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60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包括主插头和次插头,主插头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管,主插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开口,且第一导电管固定在第二条形开口的内部,主插头为反L型设置,次插头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变压器,变压器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导电片,导电片远离变压器的一端贯穿次插头并延伸至次插头的上表壁外部,变压器的下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管,第二导电管贯穿次插头并延伸至次插头的下表壁外部,该种USB‑A公头连接器设备,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散热和跟换次插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为此,主机电路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电连接器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使它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电连接器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外形、结构、用途等,但现有的连接有有两个导电片和三个导电片的,大多数的连接器因插孔不对从而导致无法使用,而且将插头插在插座里因为电子元件被电流干扰从而导致发热,从而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包括主插头和次插头,所述主插头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管,所述主插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开口,且第一导电管固定在第二条形开口的内部,所述主插头为反L型设置,所述次插头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远离变压器的一端贯穿次插头并延伸至次插头的上表壁外部,所述变压器的下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管,所述第二导电管贯穿次插头并延伸至次插头的下表壁外部,所述第二导电管与第一导电管套接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插头的内表壁中部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两端均与主插头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插头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磁力滑轨,所述次插头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磁力滑块,所述磁力滑块与磁力滑轨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次插头的内部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顶部通过转轴与导电片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吸热板的上部主插头的内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所述主插头的右侧壁设置有与散热叶片相对应的通风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插头的内部上表壁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主插头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电源指示灯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和控制开关、电池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插头的下表壁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数据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次插头的上表壁开设有与导电片相对应的第一条形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插头和次插头上分别增加第一套电管和第二导电管,第一导电管和第二导电管套接固定,然后通过在主插头和次插头的相对一侧设置磁力滑块和磁力滑轨,磁力滑轨和磁力滑轨不仅通过磁力连接而且还滑动连接,实现主插头的次插头分离,便于根据插板的孔数来更换次插头,通过在主插头的内部设置马达。散热叶片和吸热板,吸热板将电子元件的热量吸附,然后马达带动散热叶片转动,将热量从通风口吹出,实现对电子元件的散热,通过在主插头的顶部设置控制开关、电源指示灯和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可以显示装置在工作,控制开关控制照明灯开关,在夜间不便可以实现照明,有利于使用者在夜间使用,非常的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的次插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的主插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插头;2、次插头;3、印刷线路板;4、马达;5、变压器;6、连接口;7、吸热板;8、通风口;9、传动杆;10、散热叶片;11、电池;12、磁力滑轨;13、第二条形开口;14、第一导电管;15、第二导电管;16、导电片;17、第一条形开口;18、磁力滑块;19、控制开关;20、电源指示灯;21、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包括主插头1和次插头2,主插头1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印刷线路板3,印刷线路板3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管14,主插头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开口13,且第一导电管14固定在第二条形开口13的内部,主插头1为反L型设置,次插头2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变压器5,变压器5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导电片16,导电片16远离变压器5的一端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上表壁外部,变压器5的下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管15,第二导电管15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下表壁外部,第二导电管15与第一导电管14套接连接,第一导电管14套接在第二导电管15内部。其中,主插头1的内表壁中部设置有吸热板7,吸热板7的两端均与主插头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吸热板7可以吸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其中,主插头1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磁力滑轨12,次插头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磁力滑块18,磁力滑块18与磁力滑轨12滑动连接,磁力滑轨12和磁力滑块18磁力连接。其中,次插头2的内部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顶部通过转轴与导电片16转动连接,导电片16可以卡入第一条形开口17内。其中,位于吸热板7的上部主插头1的内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马达4,马达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9,传动杆9远离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10,主插头1的右侧壁设置有与散热叶片10相对应的通风口8,马达4带动散热叶片10转动,实现散热。其中,主插头1的内部上表壁固定连接有电池11,主插头1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9、电源指示灯20和照明灯21,照明灯21和控制开关19、电池11连通,控制开关19可以控制照明灯21开关。其中,主插头1的下表壁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口6,连接口6与数据线固定连接,连接口6与主插头1内部的电子元件通过电线连接。其中,次插头2的上表壁开设有与导电片16相对应的第一条形开口17。工作时,首先将导电片16插入插座内,插座内的电源通过导电片16进入变压器5内,然后通过第二导电管15和第一导电管14进入印刷线路板3内,印刷线路板3内的电源通过连接口6进入数据线,当插座变为三孔时,将次插头2拔出,然后将三孔的次插头2插入主插头1内,主插头1内的第一导电管14插入第二导电管15内,磁力滑块18便通过磁力滑轨12滑动,从而实现次插头2和主插头1固定,便可以正常运作;最后吸热板7将印刷线路板3产生的热量吸附,然后打开马达4,马达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包括主插头(1)和次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头(1)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印刷线路板(3),所述印刷线路板(3)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管(14),所述主插头(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开口(13),且第一导电管(14)固定在第二条形开口(13)的内部,所述主插头(1)为反L型设置,所述次插头(2)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变压器(5),所述变压器(5)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导电片(16),所述导电片(16)远离变压器(5)的一端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上表壁外部,所述变压器(5)的下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管(15),所述第二导电管(15)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下表壁外部,所述第二导电管(15)与第一导电管(14)套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包括主插头(1)和次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头(1)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印刷线路板(3),所述印刷线路板(3)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管(14),所述主插头(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开口(13),且第一导电管(14)固定在第二条形开口(13)的内部,所述主插头(1)为反L型设置,所述次插头(2)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有变压器(5),所述变压器(5)的上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导电片(16),所述导电片(16)远离变压器(5)的一端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上表壁外部,所述变压器(5)的下表壁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管(15),所述第二导电管(15)贯穿次插头(2)并延伸至次插头(2)的下表壁外部,所述第二导电管(15)与第一导电管(14)套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头(1)的内表壁中部设置有吸热板(7),所述吸热板(7)的两端均与主插头(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A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头(1)的右侧壁上部开设有磁力滑轨(12),所述次插头(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磁力滑块(18),所述磁力滑块(18)与磁力滑轨(12)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优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