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92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封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包括由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封堵头和封堵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PPR管道封堵件,通过吸水载体吸收足够水后,将其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送入管内指定封堵位置后,吸水载体受到管道内壁挤压,使水外流的同时充满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与管道之间的空腔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发生液体泄漏等情况,封堵性能高;通过拓展板与管道内壁的卡接,实现装置的稳定安装,操作便捷,使用稳定,便于后期的拆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R管道封堵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封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PPR管道封堵件。
技术介绍
用于供水暖的PPR管是生活中常用的管道,使用寿命长,但是PPR管安装时若未能及时的安装外部设备,或者返工无用的PPR管都需要进行端头封堵,但现在的PPR管端部封堵时需要焊接连接头再啮合封装,影响后续使用,而且连接头的焊接较为麻烦,焊接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弥补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PPR管道封堵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包括由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封堵头和封堵座;所述封堵座包括套筒、螺钉、拓展板、弹性件、第一密封垫以及密封环,所述套筒外侧壁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和对称开设的通槽,所述拓展板铰接于通槽内,所述拓展板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拓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套筒前端螺纹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套筒与管道端部的连接处,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套筒外侧壁的后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的前端呈倒角结构;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套筒的前端,另一端连接封堵头;所述封堵头包括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杆连接封堵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外螺纹将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固定在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吸水载体设置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之间,所述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直径大于管道的内径。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垫包括橡胶垫片、外金属卡片和内金属卡片,所述橡胶垫片设置于外金属卡片和内金属卡片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垫的结构与第二密封垫结构相同,所述橡胶垫片外径分别大于内金属卡片和外金属卡片的外径并大于吸水载体的外径。其中,所述螺钉的后端一体固定有扭柄,所述扭柄表面设置有圆孔。其中,所述吸水载体为海绵吸水载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外圈呈外包状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垫内侧对称开设有裂槽。其中,所述套筒、螺钉和拓展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PPR管道封堵件,通过吸水载体吸收足够水后,将其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送入管内指定封堵位置后,吸水载体受到管道内壁挤压,使水外流的同时充满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与管道之间的空腔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发生液体泄漏等情况,封堵性能高;通过拓展板与管道内壁的卡接,实现装置的稳定安装,操作便捷,使用稳定,便于后期的拆卸使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PPR管道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PPR管道封堵件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连接杆;2、封堵头;21、吸水载体;22、第二密封垫;221、橡胶垫片;222、外金属卡片;223、内金属卡片;23、第三密封垫;24、定位螺母;25、锁紧螺母;3、封堵座;31、套筒;311、通槽;32、螺钉;33、拓展板;34、弹性件;35、第一密封垫;36、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包括由连接杆1固定连接的封堵头2和封堵座3;所述封堵座3包括套筒31、螺钉32、拓展板33、弹性件34、第一密封垫35以及密封环36,所述套筒31外侧壁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和对称开设的通槽311,所述拓展板33铰接于通槽311内,所述拓展板33与套筒31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34,所述拓展板33的外侧设置有与套筒31前端螺纹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第一密封垫35设置于套筒31与管道端部的连接处,所述密封环36设置于套筒31外侧壁的后端,所述套筒31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32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32的前端呈倒角结构;所述连接杆1一端连接于套筒31的前端,另一端连接封堵头2;所述封堵头2包括吸水载体21、第二密封垫22、第三密封垫23、定位螺母24和锁紧螺母25,所述连接杆1连接封堵头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1通过外螺纹将吸水载体21、第二密封垫22、第三密封垫23固定在定位螺母24和锁紧螺母25之间,所述吸水载体21设置于第二密封垫22和第三密封垫23之间,所述吸水载体21、第二密封垫22和第三密封垫23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直径大于管道的内径。工作原理:将套筒31通过螺纹旋进管道的端口,第一密封垫35包在套筒31和管道的外侧,配合密封环36的套设实现高效密封,然后拧动螺钉32转动,使螺钉32挤压拓展板33,拓展板33克服弹簧件的弹力向外转动扩张,使拓展板33表面的螺纹与管道内壁更加紧密的卡接,实现装置的稳定安装封堵;吸水载体21吸收足够水后,将其与第二密封垫22和第三密封垫23送入管内指定封堵位置后,吸水载体21受到管道内壁挤压,使水外流的同时充满第二密封垫22、第三密封垫23与管道之间的空腔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发生液体泄漏等情况,封堵性能高。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PPR管道封堵件,通过吸水载体吸收足够水后,将其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送入管内指定封堵位置后,吸水载体受到管道内壁挤压,使水外流的同时充满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与管道之间的空腔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发生液体泄漏等情况,封堵性能高;通过拓展板与管道内壁的卡接,实现装置的稳定安装,操作便捷,使用稳定,便于后期的拆卸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垫22包括橡胶垫片221、外金属卡片222和内金属卡片223,所述橡胶垫片221设置于外金属卡片222和内金属卡片223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垫23的结构与第二密封垫22结构相同,所述橡胶垫片221外径分别大于内金属卡片223和外金属卡片222的外径并大于吸水载体21的外径。由上述描述可知,外金属卡片和内金属卡片用于橡胶垫片的径向限位,防止橡胶垫片在管内受到挤压密封时变形过大,达不到密封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螺钉32的后端一体固定有扭柄,所述扭柄表面设置有圆孔。由上述描述可知,扭柄可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扭转螺钉。进一步的,所述吸水载体21为海绵吸水载体21。由上述描述可知,海绵吸水载体的吸水量大,水量更充分,使其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垫35的外圈呈外包状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垫35内侧对称开设有裂槽。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密封垫内侧对称开设有裂槽,方便将第一密封垫撕烂,使套筒与管道腾出空间,向内按压套筒,使拓展板的螺纹脱离卡接再内转,方便将套筒拆卸下来。进一步的,所述套筒31、螺钉32和拓展板3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包括由连接杆1固定连接的封堵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封堵头和封堵座;/n所述封堵座包括套筒、螺钉、拓展板、弹性件、第一密封垫以及密封环,所述套筒外侧壁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和对称开设的通槽,所述拓展板铰接于通槽内,所述拓展板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拓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套筒前端螺纹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套筒与管道端部的连接处,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套筒外侧壁的后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的前端呈倒角结构;/n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套筒的前端,另一端连接封堵头;/n所述封堵头包括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杆连接封堵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外螺纹将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固定在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吸水载体设置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之间,所述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直径大于管道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R管道封堵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封堵头和封堵座;
所述封堵座包括套筒、螺钉、拓展板、弹性件、第一密封垫以及密封环,所述套筒外侧壁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和对称开设的通槽,所述拓展板铰接于通槽内,所述拓展板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拓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套筒前端螺纹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套筒与管道端部的连接处,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套筒外侧壁的后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的前端呈倒角结构;
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套筒的前端,另一端连接封堵头;
所述封堵头包括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杆连接封堵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外螺纹将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固定在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吸水载体设置于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之间,所述吸水载体、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鹊陈晓梅彭伏弟叶先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