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涉及产品表面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透射光源灯盒,透射光源灯盒的顶部设置有光源扩散板;灯体固定板,灯体固定板设置于透射光源灯盒的内侧,且灯体固定板的顶侧面铺设有若干LED照明灯,用于形成照明方向朝上的透射光源;灯体控制电路板,灯体控制电路板设置于透射光源灯盒的内侧,用于驱动LED照明灯的点亮或熄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按照顺序设置的散热风扇、灯体控制电路板和灯体固定板,可以使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带走透射光源灯盒内产生的热量,并且通过位于下方的出风口,可以将热风向下排出,使排出的热风不会影响到被检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产品表面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CCD传感器,是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目前,在工业产品品表面瑕疵检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针对产品表面各种疵点的检测。当前,在CCD传感器扫描取样过程中,照明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CCD传感器扫描取样的动态范围和精度,照明光源的亮度高和稳定性好,则可以获取更精确的取样数据,更宽的动态范围,并适应更多的样本类型。目前,在CCD传感器下方经常使用照明区域向上的透射光源,但是目前的透射光源结构无法实现均匀、高亮,另外如果提高照明的亮度,就会极大程度考虑LED照明光源的散热问题,但是现场安装的空间有限,过大的光源散热十分不合适也不方便安装。因此构建适合且方便安装,与位于上方的CCD传感器配合使用的透射光源结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可以对灯盒的内部空间进行有效的散热,能够配合CCD传感器进行使用,对待检物体进行支撑,并产生相应的透射光源。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包括透射光源灯盒,透射光源灯盒的顶部设置有光源扩散板;灯体固定板,灯体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内侧,且所述灯体固定板的顶侧面铺设有若干LED照明灯,用于形成照明方向朝上的透射光源;灯体控制电路板,灯体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LED照明灯的点亮或熄灭;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一端,用于吹走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和所述LED照明灯上的热量;出风口,出风口贯穿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侧面,使所述散热风扇吹走的热量向所述透射光源灯盒外部流通。优选的,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LED照明灯的功率,所述第一电路板用于测量压控恒流源的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连接有长排针。优选的,所述灯体固定板和所述透射光源灯盒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使所述灯体固定板的底侧面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内底侧面之间留有空间。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透射光源灯盒内底侧面的第一支撑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的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灯体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侧面。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垂直贯穿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底侧面。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灯体固定板以及所述出风口自左向右依次分布。优选的,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一端固定有散热风扇固定板,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板上。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四个,且它们均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板的侧面,使所述散热风扇的吹风路径路过所述灯体固定板的顶、底侧面。优选的,若干所述LED照明灯自左向右依次分布在所述灯体固定板的顶侧面,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设有两组,且其中一组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用于驱动奇数的LED照明灯,另外一组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用于驱动偶数的LED照明灯。优选的,所述透射光源灯盒的底侧面还贯穿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按照顺序设置的散热风扇、灯体控制电路板和灯体固定板,可以使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带走透射光源灯盒内产生的热量,并且通过位于下方的出风口,可以将热风向下排出,使排出的热风不会影响到被检物体。2、本技术提供的两组灯体控制电路板可以分别控制分布在灯体固定板上的LED照明灯,在亮度需求低的时候,可以只亮一部分,方便控制且节省能源。3、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孔可以有效地对第二电路板进行散热,避免第二电路板发热较大而导致自身使用寿命受损,有效地提高了灯体控制电路板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提供的透射光源结构不仅可以方便的配合CCD传感器进行使用,而且其内部空间的热量也能得到及时的散出,有效地缓解了灯盒内部的热量聚集,提高了LED照明灯和灯体控制电路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透射光源灯盒和光源扩散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透射光源灯盒和灯体固定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透射光源灯盒和支撑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散热风扇固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透射光源灯盒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灯体控制电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灯体控制电路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射光源灯盒,2-光源扩散板,3-灯体固定板,4-灯体控制电路板,401-第一电路板,402-第二电路板,5-散热风扇,6-出风口,7-散热孔,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长排针,11-LED照明灯,12-散热风扇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包括透射光源灯盒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透射光源灯盒1的顶部设置有光源扩散板2,可以均匀的分散向上照亮的光源;灯体固定板3,灯体固定板3设置于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且灯体固定板3的顶侧面铺设有若干LED照明灯11,用于形成照明方向朝上的透射光源;灯体控制电路板4,灯体控制电路板4设置于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用于驱动LED照明灯11的点亮或熄灭;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设置于透射光源灯盒1的一端,用于吹走灯体控制电路板4和LED照明灯11上的热量;出风口6,出风口6贯穿于透射光源灯盒1的侧面,使透射光源灯盒1内的空间与外部空间打通,方便散热风扇5吹走的热量向透射光源灯盒1外部流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灯体控制电路板4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第二电路板402用于控制LED照明灯11的功率,第二电路板402发热较为严重,因此位于下方,有利于散热,第一电路板401用于测量压控恒流源的电流信号,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之间连接有长排针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灯体固定板3和透射光源灯盒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使灯体固定板3的底侧面与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底侧面之间留有空间,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透射光源灯盒1内底侧面的第一支撑杆8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8顶部的两个第二支撑杆9,灯体固定板3固定在第二支撑杆9的顶侧面,为了方便散热风扇5可以将灯体固定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射光源灯盒(1),透射光源灯盒(1)的顶部设置有光源扩散板(2);/n灯体固定板(3),灯体固定板(3)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且所述灯体固定板(3)的顶侧面铺设有若干LED照明灯(11),用于形成照明方向朝上的透射光源;/n灯体控制电路板(4),灯体控制电路板(4)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LED照明灯(11)的点亮或熄灭;/n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一端,用于吹走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4)和所述LED照明灯(11)上的热量;/n出风口(6),出风口(6)贯穿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侧面,使所述散热风扇(5)吹走的热量向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外部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射光源灯盒(1),透射光源灯盒(1)的顶部设置有光源扩散板(2);
灯体固定板(3),灯体固定板(3)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且所述灯体固定板(3)的顶侧面铺设有若干LED照明灯(11),用于形成照明方向朝上的透射光源;
灯体控制电路板(4),灯体控制电路板(4)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LED照明灯(11)的点亮或熄灭;
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设置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一端,用于吹走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4)和所述LED照明灯(11)上的热量;
出风口(6),出风口(6)贯穿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侧面,使所述散热风扇(5)吹走的热量向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外部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控制电路板(4)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所述第二电路板(402)用于控制所述LED照明灯(11)的功率,所述第一电路板(401)用于测量压控恒流源的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路板(40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402)之间连接有长排针(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固定板(3)和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使所述灯体固定板(3)的底侧面与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的内底侧面之间留有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线性CCD传感器扫描的透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透射光源灯盒(1)内底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郑步笑,徐存辉,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善果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