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38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1
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它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它包含主机、卡盘、第一手表带、第二手表带。主机与卡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主机镶嵌在卡盘内部,第一手表带、第二手表带与卡盘铰接;主机设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卡扣;卡盘设有通孔、槽孔、第一卡槽、连接块、控制块、弹簧,通孔、槽孔均设置在卡盘的底部,第一卡槽设置在卡盘左侧内部,连接块与第一卡槽连接,控制块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移连接。它结构简单,智能电话手表的主机与卡盘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使用智能电话手表接听电话时,更为便捷,提高智能电话手表的使用体验;主机可放置在其它配套的支架上,通过主机和支架的触点连接当做智能玩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智能电话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电话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电话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某些还处于样品测试阶段。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现有市场的部分儿童智能电话手表,因主机结构较小小,导致喇叭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在通话过程中,需要通过抬起手臂,把主机靠近耳朵才能听清;在使用主机进行拍照或游戏时,需先解开手表带,才能进行拍照或游戏的操作,且拍照或游戏的过程中,手表带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它结构简单,智能电话手表的主机与卡盘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使用智能电话手表接听电话时,更为便捷,提高智能电话手表的使用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机1、卡盘2、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主机1镶嵌在卡盘2内部,主机1与卡盘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通过手表带轴与卡盘2铰接;所述的主机1设有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扣13,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12均设置在主机1底部,且第一凸台11位于主机1底部中心位置,卡扣13设置在主机1左侧凹槽处;所述的卡盘2设有通孔21、槽孔22、第一卡槽23、连接块24、控制块25、弹簧26,通孔21、槽孔22均设置在卡盘2的底部,且通孔21位于卡盘2底部中心位置,第一卡槽23设置在卡盘2左侧内部,连接块24与第一卡槽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连接块24内部设有空腔241,连接块24的右侧设有第二卡槽242,控制块25包含按压块251、限位块252、顶出棒253,按压块251贯穿卡盘2左侧,限位块252设置在空腔241内部,且限位块252与空腔24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顶出棒253一端贯穿连接块24右侧,弹簧26与顶出棒253套接,弹簧26一端支撑在限位块252底部,弹簧26另一端支撑在空腔241底部。所述的第一凸台1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凸台12为两端为圆弧结构的方形凸台。所述的通孔21的结构与第一凸台11的结构相匹配,槽孔22的结构与第二凸台12的结构相匹配,第二卡槽242的结构与卡扣13的结构相匹配。所述的按压块251为方形结构,限位块252为圆形结构,顶出棒253与卡扣13之间的间隙为1~1.5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主机1的底部外形结构与卡盘2内部结构相匹配,当主机1镶嵌在卡盘2内部时,通过第一凸台11与通孔21之间的连接,限制主机1在卡盘2内的水平面横向及纵向的位移行程;通过卡扣13与第二卡槽242之间的连接,限制主机1在卡盘2内的竖直方向的位移行程;按下按压块251,限位块252挤压弹簧26,顶出棒253推离卡扣13,主机1从卡盘2内取出,松开按压块251,控制块25在弹簧26的作用下,恢复原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通过把智能电话手表的主机与卡盘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有效解决智能电话手表接听电话时需弯曲手臂的问题,使得智能电话手表的使用更为便捷;有效解决拍照或游戏过程中,需先解开手表带的问题,简化操作,提高智能电话手表的使用体验;主机由WIFI和4G流量传输数据,主机可放置在其它配套的支架上,通过主机和支架的触点连接当做智能玩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机1与卡盘2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对应图3的A-A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控制块25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机1、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扣13、卡盘2、通孔21、槽孔22、第一卡槽23、连接块24、空腔241、第二卡槽242、控制块25、按压块251、限位块252、顶出棒253、弹簧26、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机1、卡盘2、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主机1镶嵌在卡盘2内部,主机1与卡盘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通过手表带轴与卡盘2铰接;所述的主机1设有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扣13,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12均设置在主机1底部,且第一凸台11位于主机1底部中心位置,卡扣13设置在主机1左侧凹槽处;所述的卡盘2设有通孔21、槽孔22、第一卡槽23、连接块24、控制块25、弹簧26,通孔21、槽孔22均设置在卡盘2的底部,且通孔21位于卡盘2底部中心位置,第一卡槽23设置在卡盘2左侧内部,连接块24与第一卡槽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连接块24内部设有空腔241,连接块24的右侧设有第二卡槽242,控制块25包含按压块251、限位块252、顶出棒253,按压块251贯穿卡盘2左侧,限位块252设置在空腔241内部,且限位块252与空腔24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顶出棒253一端贯穿连接块24右侧,弹簧26与顶出棒253套接,弹簧26一端支撑在限位块252底部,弹簧26另一端支撑在空腔241底部,弹簧26确保控制块25下压后,恢复原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凸台1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凸台12为两端为圆弧结构的方形凸台。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21的结构与第一凸台11的结构相匹配,通过第一凸台11与通孔21之间的连接,限制主机1在卡盘2内的水平面横向及纵向的位移行程;槽孔22的结构与第二凸台12的结构相匹配,通过第二凸台2与槽孔22之间的连接,限制主机1在卡盘2内的水平面横向及纵向的位移行程;第二卡槽242的结构与卡扣13的结构相匹配,通过卡扣13与第二卡槽242之间的连接,限制主机1在卡盘2内的竖直方向的位移行程,进而把主机1固定在卡盘2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的按压块251为方形结构,限位块252为圆形结构,顶出棒253与卡扣13之间的间隙为1~1.5mm,确保控制块25只需要通过移动较小的行程即可推离卡扣12。它结构简单,通过把智能电话手表的主机与卡盘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机(1)、卡盘(2)、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主机(1)镶嵌在卡盘(2)内部,主机(1)与卡盘(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通过手表带轴与卡盘(2)铰接;所述的主机(1)设有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扣(13),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12)均设置在主机(1)底部,且第一凸台(11)位于主机(1)底部中心位置,卡扣(13)设置在主机(1)左侧凹槽处;所述的卡盘(2)设有通孔(21)、槽孔(22)、第一卡槽(23)、连接块(24)、控制块(25)、弹簧(26),通孔(21)、槽孔(22)均设置在卡盘(2)的底部,且通孔(21)位于卡盘(2)底部中心位置,第一卡槽(23)设置在卡盘(2)左侧内部,连接块(24)与第一卡槽(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连接块(24)内部设有空腔(241),连接块(24)的右侧设有第二卡槽(242),控制块(25)包含按压块(251)、限位块(252)、顶出棒(253),按压块(251)贯穿卡盘(2)左侧,限位块(252)设置在空腔(241)内部,且限位块(252)与空腔(24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顶出棒(253)一端贯穿连接块(24)右侧,弹簧(26)与顶出棒(253)套接,弹簧(26)一端支撑在限位块(252)底部,弹簧(26)另一端支撑在空腔(24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不用拆卸表带主机独立接听电话的拍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机(1)、卡盘(2)、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主机(1)镶嵌在卡盘(2)内部,主机(1)与卡盘(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手表带(3)、第二手表带(4)通过手表带轴与卡盘(2)铰接;所述的主机(1)设有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扣(13),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12)均设置在主机(1)底部,且第一凸台(11)位于主机(1)底部中心位置,卡扣(13)设置在主机(1)左侧凹槽处;所述的卡盘(2)设有通孔(21)、槽孔(22)、第一卡槽(23)、连接块(24)、控制块(25)、弹簧(26),通孔(21)、槽孔(22)均设置在卡盘(2)的底部,且通孔(21)位于卡盘(2)底部中心位置,第一卡槽(23)设置在卡盘(2)左侧内部,连接块(24)与第一卡槽(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连接块(24)内部设有空腔(241),连接块(24)的右侧设有第二卡槽(242),控制块(25)包含按压块(251)、限位块(252)、顶出棒(253),按压块(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茂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迪沃智能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