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442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终端、管理移动端和用户移动端;远程管理终端与管理移动端连接,管理移动端包括机身、机底座和机头部,机头部前侧设置有触控屏和摄像头,机身前侧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存取柜,充电存取柜内插接有多个用户移动端,机身内安装有控制机构,机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管理移动端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触控屏和摄像头可以进行上下班的打卡操作,并取出充电存取柜内的用户移动端作为通信工具,通过远程管理终端、管理移动端和用户移动端之间的数据交互,方便对施工现场和人员进行灵活管理,并且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也更快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栏,在大门处设置刷卡机或其他打卡设备,而一般施工管理的人员数据、进展数据等存放于个人的电脑中,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的时效比较慢,对人员的管理也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终端、管理移动端和用户移动端;其中,管理移动端包括机身、机底座和机头部,机头部的前侧设置有触控屏和摄像头,机身的前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存取柜,机身内安装有控制机构,机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控制机构包括主控制器、电源模块、驱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模块、驱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其中,触控屏与主控制器、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通过触控屏唤醒主控制器并向主控制器输入动作指令,数据处理模块为触控屏提供显示界面;摄像头与驱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获取视频流以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摄像头将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充电存取柜分别与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充电存取柜内插接有多个用户移动端,电源模块为充电存取柜提供电源以对用户移动端进行充电,驱动模块驱动充电存取柜将用户移动端推出或锁定,数据处理模块管理并记录插接在充电存取柜中的多个用户移动端的使用情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每一用户移动端进行数据交互;万向轮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驱动万向轮以控制管理移动端移动;远程管理终端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管理移动端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数据处理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管理移动端与远程管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理移动端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触控屏和摄像头可以进行上下班的打卡操作,并取出充电存取柜内的用户移动端作为通信工具,用户移动端可以与管理移动端建立关联,形成一个区域的通讯网络;而管理移动端与远程管理终端建立数据交互,在施工现场通过管理移动端还可以查询施工完成度、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情况等信息,方便对施工现场和人员进行灵活管理,并且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也更快速安全。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空腔通过第一电动门打开或关闭,第一电动门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驱动第一电动门打开或关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动门以保护用户移动端,在打卡成功后,第一电动门打开,施工人员可以取走用户移动端作为通讯工具,或者作为和管理移动端建立数据交互,方便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身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电动门以使机身打开或关闭,第二电动门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驱动第二电动门打开或关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电动门便于维修人员对机身内的控制机构进行日常维护,可以通过远程管理终端设置为具有权限的人可以启动第二电动门打开。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底座的前侧设置有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与驱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在驱动万向轮的同时驱动激光雷达开启,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激光雷达的探测信号并对探测信号进行处理,进而主控制器控制驱动模块调整万向轮的行走方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激光雷达在管理移动端行走过程中可以避免管理移动端与外物产生碰撞,便于管理移动端灵活移动,适用于管理移动端定期拍摄施工现场图像并回传至远程管理终端,以及管理移动端定位并寻找某一用户移动端的情况。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控制机构还包括充电模块,机底座的后侧设置有充电感应线圈,管理移动端通过充电感应线圈与充电桩产生电磁感应;充电感应线圈与充电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充电模块接收充电感应线圈的电磁信号并产生电流给电源模块进行充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充电模块便于对管理移动端进行无线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管理移动端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触控屏和摄像头可以进行上下班的打卡操作,并取出充电存取柜内的用户移动端作为通信工具,用户移动端可以与管理移动端建立关联,形成一个区域的通讯网络;而管理移动端与远程管理终端建立数据交互,在施工现场通过管理移动端还可以查询施工完成度、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情况等信息,方便对施工现场和人员进行灵活管理,并且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也更快速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关系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终端1、管理移动端2和用户移动端3;其中,一个远程管理终端1可以与多个管理移动端2连接,每一管理移动端2可以与多个用户移动端3连接。如图1所示,管理移动端2包括机身21、机底座22和机头部23,机头部23的前侧设置有触控屏24和摄像头25,机身21的前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存取柜26,充电存取柜26内插接有多个用户移动端3,机身21内安装有控制机构29,机底座2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0。管理移动端2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触控屏24和摄像头25可以进行上下班的打卡操作,并取出充电存取柜26内的用户移动端3作为通信工具,用户移动端3可以与管理移动端2建立关联进行数据交互,形成一个区域的通讯网络,用户移动端3可以设置为具有对讲功能、显示功能和定位功能的机器,在一个通讯网络内用户移动端3之间可以实现对讲功能,并且管理移动端2可以根据定位自动行走找到某一用户移动端3的位置,用户移动端3也可以显示管理移动端2的定位并找到管理移动端2,而不必在一个固定地点;而管理移动端2与远程管理终端1建立数据交互,在施工现场通过管理移动端2还可以查询施工完成度、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情况等信息,方便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信息保护。管理移动端2通过控制机构29来实现打卡等功能,具体地,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29包括主控制器291、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管理终端(1)、管理移动端(2)和用户移动端(3);其中,/n管理移动端(2)包括机身(21)、机底座(22)和机头部(23),机头部(23)的前侧设置有触控屏(24)和摄像头(25),机身(21)的前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存取柜(26),机身(21)内安装有控制机构(29),机底座(2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0);/n控制机构(29)包括主控制器(291)、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数据处理模块(295)、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第一定位模块(297),主控制器(291)分别与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数据处理模块(295)、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第一定位模块(297)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其中,/n触控屏(24)与主控制器(291)、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通过触控屏(24)唤醒主控制器(291)并向主控制器(291)输入动作指令,数据处理模块(295)为触控屏(24)提供显示界面;/n摄像头(25)与驱动模块(294)和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294)驱动摄像头(25)获取视频流以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摄像头(25)将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295)进行数据处理;/n充电存取柜(26)分别与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和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充电存取柜(26)内插接有多个用户移动端(3),电源模块(292)为充电存取柜(26)提供电源以对用户移动端(3)进行充电,驱动模块(294)驱动充电存取柜(26)将用户移动端(3)推出或锁定,数据处理模块(295)管理并记录插接在充电存取柜(26)中的多个用户移动端(3)的使用情况,数据处理模块(295)与每一用户移动端(3)进行数据交互;/n万向轮(210)与驱动模块(294)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294)驱动万向轮(210)以控制管理移动端(2)移动;/n远程管理终端(1)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与管理移动端(2)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分别与主控制器(291)、数据处理模块(295)、第一定位模块(297)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管理移动端(2)与远程管理终端(1)进行数据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管理终端(1)、管理移动端(2)和用户移动端(3);其中,
管理移动端(2)包括机身(21)、机底座(22)和机头部(23),机头部(23)的前侧设置有触控屏(24)和摄像头(25),机身(21)的前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存取柜(26),机身(21)内安装有控制机构(29),机底座(2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0);
控制机构(29)包括主控制器(291)、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数据处理模块(295)、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第一定位模块(297),主控制器(291)分别与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数据处理模块(295)、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96)、第一定位模块(297)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其中,
触控屏(24)与主控制器(291)、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通过触控屏(24)唤醒主控制器(291)并向主控制器(291)输入动作指令,数据处理模块(295)为触控屏(24)提供显示界面;
摄像头(25)与驱动模块(294)和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294)驱动摄像头(25)获取视频流以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摄像头(25)将人脸识别图像或施工现场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295)进行数据处理;
充电存取柜(26)分别与电源模块(292)、驱动模块(294)和数据处理模块(295)电连接和信号连接,充电存取柜(26)内插接有多个用户移动端(3),电源模块(292)为充电存取柜(26)提供电源以对用户移动端(3)进行充电,驱动模块(294)驱动充电存取柜(26)将用户移动端(3)推出或锁定,数据处理模块(295)管理并记录插接在充电存取柜(26)中的多个用户移动端(3)的使用情况,数据处理模块(295)与每一用户移动端(3)进行数据交互;
万向轮(210)与驱动模块(294)电连接和信号连接,驱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克娜王琦王龙王炳奎吴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得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