横管(14)对应支撑杆(13)的位置均开设有螺纹通孔(22),支撑杆(13)上端均能伸入对应的螺纹通孔(22)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横管(14)的外端均设有外侧开设外螺纹的螺纹柱(23),轨道管(1)的内壁对应螺纹柱(23)的位置均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柱(23)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方形杆(24),方形杆(24)的另一端均伸入对应的横管(14)的内部并与横管(14)的内壁接触配合,横管(14)转动时均能够带动方形杆(24)一起转动,支撑杆(13)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动杆朝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25),第一弹性伸缩杆(25)活动杆的上端与横管(14)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且其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扭簧(26),方形杆(24)的相对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朝内的第二弹性伸缩杆(27),第二弹性伸缩杆(27)的活动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块(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节能式农用除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管(1),地面的上方位于树木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首尾相连的呈S型分布的两条轨道管(1),两条轨道管(1)为平行设置,两条轨道管(1)之间设有驱动箱(3),驱动箱(3)内设有蓄电池(4)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蓄电池(4)相连,驱动箱(3)的顶部安装有开关(2)和控制器(34),开关(2)与驱动装置相连,控制器(30)与开关(2)相连,驱动箱(3)的左右侧壁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第一驱动轴(5),第一驱动轴(5)均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一驱动轴(5)的外端均固定套装有槽轮(6),槽轮(6)均位于对应轨道管(1)的上方且能在轨道管(1)上自由滚动,驱动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一矩形板(7),第一矩形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横向设置的梯形板(8),梯形板(8)的大底边均与第一矩形板(7)相连,梯形板(8)的相背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矩形板(9),第一矩形板(7)的底部设有左右对称的竖向的第二驱动轴(11)与驱动箱(3)内的驱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轴(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切割装置,行进侧的第二矩形板(9)的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齿条(12),轨道管(1)的底部设有沿轨道管(1)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的支撑杆(13),轨道管(1)在支撑杆(13)的支撑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轨道管(1)内对应支撑杆(13)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横管(14),横管(14)的管道内壁呈方形,支撑杆(13)的上部外侧均套装有第一套筒(15),支撑杆(13)均能在对应的第一套筒(15)内上下移动,轨道管(1)对应第一套筒(15)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16),第一套筒(15)的上端均能够伸入对应的缺口(16)内并与对应横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外侧对应第一套筒(15)的下端位置均套设有第二套筒(17),第二套筒(17)的上端均与对应第一套筒(15)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套筒(17)的内壁均与对应支撑杆(13)的外侧键连接,第二套筒(1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轮(18),行进侧第二矩形板(9)移动到支撑杆(13)处时其左右侧壁上的齿条(12)能与齿轮(18)啮合,地面对应支撑杆(13)的轴线位置处均埋设有底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玲施进发宗思生曹再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