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设备大容量和高密度的发展,芯片容量越来越大,采用芯片中多内核堆叠的方式,这导致系统功耗越来越大。通信设备的散热需求越来越高,散热能力的提升空间决定了通信设备的容量和长期演进的竞争力。如图1a与图1b所示,现有的通信设备包括柜体1及具有芯片2a的插板2,芯片2a作为热源器件并且设置有散热器3,芯片2a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3,具有芯片2a的插板2与散热器3位于槽位空间内,槽位空间作为风道,风道的延伸方向由柜体1的前面板至后面板,通过槽位空间内的风机4产生气流将散热器3的热量带出设备外,箭头表示风机4产生的气流。柜体1面板要求屏蔽,风道路径较长,槽位空间内的器件密集,内部空间紧张,这导致系统阻力大,风机4效率较低,系统风量较小,散热效果较差。如图2所示,箭头所示的气流进入槽位空间,经过芯片2a将热量带出槽位空间以外,在柜体前面板与侧板之间的角部1a容易形成低风速区,低风速区的散热效果较差。如图3所示,插板2上的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至少一个散热装置;/n所述柜体具有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能够层叠地容置具有热源器件的插板;/n每个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至少一个冷凝器、蒸发管路、回液管路与风机;每个所述蒸发器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热源器件的外表面热接触;每个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区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每个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蒸发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连接并形成换热回路,所述换热回路内填充有制冷工质;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冷凝器风冷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至少一个散热装置;
所述柜体具有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能够层叠地容置具有热源器件的插板;
每个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蒸发器、至少一个冷凝器、蒸发管路、回液管路与风机;每个所述蒸发器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热源器件的外表面热接触;每个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区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每个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蒸发管路与所述回液管路连接并形成换热回路,所述换热回路内填充有制冷工质;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冷凝器风冷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散热装置中,每个所述蒸发器具有第一入口端与第一出口端;每个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二入口端与第二出口端;所述蒸发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二入口端连接;所述回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端与所述蒸发管路之间通过第一快换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回液管路之间通过第二快换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路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快换接头的部分为柔性管;或,所述蒸发管路为柔性管;
所述回液管路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快换接头的部分为柔性管;或,所述回液管路为柔性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凝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与多个散热翅片,若干所述换热管并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端连通,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端连通,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换热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散热装置中的所述冷凝器相邻设置;
或,所述散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散热装置共用一个所述冷凝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蒸发器上的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上串联有工质平衡装置,用于在对所述换热回路维护后补充制冷工质。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文,闫涛,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