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45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报警器主体和安装板,安装板的前端对称位置开设有滑槽,安装板通过滑槽与安装板后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安装板的前端固定有锂电池,锂电池的左端设置有充电口,报警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报警按钮,报警器主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垫片,垫片上固定有蝶形螺钉,垫片通过蝶形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报警器主体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且报警器主体通过T型螺杆与防护罩转动连接。通过旋转蝶形螺钉可分离垫片和安装板,然后向上移动报警器主体可分离报警器主体和安装板,便于维修报警器主体,之后通过防护罩可防护报警器主体上的报警按钮,防止行人误触报警按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警设备
,具体为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10联网报警就是利用电话线,互联网,无线网络等通讯网络结合现代化电子防盗报警设备为广大用户提供经济便利的与110接警中心联网的报警服务。常应用于写字楼、大厦、工厂以及学校等场所,当附近人员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求助时,按下一键紧急按钮,所在区域内的110指挥中心和公安局的平台上会即刻弹出报警信息以及报警位置,做到快速响应、联网援助、就近出警,可有效打击犯罪分子,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的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一般是固定在墙壁上,拆卸维修时耗时耗力,且没有防误触功结构,易误触报警按钮,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具有易维修和防误触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包括报警器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对称位置开设有滑槽,安装板通过滑槽与安装板后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固定有锂电池,锂电池的左端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报警按钮,报警器主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上固定有蝶形螺钉,垫片通过蝶形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且报警器主体通过T型螺杆与防护罩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设置有四个。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的右端固定有导线,锂电池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主体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前端的前端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照明灯和照明开关,照明灯与照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与锂电池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T型螺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T型螺杆通过外螺纹与报警器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透明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与透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都开设有转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的安装板通过滑槽与安装板后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且垫片通过蝶形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蝶形螺钉可分离垫片和安装板,然后向上移动报警器主体可分离报警器主体和安装板,便于维修更换报警器主体,然后本技术设置的报警器主体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且报警器主体通过T型螺杆与防护罩转动连接,通过防护罩可防护报警器主体上的报警按钮,防止行人误触报警按钮,且通过旋转T型螺杆可拆卸防护罩,便于更换维修防护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报警器主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T型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报警器主体;2、报警按钮;3、垫片;4、蝶形螺钉;5、T型螺杆;6、防护罩;7、安装板;8、安装孔;9、照明灯;10、照明开关;11、导线;12、锂电池;13、充电口;14、滑槽;15、滑块;16、外螺纹;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透明板;20、转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为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包括报警器主体1和安装板7,安装板7的前端对称位置开设有滑槽14,安装板7通过滑槽14与安装板7后端设置的滑块15滑动连接,通过滑槽14和滑块15的配合使得报警器主体1可固定在安装板7上,便于安装拆卸报警器主体1,安装板7的前端固定有锂电池12,锂电池12的左端设置有充电口13,通过充电口13可充电,便于锂电池12供电,报警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报警按钮2,报警器主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垫片3,垫片3上固定有蝶形螺钉4,垫片3通过蝶形螺钉4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通过蝶形螺钉4可将垫片3固定在安装板7上,便于安装拆卸报警器主体1,报警器主体1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5,且报警器主体1通过T型螺杆5与防护罩6转动连接,通过T型螺杆5可将防护罩6固定在报警器主体1上,且可旋转防护罩6,便于通过防护罩6防护报警器主体1。其中如图1所示,安装板7上开设有安装孔8,通过安装孔8方便将安装板7固定在墙壁上,且安装孔8设置有四个。其中如图1所示,锂电池12的右端固定有导线11,锂电池12通过导线11与报警器主体1电性连接,通过导线11方便锂电池12供电给报警器主体1,可在应急情况下使用。其中如图1所示,安装板7的前端的前端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照明灯9和照明开关10,通过照明开关10可打开或关闭照明灯9,便于照明,照明灯9与照明开关10电性连接,照明灯9与锂电池12电性连接。其中如图1和3所示,T型螺杆5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6,T型螺杆5通过外螺纹16与报警器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外螺纹16使得T型螺杆5可固定在报警器主体1上,便于拆卸防护罩6。其中如图4所示,防护罩6包括第一挡板17、第二挡板18和透明板19,第一挡板17和第二挡板18的内侧与透明板19固定连接,第一挡板17和第二挡板18上都开设有转孔20,通过转孔20使得防护罩6可在T型螺杆5上旋转,方便按下报警按钮2。工作原理:安装时,可通过安装孔8将安装板7固定在墙壁上,然后将报警器主体1后端的滑块15对准安装板7上的滑槽14,并滑动连接,再将蝶形螺钉4对准垫片3,并旋转蝶形螺钉4穿过垫片3与安装板7连接固定即可,需要报警时,可旋转防护罩6,旋转到一定角度后按下报警按钮2即可,之后可通过充电口13充电,充完电后通过导线11连接报警器主体1和锂电池12,当小区停电时锂电池12可向报警器主体1供电,且可按下照明开关10,按下后照明灯9可发出灯光,用于夜晚照明,当防护罩6损坏时,可先向外旋转T型螺杆5,直到T型螺杆5完全脱离报警器主体1,即可分离报警器主体1和防护罩6,然后将新的防护罩6放置在报警器主体1上,再将T型螺杆5穿过防护罩6上的转孔20与报警器主体1连接固定即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包括报警器主体(1)和安装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前端对称位置开设有滑槽(14),安装板(7)通过滑槽(14)与安装板(7)后端设置的滑块(15)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的前端固定有锂电池(12),锂电池(12)的左端设置有充电口(13),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报警按钮(2),报警器主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垫片(3),所述垫片(3)上固定有蝶形螺钉(4),垫片(3)通过蝶形螺钉(4)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5),且报警器主体(1)通过T型螺杆(5)与防护罩(6)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包括报警器主体(1)和安装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前端对称位置开设有滑槽(14),安装板(7)通过滑槽(14)与安装板(7)后端设置的滑块(15)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的前端固定有锂电池(12),锂电池(12)的左端设置有充电口(13),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报警按钮(2),报警器主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垫片(3),所述垫片(3)上固定有蝶形螺钉(4),垫片(3)通过蝶形螺钉(4)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左右端都固定有T型螺杆(5),且报警器主体(1)通过T型螺杆(5)与防护罩(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上开设有安装孔(8),且安装孔(8)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联网报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叶茂唐伟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唐智能保全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