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05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其中压管组件设置在和机身固定的上水管上,包括和机身滑移连接的移动件,机身在移动件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驱动斜面将推动移动件滑移的推力转化为对上水管的压力,使上水管发生弹性变形,以调节上水管的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冷风扇,通过调整上水量,实现相同档位下拥有不一样的加湿量,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
本技术属于流量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
技术介绍
冷风扇是一种制冷设备,冷风扇具有耗电量少,环保健康,覆盖面积广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冷风扇无法调节上水量,所以蒸发量只能根据环境温湿度、风扇档位来改变。所以常规的冷风扇当消费者觉得湿度太大,但是又要凉爽的时候,只能选择关闭加湿功能,而不能调小,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以调节冷风扇的流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压管组件及冷风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管组件,设置在和机身固定的上水管上,包括和机身滑移连接的移动件,机身在移动件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驱动斜面将推动移动件滑移的推力转化为对上水管的压力,使上水管发生弹性变形,以调节上水管的流量。进一步的,机身在移动件和上水管之间设置有压管头,压管头一端和机身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驱动斜面为压管头的正面,驱动斜面和移动件的驱动斜面夹有夹角;随移动件滑移,移动件抵接驱动斜面,使压管头弹性变形并使自由端挤压上水管。进一步的,压管头背面和上水管贴合。进一步的,机身形成有和上水管平行的滑键槽,移动件沿滑键槽滑移。进一步的,滑键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一端分别形成有限位凸块,移动件两侧分别形成有供限位凸块的通槽。进一步的,机身形成有作为驱动斜面的倾斜滑槽,倾斜滑槽和上水管夹有夹角,从而移动件沿倾斜滑槽滑移并挤压上水管。进一步的,移动件呈滚轮状,且两端形成有插入倾斜滑槽的转轴。进一步的,压管组件还包括和机身固接的压管套,压管套套设在上水管外。进一步的,机身开有将移动件露出的开口。一种冷风扇,包括上水箱,上水箱通过上水管供水,上水箱一侧设置有滴水孔,滴水孔正下方设置有湿帘;上水管设有上述的压管组件。本技术的压管组件及冷风扇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调整上水量,实现相同档位下拥有不一样的加湿量,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冷风扇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压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压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机身;11、上水箱;12、上水管;13、湿帘;2、移动件;3、压管头;4、驱动斜面;5、滑键槽;51、侧板;52、限位凸块;6、倾斜滑槽;7、转轴;8、压管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压管组件及冷风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冷风扇,包括机身1,机身1上侧设有上水箱11,上水箱11通过上水管12供水,从而水泵抽水为上水箱11供水。上水箱11一侧设置有分水槽,分水槽底部设置有滴水孔。机身1在滴水孔正下方设置有湿帘13,同时湿帘13内侧的风扇吹风,从而实现制冷风功能。固定在机身1上的上水管12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压管组件。压管组件包括和机身1滑移连接的移动件2,机身1在移动件2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4,驱动斜面4将推动移动件2滑移的推力转化为对上水管12的压力,从而使上水管12发生弹性变形,增大上水管12的流体阻力,手动调节上水管12的流量。为了设置驱动斜面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方式。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机身1在移动件2和上水管12之间设置有压管头3,压管头3一端和机身1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驱动斜面4为压管头3的正面,且驱动斜面4和移动件2的驱动斜面4夹有夹角;随移动件2滑移,移动件2抵接驱动斜面4,使压管头3弹性变形并使自由端挤压上水管12。为了保证压管效率,压管头3背面和上水管12贴合,而机身1形成有和上水管12平行的滑键槽5,移动件2沿滑键槽5滑移。滑键槽5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51,两侧板51一端分别形成有限位凸块52,移动件2两侧分别形成有供限位凸块52的通槽,从而移动件2沿滑键槽5滑移。而且为了便于推动移动件2滑移,移动件2呈块状,且外表面形成有摩擦纹。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无需另外设置压管头3,直接用移动件2压管即可。因此,机身1形成有作为驱动斜面4的倾斜滑槽6,倾斜滑槽6和上水管12夹有夹角,从而移动件2沿倾斜滑槽6滑移并挤压上水管12。为了便于推动移动件2相对于机身1滑移,移动件2呈滚轮状,且两端形成有插入倾斜滑槽6的转轴7,从而通过滚动和滑动,沿倾斜滑槽6滑移。而且滚轮侧面形成摩擦纹,以保证摩擦力。为了固定上水管12和机身1,压管组件包括和机身1固接的压管套8,压管套8套设在上水管12外,移动件2和驱动斜面4均设置在压管套8上。而且机身1开有将移动件2露出的开口,以便于手动推动移动件2,实现用户调节。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管组件,设置在和机身(1)固定的上水管(1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和机身(1)滑移连接的移动件(2),机身(1)在移动件(2)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4),驱动斜面(4)将推动移动件(2)滑移的推力转化为对上水管(12)的压力,使上水管(12)发生弹性变形,以调节上水管(12)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管组件,设置在和机身(1)固定的上水管(1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和机身(1)滑移连接的移动件(2),机身(1)在移动件(2)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4),驱动斜面(4)将推动移动件(2)滑移的推力转化为对上水管(12)的压力,使上水管(12)发生弹性变形,以调节上水管(12)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机身(1)在移动件(2)和上水管(12)之间设置有压管头(3),压管头(3)一端和机身(1)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驱动斜面(4)为压管头(3)的正面,驱动斜面(4)和移动件(2)的驱动斜面(4)夹有夹角;随移动件(2)滑移,移动件(2)抵接驱动斜面(4),使压管头(3)弹性变形并使自由端挤压上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压管头(3)背面和上水管(1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机身(1)形成有和上水管(12)平行的滑键槽(5),移动件(2)沿滑键槽(5)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管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明张逸鸿雷明静白建东黄雪珍冯政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