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06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浴缸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所述浴缸包括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设置有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多组发热片,分别设置在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所述底部加热区位于浴缸底部,无水加热区位于浴缸侧壁上部,所述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至少采用两路温控系统、且无水加热区的温控系统单独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浴缸的控温装置,可以分别控制浴缸不同区域的温度,使用更加安全,感觉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浴缸的
,涉及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恒温浴缸的恒温加热方式分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加热缸内洗浴水,另一类是从缸外加热方式。直接加热缸内洗浴水的由于有管道和水泵组件,这些组件容易藏水,特别是水泵洗浴完后无法排干里面的水分,它会在里面生长细菌,对于铁质水泵还会生锈,更可怕的是加热元件和水泵的漏电风险极大,因为加热元件和水泵是直接与洗浴水接触的,一旦加热元件或水泵损坏而漏电将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虽然有漏电保护电路,但也是先触电后才保护,万一保护电路也损坏就有生命危险。外热式的优点是所有电器不与洗浴水接触,安全又卫生,外热式的又分了两种,一种是水循环加热,另一种是干式加热,水循环加热不好独立多段控温,再则缸外水循环加热的成本高,不好清洗易污染。由于浴缸多数是采用导热性较差的亚克力与玻璃纤维用环氧树脂胶合组成的,缸壁又厚导热性极差,在缸壁的内外形成较大的导热温差,而缸壁有些位置浸水有些不浸水,不浸水的部位温度不宜超过45℃,否则人体触碰会有发烫的感觉,浸水部位是加热区温度会很高,它们需要独立控温才会达到最理想的加热。缸外加热最难的技术问题是控温,由于缸壁的导热性差,导热时差长严重影响温控器的PID运算,如当温度探头感应到水温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PID会发出减少加热量或停止加热,但是由于缸壁的导热时差和内外温差大,感温器还会继续升温,加热量会继续减少或停止,当外壁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应该增大加热量,由于导热时差的原因要很长时间才感应到,缸外温度会下降很多,导致温度波动很大,虽然PID最后会算出准确的加热量,但时间要很长,等温度稳定时人已经洗浴完了。温度波动大对缸体的损害非常严重,这是亚克力材料难于采用缸外加热的主要原因,亚克力材料70℃就开始软化了,它的加固材料是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而它们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温差大、温度不均匀都会导致亚克力売层与加固层脱离而分层损坏。加热波动大就会出现加热时过度加热而过度温升,外壁就会接近70℃,不均匀的地方有些会超过70℃,就会在温度高的地方局部开始分层,然后就像玻璃裂缝一样顺着裂缝开裂,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可以分别控制浴缸不同区域的温度,使用更加安全,感觉更加舒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所述浴缸包括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设置有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多组发热片,分别设置在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所述底部加热区位于浴缸底部,无水加热区位于浴缸侧壁上部,所述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至少采用两路温控系统、且无水加热区的温控系统单独设置。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根据实际使用状态来划分,一般而言,缸体侧面高度25cm左右以下部位是水长期浸泡部位,25cm左右以上部位多为无水区。发热片的功率按面积大小和位置来设计,底部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为功率最大的主加热区。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浸水加热区位于浴缸侧壁下部,底部加热区发热片单位面积的功率不小于浸水加热区发热片单位面积的功率,浸水加热区发热片单位面积的功率不小于无水加热区发热片单位面积的功率。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发热片由铝箔片包裹发热线制成。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的多组发热片可以采用同一铝箔片覆盖。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发热片粘贴于浴缸的外壁上。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每组发热片包括一片发热片或多片发热片。每个加热区域可以采用一组发热片,也可以采用多组发热片并联。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底部加热区、无水加热区和浸水加热区的发热片采用各自独立的多路温控系统;或者底部加热区及浸水加热区的发热片采用一路温控系统,无水加热区的发热片采用另一路温控系统。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发热片与浴缸外壁之间设置有探测发热片温度的温度探头,所述浴缸内设置有探测水温的温度探头。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无水加热区的温度控制在36℃-45℃。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发热片的温控电路中设置有过温保护,过温保护的设定值为55℃。在上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中,所述控温装置的温控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浴缸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加热方案,以底部加热区、浸水加热区为主加热区,用于补充洗浴水所散发的热量,以无水加热区加热浴缸壁,使浴缸壁保持与人体接触时感觉舒适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浴缸;2、发热片;3、底部加热区;4、无水加热区;5、浸水加热区;6、铝箔片;7、发热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所述浴缸1包括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设置有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多组发热片2,分别设置在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所述底部加热区3位于浴缸底部,无水加热区4位于浴缸侧壁上部,浸水加热区5位于浴缸侧壁下部,所述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至少采用两路温控系统、且无水加热区4的温控系统单独设置。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根据实际使用状态来划分,一般而言,浴缸1侧壁高度25cm左右以下部位是水长期浸泡部位,25cm左右以上部位多为无水区。发热片2的功率按面积大小和位置来设计,底部加热区3和浸水加热区4为功率最大的主加热区。上述发热片2由铝箔片6包裹发热线7制成,发热片2粘贴于浴缸的外壁上,每组发热片2包括一片发热片2或多片发热片2。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的多组发热片2可以采用同一铝箔片覆盖。每组的发热片2应尽量的少,受结构形状的影响分多片组合发热片2容易生产些,底部可以采用一片发热片2,侧面一般采用多片发热片2。一个加热区域采用多组发热片2时,多组发热片2采用并联方式。上述发热片2与浴缸1外壁之间设置有探测发热片2温度的温度探头,所述浴缸1内设置有探测水温的温度探头。上述发热片2的温控电路中设置有过温保护,过温保护的设定值为55℃。上述控温装置的温控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浴缸1侧壁25cm左右以上部位即无水加热区4的温度控制在36℃—45℃人体接触感觉舒服的温度。无水区对人体的舒适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冬天不加热保温人体接触会有冰凉的感觉很不舒服,尤其靠背部位,无水区可以固定大家都感觉不错的40℃,但可调节肯定更好,通常夏天喜欢低些,冬天喜欢高些,36℃—45℃是人体接触感觉最舒服的温度范围。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浴缸洗浴时所流失的热量有两部分,缸壁传热损失和水面蒸发损失,只要保持缸外的温度与缸内水温相同就不会有传热损失了,但是水的汽化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所述浴缸(1)包括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设置有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多组发热片(2),分别设置在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所述底部加热区(3)位于浴缸底部,无水加热区(4)位于浴缸侧壁上部,浸水加热区(5)位于浴缸侧壁下部,所述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至少采用两路温控系统、且无水加热区(4)的温控系统单独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所述浴缸(1)包括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浴缸底部和浴缸侧壁设置有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多组发热片(2),分别设置在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所述底部加热区(3)位于浴缸底部,无水加热区(4)位于浴缸侧壁上部,浸水加热区(5)位于浴缸侧壁下部,所述底部加热区(3)、无水加热区(4)和浸水加热区(5)至少采用两路温控系统、且无水加热区(4)的温控系统单独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加热区(3)发热片(2)单位面积的功率不小于浸水加热区(5)发热片(2)单位面积的功率,浸水加热区(5)发热片(2)单位面积的功率不小于无水加热区(4)发热片(2)单位面积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2)由铝箔片(6)包裹发热线(7)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浴缸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2)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埃飞灵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