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42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远程监控时钟同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穿槽,所述竖直贯穿槽的内侧两侧插接有转轴三,两个所述转轴三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时钟。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通过转动柱的转动带动连接杆绕着转动柱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同步时钟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将同步时钟转动至监控探头的前方,此时监控的摄像头取景的画面中就存在了同步时钟的镜头,从而达到了机械式装置减小了软件层面安装带来的故障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
本技术涉及远程监控时钟同步
,具体为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
技术介绍
分布式监控系统是目前工业监控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它一般由监控主机和分布式安装于监控对象的前置监控单元组成,监控主机通过现场总线和前置监控单元通信,以实现对监控对象的监测和控制,分布式监控系统通常使用现场总线通信方式,如RS-485(RS-422),CAN总线等,基本拓扑结构都为一对多的通讯方式,由于通讯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延时,监控主机和前置监控单元数据交换的时间延迟一般都在秒级,而很多监控系统要求站内时间分辨率为1毫秒以内,这个问题一般采用前置监控单元传输带时间标签的监测数据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监控主机和所有前置监控单元具有同步的时钟系统(一般要求误差在1毫秒以内),而现有的时钟同步装置大多为软件层面的安装,没有机械式的装置,软件层的时钟同步装置故障较多,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具备机械式装置减小了软件层面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部套接有监控安装座(2),所述监控安装座(2)的中部插接有转轴一(3),所述监控安装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控探头(4),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穿槽(6),所述竖直贯穿槽(6)的内侧两侧插接有转轴三(13),两个所述转轴三(13)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柱(8),所述套管(7)的左端固定来凝结有支架(9),两个所述支架(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挡板(10),两个所述连接挡板(10)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套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部套接有监控安装座(2),所述监控安装座(2)的中部插接有转轴一(3),所述监控安装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控探头(4),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穿槽(6),所述竖直贯穿槽(6)的内侧两侧插接有转轴三(13),两个所述转轴三(13)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柱(8),所述套管(7)的左端固定来凝结有支架(9),两个所述支架(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挡板(10),两个所述连接挡板(10)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套管(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二(12),所述转轴二(12)和监控安装座(2)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转动柱(8)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时钟(16),所述基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座(17),所述底部支撑座(17)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滑槽(18),所述底部支撑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架杆(19),所述监控探头(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数据传输电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4规约远程监控时钟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厚度大于套管(7)的外径,且所述基座(1)插接在两个监控安装座(2)之间,所述转轴一(3)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敏丁正威张中庆潘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融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