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05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包括安装箱、移动结构和雾化结构;安装箱:其安装箱的上表面为开口结构,安装箱的内部右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箱的箱体并在端头处设有转向轮,安装箱的右表面均匀分布有探测雷达,安装箱的上端箱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水桶,水桶的上端桶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水桶盖板;移动结构:设置于安装箱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内部;雾化结构:设置于水桶盖板的板体上并延伸至水桶的内部;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该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双开口移动雾化使对室内雾化效果更快,工作效率更高,有效的去除甲醛、一氧化碳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移动式家用加湿器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空气加湿器就是这样慢慢的走进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空气加湿器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物,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加湿器产品的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加大对加湿器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将有利于国内空气加湿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在空气非常干燥的时候,我们的皮肤就会出现龟裂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保持一个湿润的环境来进行改善,加湿器就是最佳的选择,而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小型加湿器,其缺陷有加湿范围小,不均匀,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对室内各个角落的加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对室内各个角落的加湿的需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包括安装箱、移动结构和雾化结构;安装箱:其上表面为开口结构,安装箱的内部右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箱的箱体并在端头处设有转向轮,安装箱的右表面均匀分布有探测雷达,安装箱的上端箱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水桶,水桶的上端桶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水桶盖板;移动结构:设置于安装箱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内部;雾化结构:设置于水桶盖板的板体上并延伸至水桶的内部;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探测雷达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达到对室内各个角落实施全方位的加湿的需求,有效的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固定板、第一电机、转动盘、摆杆、旋转柱、传动轴、转动轮和轮槽块,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箱的内部底面左端,固定板的中部安装孔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设有转动盘,转动盘前侧面边缘处设置的转轴与摆杆的顶端转孔转动连接,摆杆的底端转孔与旋转柱的外弧面转动连接,旋转柱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上对应的转孔转动连接,安装箱的下表面右端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轮槽块,轮槽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传动轴的外侧端与对应的轮槽块中壁转孔转动连接并在端头处均设有转动轮,转动轮配合位于轮槽块的凹槽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移动雾化使对室内雾化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快。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包括超声波雾化器、T型管、底座板、支架和抽气扇,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水桶的底部中心处,水桶盖板的上表面中部开口处设有T型管,T型管的内部设有底座板,底座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开口处设有抽气扇,超声波雾化器和抽气扇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双开口雾化使雾化效果更快,有效的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进一步的,还包括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设置于水桶的内弧面上,从而保护机器并提示家人需要及时添加水。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桶盖板封盖,所述水桶盖板的上表面左端开口内螺纹与水桶盖板封盖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防止在运行的过程中水的洒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螺栓经底板四角的安装孔与安装箱箱口上的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对底板及上方结构的安装固定,将水通过水桶盖板上表面左端开口注入水桶内并盖上水桶盖板封盖,通过PLC控制器调控,超声波雾化器运行,将水在水桶内进行雾化,通过PLC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抽气扇运转,通过抽气扇将水桶内的水雾抽取,通过T型管两端开口排出达到对室内加湿的需求,有效的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2、通过PLC控制器调控,还可以控制第一电机运转,带动输出轴底端转动盘旋转,由于转动盘的前端转轴与摆杆的顶端转孔转动连接,摆杆的底端转孔与旋转柱的外弧面转动连接,旋转柱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上对应的转孔转动连接,摆杆可以往复拉动传动轴运动,带动转动轮运动,探测雷达自动进行探测,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进行传输给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调控,控制第二电机运行,达到转向的要求,实现对室内经过的区域加湿需求,水位感应器实时感应水位,当水低于设定水位时,水位感应器及时发送指令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及时收集信息进行调控,超声波雾化器和第一电机停止运行,从而保护机器并提示家人需要及时添加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雾化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安装箱、3移动结构、31固定板、32第一电机、33转动盘、34摆杆、35旋转柱、36传动轴、37转动轮、38轮槽块、4转向轮、5水桶、6水桶盖板、7雾化结构、71超声波雾化器、72T型管、73底座板、74支架、75抽气扇、8水位感应器、9水桶盖板封盖、10PLC控制器、11螺栓、12探测雷达、13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包括安装箱2、移动结构3和雾化结构7;安装箱2:安装箱2提供支撑,其上表面为开口结构,安装箱2的内部右端设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箱2的箱体并在端头处设有转向轮4,安装箱2的右表面均匀分布有探测雷达12,安装箱2的上端箱口处通过螺栓11螺纹连接有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水桶5,水桶5的上端桶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水桶盖板6;移动结构3:设置于安装箱2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内部,移动结构3包括固定板31、第一电机32、转动盘33、摆杆34、旋转柱35、传动轴36、转动轮37和轮槽块38,固定板31设置于安装箱2的内部底面左端,固定板31的中部安装孔内设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底端设有转动盘33,转动盘33前侧面边缘处设置的转轴与摆杆34的顶端转孔转动连接,摆杆34的底端转孔与旋转柱35的外弧面转动连接,旋转柱3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36上对应的转孔转动连接,安装箱2的下表面右端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轮槽块38,轮槽块38的下表面设有凹槽,传动轴36的外侧端与对应的轮槽块38中壁转孔转动连接并在端头处均设有转动轮37,转动轮37配合位于轮槽块38的凹槽内部,第一电机32运转,带动输出轴底端转动盘33旋转,由于转动盘33的前端转轴与摆杆34的顶端转孔转动连接,摆杆34的底端转孔与旋转柱35的外弧面转动连接,旋转柱3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36上对应的转孔转动连接,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2)、移动结构(3)和雾化结构(7);/n安装箱(2):其上表面为开口结构,安装箱(2)的内部右端设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箱(2)的箱体并在端头处设有转向轮(4),安装箱(2)的右表面均匀分布有探测雷达(12),安装箱(2)的上端箱口处通过螺栓(11)螺纹连接有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水桶(5),水桶(5)的上端桶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水桶盖板(6);/n移动结构(3):设置于安装箱(2)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内部;/n雾化结构(7):设置于水桶盖板(6)的板体上并延伸至水桶(5)的内部;/n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0),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探测雷达(12)和第二电机(13)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2)、移动结构(3)和雾化结构(7);
安装箱(2):其上表面为开口结构,安装箱(2)的内部右端设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箱(2)的箱体并在端头处设有转向轮(4),安装箱(2)的右表面均匀分布有探测雷达(12),安装箱(2)的上端箱口处通过螺栓(11)螺纹连接有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水桶(5),水桶(5)的上端桶口处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水桶盖板(6);
移动结构(3):设置于安装箱(2)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内部;
雾化结构(7):设置于水桶盖板(6)的板体上并延伸至水桶(5)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0),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探测雷达(12)和第二电机(13)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家用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固定板(31)、第一电机(32)、转动盘(33)、摆杆(34)、旋转柱(35)、传动轴(36)、转动轮(37)和轮槽块(38),所述固定板(31)设置于安装箱(2)的内部底面左端,固定板(31)的中部安装孔内设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底端设有转动盘(33),转动盘(33)前侧面边缘处设置的转轴与摆杆(34)的顶端转孔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彪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